申卫华
老孙第一次拿稿费得追溯到四十年前。那天的天气不怎么好,也是这么阴切鬼冷。 可当老孙收到邮局寄来的汇款单时,就好像这大冷天收到了热宝宝,甭提多高兴了。虽然是看不上眼的四元,老孙却像中了大奖一样,拿着汇款单是左亲右吻。而这高兴劲儿已是第二次了。
十几天前,当老孙看到晚报的中缝登了他的一篇通讯报道后,当场激动的差点流下眼泪。是阿,投了一年多的稿件,终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你说他能不高兴吗!
翻到汇款单背面的提醒:是七日内取款。于是,老孙将它放在了贴身的内衣口袋里,整整捂了六天。
第七天,老孙专门请了半天假,乘坐七路公交车从城南的港口路,来到淮海广场南的邮电局。当老孙小心翼翼的递上汇款单时,那低头忙碌的营业员,只看了一眼,就不耐烦的退回到老孙的手中:“单位没盖章,不好取。”
老孙有点诧异,咋取稿费,还有这规定。于是,极不情愿的揣回汇款单,不得已的又乘七路公交车,返回到了港口路上的单位盖章。
当老孙再次乘七路公交车来到邮电局时,那忙碌的营业员终于抬起了头。只见她接过汇款单,翻看了几下后,便伸出了右手:“身份证。”“啥,还要身份证。”“对啊,没有身份证,怎么能证明汇款单是你的呢?” 这时的老孙真有点急了,但还不至于发火:“同志,能不能协商照顾一下,我来回一趟挺不容易的。”老孙的低三下四,就差跪地求饶了。“不行,这是规定!” 营业员那坚持原则的态度,看来是不会改变。
老孙终于搂不住火了:“不要搞错嗷,不就是四块钱吗,又不是成千上万,再说单位已经盖章,难道我会为四块钱诈骗你不成。”随着嗓门的越来越高,真想给个巴桑教训其一下,或说句脏话骂她一通。
这时,一旁几个寄信、汇款的顾客劝到:“同志,你消消火,不就是让拿个身份证,至于吗。”是阿,为了四块钱,弄得心情这么糟糕,也太不值了。无奈,老孙只好又一次乘一路公交车回家,去取那要命(钱)的身份证。
回家拿证时,老母亲看到老孙闷闷不乐的样子问道:“咋回事,”当老孙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时,老母亲则劝慰到:“算了,来回公交车费,都花了近十元,那稿费咱们不要了,回头我给你。”“真不懂你儿子,给的钱和那稿费的钱,其意义能一样吗。”老孙的一番解释,让老母亲听得一头雾水,并直是摇头。
当老孙又一次乘公交一路车来到邮电局时,那营业员不知怎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客气多了。当老孙递上汇款单和身份证,并顺便问到手续还全吗时,此时的营业员是和蔼可亲的面带笑容:“没了,没了。”“真没了吗?”老孙不相信,营业员则肯定的说道:“真的没了”。
只见那营业员,迅速从老孙手里接过汇款单,并帮其填上了身份证号,盖上邮局章,撕下副页,数出四元钱,必恭必敬的递到了老孙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