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雾凇,盛景迷心
文:王凤煜
朗诵:传奇
我敢说,在中国境内再也没有比吉林市松花江岸边雾凇更神炫目养心的自然景观了。这里充满了梦幻、神奇和惊喜。让所有见过雾凇的人身心陶醉,一生不能忘怀。因为有江温升腾,冷酷的严冬里,使高品质的雾凇美到令人窒息。站在江岸雾凇的盛景中,人会和景色一起无比的圣洁起来。
漫步于雾凇营造的路径上,白色的睫毛下眼睛会格外的明亮,能看清前方的每一个人都在踏着诗韵行走。严冬的江岸,一簇簇梨花渲染着城市的魅力。游人在雾凇的盛景面前,会以为神谕和需要三千年等待的缘分突然降临身旁。那些枝条上的晶莹,瞬间注解了人间情为何物的叩问。
雾凇释放着别样的温暖。在很多人的认知中,雾淞所形成的首要条件是低温。但这个冬天,站在松花江岸,我却因为雾凇在零下25度严寒里,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温暖。这种因美而生的暖甚至融化了冬天的心,让喜欢的情绪和热血一起奔流。
远望松花江两岸的雾凇,仿佛一行行玉树编织成了项链佩戴于城市胸前。江中蓝色柔波覆船。空中鸟影隐日。远处楼塔像蜃。在冬日的世界里到处是洁白的花朵和温存的善意。哪还有一丝的寒冷。雾凇裹着吉林市这个普通的早晨,太阳羞怯地躲起来或者罩上面纱。每一个人都用笑脸散发出太阳般的热度,恰好让雾凇的美得以封存。这温情的把控就像精美的玻璃器皿在定型。冷和热,水与火作用在两岸的树枝之上,让江湾之树的万朵银花完成了一次充满隐喻的绽放。
严冬,行走在雾凇编织的绝美环境中,真的不觉得很冷。特别是看到江中徜徉的游船,我突然把自己也想象成一艘小船儿,身旁那些白色的枝条刚刚速冻上腾空而起的浪花。置身于晨雾中,就好像走进了不一样的春天里。
站在一棵盛开着白色花朵的树下留一贞照片。影像里我的白发和洁白的树挂忽为背景,争白斗芳。我知道雾凇很快就会退去,但无论它们有多么短暂,都会给这个世界留下温暖的白。就像我们这些老人,光阴清浅,很快就会像雾在这个世界消失。人生如果都像这雾淞一样留下短暂的美丽和不一样的温暖,活的时间长短又有什么关系呢?
雾凇展示的静美令人心动。江岸扶栏远眺,感慨的万千。雾凇的美丽用如诗如画一词形容最为贴切。由于雾凇形成的条件之一是无风,所以静美是其最大的特色。正是这种无与伦比的静,静成一曲最迷人的音乐,虽然无声却能震撼心灵。江堤、护珊、弯曲的柔波。以及影影绰绰的塔楼。在雾凇的装饰下,道路神奇成五线谱,静静地漫铺在玉带般的大江岸边,与琼枝上的白色的花朵,美成轻音与心律共鸣。游人用目光点击琼树的键盘。寂静中我感觉到了脸上皱纹随着花开的之声舒展于快乐里。我喜欢用共鸣来理解这落入人间的静美,就比如用这洁白去比喻爱。 顺着这寂静的旋律不自觉的走出家长里短,走向通往伊甸园那温润的小径。我知道时间是不可储存之物。无比珍贵,但是在这难得的寂静里,我愿用时光流逝,换一场雾凇营造的浪漫之梦。
在雾凇的世界里,我看到几个小朋友被眼前的寂静所征服,他们把一株株白色的树看作是披着铠甲的士兵,列队站立着。面对人群露出庄重肃穆的表情。孩子们没有一丝的惶恐,不作声,不张扬。此时,在这童话世界里,静美是唯一的主题。
寂静的江岸,这些琼枝玉树成了主人,我们这些游人都成了它的奴仆。在它们面前只能轻言细语,不敢粗鲁造次。在树下的站立每一个人仿佛都在虔诚地领悟箴言。
在我见过的所有美景中,吉林的雾凇最为神秘。凡是见过这里江岸雾凇的人,总会感觉在山谷隐藏着神秘传说,而且一定与仙人有关。亦或哪位神宗指气为霜,指水为冰,指枝为梅。用美玉一样的白将生活的表层或者深处演绎成故事,供游人去意念。我甚至想向山水大声发问,暗香何处飞来,灵气走向哪里?感觉到了每个人在雾淞里都成了帝王或者仙女。看一株株树木经过夜的打扮,以素装出面。和晨雾相约,柔弱的形象从梦中款款走来。在江岸的路上洒淋清香。这圣洁的气息粘在游人的眼睫毛上,让每一双眸子都沾染上了诗意。有人走着走着就走进了神话里。
雾松所营造的洁白的世界,最纯真最浪漫。这漫天的白色令人神魂颠倒。树枝上每一朵花都晶莹着欢喜,一株株菩提树天生丽质,明亮而温暖。把人间幻化成宫殿释放着禅意。雾凇华丽生动的白使城市尽显高贵,魅力无穷。
面对这数不清的比梨花还要白的娇嫩的花朵,我不敢离得太近。雾凇的美却诱惑我伸手想触摸,又不得不把手缩回来,担心不小心碰碎了上帝送过来的这份真实的美丽。为此我还带着厚厚的手套,怕污染了这份圣洁。更怕身心里的世俗之息,让花蕊的灵魂萎缩。眼前每一个人都把脸包裹的很严,无孔不入的仙气还是把眼睫毛演变成两扇遂洞,幽深了视野里神秘的意象。
行走江边,白色的树挂已经照亮了往日所有的暗。甚至忘记了柴米油盐堆积下的小小的阴影。我把这白色看得比黎明还要白。微微的凛冽有生命里的清醒。那些平日里支棱八翘的树枝,在这清醒里更能感知这雾凇所营造世界的暖。于是它们毫不客气的把自己当成了主角儿,主持着江岸上清晨到来的仪式。放眼望去,或垂柳或榆条上盛放的花朵,在雾凇朦胧的意境里,使历史化为虚影,让时光的记忆被雾凇垫高。
在雾凇虚幻的真实里,每一棵都是一份幽境,令人倾心。这里不再是谁的天下,每个人唯我独尊。穿行于这场盛大的花事之中,感受到这些蛰服于冬天的生命。营造出的只有春天才有的绚丽,让这座城市变得即厚重又晶莹、温暖、剔透。
乘坐免费旅游车,在一处小雾淞岛上,我突然懵于苍茫的白色中找不出了倒影。不论是优雅的还是激昂的,包括光阴里的那些令人兴奋亦或伤感的往事,满眼里都是淞片闪动的光辉。是心被洁白纯净了吗?还是时光被仙境同色了?此时我居然像孩子一样,数着树上一颗颗梨花,忘记了苍老和过往以及迷茫的未知。在景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玩起了泼水成冰的游戏。
吉林江岸的雾凇不仅柔美而且具有凝聚力量。它不仅改变了市容和山河,还改变拉动了地方经济走向。甚至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我就见过一位专做雾凇美景的主播。不但发家致富,自身气质也发生了惊天的变化。 雾凇让严寒的北方不再冰封冷意,也吸引了南方数以亿计的游人远来观赏。枯树秃干结满枝桃花。琼枝似裙,临水而立。华美如银,令人神往。
吉林市雾凇被称为中国四大珍奇景观之一实至名归。很多人知道雾凇的形成须低温、高湿度、时适的气压和无风气候等苛刻的自然条件。对于北方冬季来说这些条件不是每天都具备的。个别年份甚至是整个冬天都不会存在。而吉林市由于丰满电站冷却水排放和特殊的地理状况等原因,使这里产生高质量雾凇的可能性大增。尽管如此,雾凇仍难以准确提前预报。在这个冬天我数次欲专程去江城却只有一睹,可见吉林市雾凇其贵其珍。
雾凇的美,白壁无暇。我努力挑剔也没能找出哪怕一点点的不足之处。有人说吉林市的雾凇是江上的海市蜃楼;是城市里冰冷的梦幻;还有人说是大自然冬天里写就的诗韵展现给人类感悟。然而,在我看来这却是江城人携山水之精华,倚木生情,与日争时的硕果。望着这江岸上静谧安详,给人以无限美感的琼树玉枝,嗅着这能够销魂的清新空气,看江岸满树晶丝闪烁, 银菊附枝。感受云雾逢时而来,飘渺无形,花朵迎水结意,潇洒空灵。还能有哪一个游人不被感动呢?
作者简介:
王凤煜。男。吉林省榆树人。1958年生。吉林省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写意人生》,诗集《真情诉说》和《蓝绿风》等。80年代开始。诗歌、散文等创作。作品散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春风》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