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贞金
邱贞金兄,1943年4月23日生人,1961年8月由天津机电学院工业企业电气装备中专部毕业后,他与张淑兰、赵淑琴、舒世杰等同学一起分配来我厂工作。入厂后,他先后在技术科、检验科从事编制工艺卡片和电气部件试验验收工作,并参加过无司机电梯、直流快速电梯、直流高速电梯控制柜地面模拟调试工作。在张福恩总工程师的指导下,他曾研制并绘制电梯涡轮制动器图纸、参加三相可控硅励磁柜样机试制及工业试验和5米/秒超高速电梯电气原理图绘制工作。1969年他参加了援助朝鲜的客用电梯的试验和培训朝方来厂学习的技术人员。1971年他与我厂另一工程师周庚玉一起赴香港指导电梯安装调试工作一年。正是基于他的这些经历,1975年5月在我们厂孙子英主任的力荐和担保下,他被借调到国家外交部,拟经短期培训后派往我国驻美联络处任电梯维护保养技师。
上图左起邱贞金 张金陵 张福恩 李金龙送别来厂参观客人▲
今天要给您讲的就是贞金兄赴我国驻美联络处工作的那些故事。当他回家将厂领导推荐他赴美工作的喜讯告诉我们嫂夫人和亲人们后,全家都为他感到高兴和骄傲!家人们一再叮嘱他放心出门,在外安心工作。几天后,贞金兄拿着市里开的介绍信去北京外交部培训机构报到,同他一起参加培训的拟派往我国驻外机构的后勤保障人员有20多人,有电工、水暖工、花卉园艺师、厨师、司机、理发员、服务员、洗衣工、电梯技师等。培训科目主要是外事纪律与涉密教育。会上,外交部培训机构负责人宣布外派驻美联络处工作人员一般状态下外派时间为三年,中间不安排探亲休假。贞金兄听后有点儿发懵,没办法儿既然接受了任务,就要即来之则安之,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为缓解紧张郁闷的情绪,他把好不容易戒掉的香烟又叼在了嘴上。培训结束后,外交部给外派人员每人发了置装费800元,并由专人带领大家去出国人员专供商店购买服装和随身物品。贞金兄买了一件大衣、两套中山装、一套西装、两件衬衣、两套秋衣裤、一双皮鞋、一个衣箱和一个手提箱。回津后,他又买了些日用品,并带着嫂夫人和他那刚刚一岁半的宝贝儿子一家三口到新中国照相馆照了张全家福。一切准备就绪后,贞金兄辞别两边的二老双亲,乘火车赴北京外交部报到。在离津的火车站台上,嫂夫人抱着儿子送别贞金兄,夫妻俩人四目相对含泪告别,这一去就是三年半。

1975年7月,在外交部的安排下,贞金兄乘法国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夜航机由北京起飞,经巴基斯坦飞往巴黎,飞机预计飞行13个小时。当飞经巴基斯坦上空时遭遇强气流,机身突然下坠、人体失重,吓的乘客们都尖叫起来。当时如果没有系安全带,有些乘客的脑袋很可能会撞上天花板,好在飞机只颠簸了一会儿就恢复了平稳。经过十几个小时夜航,飞机眩窗外漆黑的的天空渐渐地亮了起来,眩窗下壮观的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已经映入眼帘。当飞机降落时,不知又发生了什么情况,飞机就是对不准跑道,机身左摇右晃地场景再次引起乘客们的惊恐和骚动。当飞机起落架上的机轮稳稳地亲吻住机场跑道时,机舱內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下飞机后在机场候机大厅休息两个小时,准备换乘法航另一航班飞往美国,贞金兄看着戴高乐机场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和陌生。再次起飞后不久他们一行顺利地抵达了美国纽约机场。出机场后,我国驻联合国代表处的工作人员接贞金兄一行住进了代表团下榻的位于纽约百老汇大街的林肯汽车旅馆。
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
在林肯旅馆驻地,有好几位热心的天津籍工作人员都跑来看望贞金兄,老乡见老乡格外亲切。当时贞金兄还没有领到外币津贴,那些天津老乡们给他送来了整条的牡丹香烟和外国产的整瓶红酒。贞金兄也忙不迭地将自己带来的国产大前门香烟敬上,大家都喜笑颜开地庆贺天津老乡异国相逢!闲聊中,老乡们给贞金兄讲了许多涉外故事,其中有一件事让贞金兄格外震颤:当年我国派驻联合国代表团曾暂住过纽约罗斯福旅馆。那时,团里有一位天津籍26、7岁的青年服务员名叫王锡昌,他原在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工作,后来调纽约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小王工作勤快,待人热诚,在他负责对外接待的勤务工作中,斟茶倒水,周到细致。他还是电影放映员,常为大家放映资料电影,以便让代表团成员们尽可能多地熟悉与联合国和美国有关的内外资料,借以方便外交工作。就是这样一位好同志,在调到代表团工作仅三个月后就遭到了暗害,牺牲在光荣而复杂的外交战线上。事发那天晚上,代表团工作人员聚在一起观看小王放映的两部美国西部开发的资料片。放完电影已近午夜,大家都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第二天一早,按代表团惯例组织大家一起学英语时没看到小王的身影,有人跑到他的房间去叫,喊了半天也不见他动弹 ,伸手推了一下,但见他身体僵硬冰冷,早已没有了生命体征。此事惊动了中央,在外交部和驻美代表团与美方多次的交涉中,美方才告知小王系饮用了含有纯尼古丁的茶水,引发神经中枢麻痹而死亡。事后,代表团负责安保的领导注意到小王的住房距代表团陈楚副团长的住房仅几步之遥。情况很明显,投毒者要暗害的不是小王,而是代表团的领导人。为了安全,代表团即刻终止了在罗斯福旅馆的住宿,重新在百老汇大街上买了一家名叫林肯的汽车旅馆作为新驻地。买卖成交后,卖方旅馆老板要求代表团暂缓一周后再搬入新居。一周后,当代表团全体成员入住并进行列行安保检查时,从林肯汽车旅馆的灯具、门把手、天花板、厕所、各住房内一下子清理出200多个窃听器。外交多风险,处处有谍战,贞金兄刚刚踏上美国国土,天津老乡们就给他上了一堂触目惊心的安全课!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在罗斯福旅馆的合影▲
第二天,我国驻美联络处工作人员从华盛顿来纽约买菜,顺便接贞金兄回联络处报到。纽约距华盛顿约360公里,开车4个小时后才到达了驻美联络处温莎公园旅馆驻地。联络处办公室杨主任出面欢迎贞金兄的到来,并带他结识联络处相关的工作人员、安排了他的住房,至此全新的工作和生活开始了。我国驻美联络处由原中国驻法国大使黄镇将军出任主任,韩叙出任副主任。贞金兄赴美报到时,我国驻美联络处已由原入驻的华盛顿五月花饭店搬到康涅狄格大街上2300号的温莎公园旅馆。温莎旅馆由两栋8层楼组成,共有有400多个房间,旅馆设施相当于国内三星级宾馆。当年我国驻美联络处工作人员约60人,黄镇主任夫妇,韩叙副主任住7楼,其他工作人员分别住在主楼的2至8层。住房分配上除外交官夫妇住套间外,其余单身外交官和工作人员均住单间,贞金兄入驻的是2楼窗户面北的一个房间。驻美联络处人员在初入驻该旅馆时,曾对它进行过装修改造,改建了接待大厅、新增了几间接待室。为了确保安全,国内派了十几名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来美施工。由于工程量很大,在人手不够时全联络处工作人员都要帮着一起干。外交官们无论是参赞、一秘、二秘、三秘全都撸起袖子跟着建筑工人师傅们学习磨水磨石地面、贴壁纸、刷油漆。黄镇主任参加革命前1925年曾先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艺术大学学画,毕业后曾在浮山公学(今安徽省浮山中学)任美术教员。他是将军外交家、美术家、画家。因此,他在联络处装修改造中参与了窗户铁围栏的图案设计。他的夫人朱霖和女外交官们参与了各屋窗帘的缝制。装修改造完成后,黄镇主任向周恩来总理报告,请总理特批从故宫博物院借了25件国宝级的古代文物和现代艺术珍品,其中有商代的青铜器、唐代的陶三彩,还有徐悲鸿、吴昌硕大师的画作。这些国宝级古代文物和现代艺术珍品都被装饰安放在各会客室中。接待大厅挂上了全国各民族人民聚集在毛主席身边的巨幅画作。联络处大楼装修改造后焕然一新,来访的中外贵宾们对联络处工作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与辉煌成果赞不绝口!

驻美联络处外景图▲
驻美联络处主楼地下室有一台自动电打火燃油锅炉,供冬季取暖与日常生活热水。有三台佛里昂压缩机集中制冷,供夏季调节室温。主楼有两台美国奥的斯公司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产的客梯和一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服务梯。联络处内部电话系统全是国内通讯设备并配有直流蓄电池备用电源。 副楼地下室也有一台自动电打火燃油锅炉和两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客梯。当年,联络处的全部设备均由国内派来的工作人员维护运行,唯独电梯需美国两家电梯公司每半个月维护一次。为防患于未然,黄镇主任请外交部从国内派一名电梯维护技师来自己维护保养电梯,以堵塞漏洞,保障驻美联络处的安全,贞金兄很荣幸地成为被选中的幸运者。
贞金兄工作中示意图▲
贞金兄到达驻美联络处后,听办公室杨主任介绍了五台电梯的运行情况。转天他便来到电梯机房、轿顶、基坑实地勘察。奥的斯公司的两台客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产品,曳引机、控制柜、限速器、选层器、钢带轮、安全钳、缓冲器、钩子锁等主要部件都是贞金兄非常熟悉的样子。电梯机房非常干净整洁,墙上挂着几页硬纸板装饰的电梯电气原理图。操纵盘是电磁吸盘式按钮,这恰好是贞金兄进我们厂时的同样产品。这种操纵盘按钮我们厂早在1964年就淘汰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两台客梯在驻美联络处副楼,这个楼因暂时不住人,暂未列入贞金兄日常维护保养的重点。贞金兄第一次接触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的货梯,该梯控制柜没有电气原理图,机房没有选层器。这对贞金兄日后的维修工作是个不小的挑战。鉴于此,他决心在保证电梯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自己测绘电气原理图。他先把控制柜的线束打开,一根线一个节点地测绘,花了十几天的功夫终于完成了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手稿。 然后,他又依手稿绘制成正式图纸,并编写了《电气原理图说明书》。接下来贞金兄又把其它四台电梯也编写了《电气原理图说明书》以备后用。贞金兄到岗后,联络处有一位电工师傅驻外期满回国,外交部未派新人来接替他。杨主任决定把电工师傅负责的内部电话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也交给贞金兄。对电话系统他可是个外行,好在有电话电气系统原理图,出了问题慢慢地排查就是了。贞金兄所在的维护保养小组还有一位水暖工师傅负责水暖设备管路的维护保养,平时要按季节早晚定点开关锅炉。由于贞金兄平时工作量不大,他又主动帮水暖师傅轮岗值班。
电梯电气原理示意图▲
联络处的伙食非常好,厨师都是国内宾馆、饭店的名厨。厨师们在联络处负责外交官宴请客人的菜品烧制和平时大家的一日三餐。他们烧制的菜品荤素搭配,色香味俱佳。在驻外使领馆工作,大家业余时间也要遵守外事纪律,不能随意外出。为满足大家的文体娱乐的需求,联络处领导们又组织大家义务劳动修建了一个篮球场,平整了一块散步用的空地。每日晚饭后,黄镇主任和夫人会同大家一起在这里打打球、散散步、聊聊天。联络处每月按职级发放薪金补贴,补贴以人民币计算,再折算成美元。黄镇主任补贴最多为84元人民币,工作人员补贴最低的为42元人民币,中间再细分几个职级不太清楚。当时人民币和美元的折算汇率是1.57:1。贞金兄每月补贴27美元,他除去购买香烟和其他生活用品外,剩余的钱都存了起来。这老兄在美工作的三年半中用结余下来的美元买了两块梅花手表、一台17吋黑白电视机、一台索尼手提收录机、一台电动缝纫机和一辆凤头牌自行车。待他回厂上班时,全厂职工都异口同声地说贞金兄发大财了! 当年厂里每月给贞金兄照发37元工资,嫂夫人每月从这些钱中拿出10元孝敬公婆,余下的钱她也象贞金兄一样舍不得花,全都存了起来,三年半的时间存了1000多元,这在当年可是个大数目,让我们这帮小兄弟们不得不佩服嫂夫人过日子的精明和节俭。 
黄镇主任谐夫人朱霖▲
当年的驻美联络处除坚守外交岗位工作外,还必须象国内一样开展政治运动,周一至周五每晚两个小时要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分组学习。那时外交人员中派系分明、观点不一,批林、批孔、批邓,谁敢怠慢。运动中,身为联络处主任的黄镇将军也受到了冲击,老将军心中苦闷,遂向中央递交了辞呈。时任外交部长乔冠华看到这份辞呈后非常吃惊,他只好去报告给了主持国务院工作的邓小平。小平同志与黄镇一位是伟人,一位是将军外交家。1934年10月黄镇随中央红军主力参加长征,任中央军委直属队政治部宣传科长,小平同志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长征路上他们朝夕相处、同甘共苦,锤炼出长达50年的革命友谊。小平同志看完辞呈后,缓缓地说:“外交部如容纳不了黄镇这样一个老干部,我可以让他回军队当副总参谋长”。1975年10月17日黄镇将军奉命回国参与接待并陪同基辛格访华,见到了毛主席。12月2日毛主席接见美国福特总统,黄镇将军作陪。聊天中毛主席突然询问黄镇:“怎么样啊?你还想不要去?”,黄镇答到:“我听从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笑了笑,便对美国总统福特说道:“你们还要不要他?”福特答到:“我们是要他的,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好。”,毛主席对着黄镇说道:“这样看来的话,你还是到美国的好。”。那次会见后,毛主席对在场的同志说道:“老家伙还是有点用的,我就是最老的!不要轻视老家伙……”。在毛主席的过问下,黄镇将军的处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而后才能继续坚守在外交岗位上。贞金兄自来驻美联络处工作后,他一直怀着崇敬、崇拜的心情关注着黄镇将军的革命生涯,1977年12月13日黄镇将军被任命为中宣部第一副部长、文化部部长。1980年12月黄镇将军出任我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1985年9月他又被增选为中顾委常委。1989年12月10日黄镇将军在普通的前列腺手术中,因医疗事故不幸去世,享年80岁。老将军威武!老将军千古!
上图自左至右黄镇会见基辛格 毛主席接见黄镇 黄镇会见尼克松▲
黄镇将军与联络处工作人员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