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味中国年》品读.对话
作者:郝 俊 凱
甲辰龙年春节,《世界文学》网络平台隆重举办“最美中国年”全国作家诗人文学作品大赛,旨在展示、弘扬“中国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魅力,讴歌中国文明、讴歌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力。今欣闻,裴育民先生的新作美文《回味中国年》荣幸入围,恭喜!喝彩!
年已过完,春节隆重而来,悄然而去。然,送走的是大年,留下的是对文采斐然《回味中国年》的细细品味,是对欢庆祥和春节的深深眷恋。
2月18日,正置大年初九,《回味中国年》应时、醒目的刊登在《世界文学.最美中国年》上。时止今晨,点击量已突破13.3万,拜读者众多,真是让人钦佩、惊叹!
作者以老道洗练的文笔,清新质朴的语言,厚重深沉的情感,形象、生动、真切的描述,深情回味自已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时期、不同身份中,快乐幸福的淘醉沉浸于过大年的热闹非凡情景。使《回味》通篇扬溢着如陈年老酒般醇厚的年气年味,回味无穷,终生难以忘怀。特别是,作者将自已对《中国年》的真情实感既眷恋,深深倾注在浓浓的乡愁记忆和祖国的翻天覆地、日新月异变化之中,在阐释“中国年”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的同时,画龙点睛般的提及“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精辟的论述了“中国年”的国际意义和文化品位,更加提升并加重了其文章的文化、思想内涵。
春节,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岁首、元旦等,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古人以天文、物侯等作为时间变化的重要参照,让“年”的时间周期概念早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被先祖们掌握。以正月初一为新年,是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始,此后2000多年历法虽不断修正变化,但中国年节的习俗依然被传承了下来,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民间每逢春节,阖家团圆,设宴欢庆,载歌载舞;国家春节朝会庆典,视其为举国时间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其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春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重要体现,也是窥见“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年”里,以时序、日月更新意识为动力、以圆滿和美的家国情怀为基础的年节礼俗构成了“中国年”年节习俗的主干。此间,家、国均过的是以辞旧迎新、祈福团圆为主题的"时间之年”,更是情深义重的“文化之年”。其主要节俗有:送灶神、扫尘埃、接祖先、备年货、贴春联、年夜饭、守岁、压岁钱、放鞭炮、拜年、闹元宵、贺新春等。丰富多彩的年节习俗,融入了中华民族浓厚的人文关怀与生命意识,使自然与社会、家与国在年节礼俗的生动多姿互动中相互关联,浑然一体。它既充满了伦理之美、情感之美,又蕴含着艺术之美、智慧之美,让人们从中深切体会到其蕴蓄与传承的丰厚文化价值,更加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最近,联合国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春节作为其法定假日。这一决议的通过,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全球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推动。它更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强大传播力、影响力,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走向世界的重要例证,将有力的促进世界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其意义重大,影响不凡。
裴文应时而作,精彩纷呈,真让人回味无穷,感悟至深!至深!
裴育民: 谢谢俊凱老同志对拙作的支持与鼓励!《回味中国年》只是参赛活动的入围作品而已,正式评选结果3月4日才能揭晓,还不知能否榜上有名?
春节已过,龙年的脚步踩着时代的节拍奋勇向前,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一朵浪花,涌动在春潮滾滾向前的洪流之中,感受着新时代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体验着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从此次征文大赛组织者主观意愿中,我们能够看出是要大家畅读“中国年”的时代变迁,社会生活的进步,祖国的发展强盛等等内容。
春节,是中国人千年的传统节日,也是一次最大、最隆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民间节庆。每当春节来临,举国上下一片欢庆景象,人们不辞劳苦千里万里赶回家里,与父母亲人团聚,诉说离愁,畅叙亲情,共话时代变迁,交流一年收获。其实,中国年就是一次以亲情为纽带的民族凝聚精神的体现,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与伦比的社会文化现象。虽然它是以亲情凝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在其背后却浸润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因此说中国年传承着中国文化的精髓,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用以古为今用、取其精华、砥砺前行。这也许是中国年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吧!谢谢你的美评。
郝俊凱: 您的此番深邃论述,是对“中国年”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精辟阐释,我深表赞同。再次,给以致谢!喝彩!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中国人阖家团聚、辞旧迎新的重要节日,厚重的传承着和睦和谐、团团圆圆和祈福阖家幸福、国泰民安等中华文明的重要理念,更是传承和发扬社会和谐、家庭和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作为法定假日,全球约有5/1的人口每年都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春节确定为联合国的假日,是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全球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推广。这意味着,全世界都将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交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无疑,将也对全球范围内的华人带来极大的鼓舞,使其将有更多的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国、热愛中国文化。
同时,中国春节的庆祝方式丰富多彩,无一不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正如您所言:“中国年传承着中国文化的精髓”。
一年一度的春节,让我们丰滿了记忆,陶醉于回味;让我们送走了严冬寒霜,迊来了明睸春光;也让我们在期盼中载滿康泰,于愿望中滿是吉安。这一年又一年,苍老了容颜,憾年长一岁。但迟暮晚秋,我们无怨无悔!更加感恩新时代、感恩当今生活,更加珍惜幸福、珍惜遇见。虽桑榆已晚,且柠月如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执着努力,奋蹄夕阳,且又随遇而安。快乐的迊着新春的朝阳,走进滿目春色,沐浴灿烂春光。闲静逸然的活着,平淡的过着,开心的笑着,合理的忙着,活出清平与完滿,活出幸福与安康,活出老有所尊、所为和所乐!
祝愿您大作《回味中国年》载誉夺魁!
裴育民: 谢谢俊凱!你激情滿怀的对春节意义的诠释,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中国年”给予了理论上的深刻解读。读来让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时代参照和它的存在价值与潜能,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让我们不是简单地把它仅仅看作一个年节,而是从中国文化更深远的视野和角度来看待中国年存在的合理性。而且,它对世界的影响从你评论表述中就可看出,联合国和一些国家已把中国年列入节日假的范畴,就是例证。这是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贡献,也是中国更多文化类别走向世界的一种突破。同样,它的带动作用也逐渐会得以彰显。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壮阔历史对人类社会必将産生重大影响,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中国曾在农业文明时代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这应该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依据。为你点赞!
郝俊凱: 过誉了,班门弄斧!您的这一段论述,尤关于“中国年”国际意义的论述,更加精辟深邃,大大丰润充实和提升了原文的认知和品位。建议:能将您对“中国年”的新见解和新诠释,收入《回味中国年》,以臻作品更加完满!
裴育民:俊凱,您的建议甚好!当时,因大赛时限正月十五快到,写时没有深入思考,详细构思,就草草交稿。之后,也想着应该再加些内容,但已来不及了,平台已刋发了。网友总体还比较认可,当天点击量就过了8万,我的朋友圈、微信空间、黄研、延研群有五六十位写出了读后感和评论(包括一句话评论的),有份量的评论近40人,就看编辑部最后评审结果如何。我权且当作练笔!谢谢你的3次精评!
2024年2月26日于咸阳
郝俊凱(网名:九嵕峻岭)陕西礼泉人,1951农历11月生。务过农,从事过县、乡共青团、宣传工作。曾任中共咸阳市委办公室秘书科长,泾阳县委副书记,泾阳县委副书记兼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咸阳市农发办、咸阳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爱好文学和理论研究,在报刊及有关网络平台发表散文、杂谈、理论文章60余篇,以陶冶情操、提升文学理论素养、丰富履职既退休生活。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