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川史家寨村蓝氏源流探析
蓝姓,解放后同蘭姓一起,简化为兰姓。皇甫川中,蓝姓惟存于史家寨西村。据先父蓝兴斌生前言讲,史家寨蓝氏出自山西大槐树庄,如此则属于洪武年间移民,据查,山西大槐树庄迁出姓氏,即有蓝姓。洪武年间至今,己有七百余载。其中流转变迁,已不可考。解放前所传祭祀神轴,文革中又毁。据家兄兰新成追记,由吾发字辈上溯,蓝氏共有八代,排序为忠、孝、智、嘉、裕、勤、兴、发。据他人回忆,发字辈之后,尚有荣、义、昌三辈。后蓝姓子孙,自兴字辈部分谱名已乱,发字辈命名乱则更甚,其后甚至荣义二字合用。兹将子孙谱系传承分述如下(兴字辈及以前用蓝字,其后用兰字):
一、裕字辈以前
忠字辈可忆者为蓝忠和,适薛氏曰梦君。
孝字辈可忆者有蓝孝义,适史氏曰蕙茹。
智字辈可忆者有蓝谨顺、蓝智礼二人,分适王氏秀珍,李氏恩萍。
嘉字辈可忆者有蓝嘉盛、蓝嘉荣二人,分适萧氏凤雲、孙氏彩华。
此前各辈应为本村兰门共祖。
二、裕字辈后蓝桥分支
小河子上原为木桥,为蓝姓来村后所架,故称蓝桥。裕字辈可忆者有三人,其后人分居河边。知名者为蓝裕昌、蓝裕信,分适本村王巷子张氏俊莹(张绍骞先生一门)、萧氏蕙芳,另有一人姓名不详。此三人为亲弟兄,其后人分居三个院落。其中蓝裕昌居河边,最东,其他二人依次向西分院别居。其后如下:
勤字輩:蓝裕昌有子六人,其中长子曰蓝勤惇,其妻不详;二子蓝勤俊,适施氏桂芹(同本组施成贤一门);三子蓝勤宽,适杨氏焕英;四子蓝勤瑞,适王氏菊花,五子不详,应属早亡;六子蓝满堂,亡后妻走,名字不详。
蓝裕信和另外一人有子分名曰蓝勤堂、蓝勤富,对应关系不详。蓝勤堂大于蓝满堂,蓝勤富本支同辈中最小。
兴字輩:蓝勤惇有子曰蓝兴文,本支同辈中排行老大。蓝勤俊有女无子,嫁处不详。蓝勤宽有子曰二混、三混,本支同辈中分排二、三,皆早亡,以四弟子蓝兴斌继之。蓝勤瑞有子二人,曰蓝兴杰,蓝兴斌,本支同辈中分排四、七。兰满堂三女,分嫁夲村陈建文、肖坡人氏姓名不详、长安马嘶坡(现天王村)人氏姓名不详。
蓝勤堂有子,曰蓝兴凯,本支同辈中排于老六。蓝勤富有两女两子,两女姓名不详,分嫁与西安某城中村与肖家坡北村,住李家泉西,两子分曰蓝景耀、蓝景平,同辈中分排八、九。
发字辈:蓝兴文子曰兰牛犊,无后。蓝兴杰有三女二子,三女分曰兰新爱、兰新茹、兰导茹,二子分曰兰焕田、兰小田。蓝兴斌有五子一女,一子予人,其余四子分曰兰新成、兰新味、兰新忍、兰新让,女名兰养玲。蓝兴凯有一女三子。女名兰孝茹,嫁与本村苟思杰,三子分曰兰绪年,兰九年,兰小年。兰景耀有数女一子,名暂不详,兰景平有四女一子,分曰春妮,春锋,锋辉,一女名不详,子曰兰锋钢。
三、蓝门外分支
蓝门外各支分居东西两院,西院门前有若干大青石,昔日蓝、田两姓饭时摆老碗会常坐,故称兰门外。该支勤字辈和部分兴字辈姓名已失,发字辈年纪和其他各支兴字辈相若。荣字辈和其他各支发字辈相若,列示如下。
①蓝勤x一蓝兴x一兰发益,兰发益在发字辈中最长,人称大哥,其年纪甚至长于其他各支兴字辈。先后娶三房。
先房生二女,姓名和嫁处不详,二房育一女一子,女嫁至皇甫川姚寨村,子曰兰青焕,于荣字辈中最大,年纪和发字辈相若。三房一女一子,女兰夏联,嫁于本组田海勤,一子兰青俊。
兰发益房居东院东侧厦房。按照农村传统分家哥东弟西习惯,其先人必在弟兄们居长。
②蓝勤x,生三子: 蓝兴善,先房所生,蓝兴德、蓝兴和,后房所生。
蓝兴善有二子一女,女名不详,名兰新x,腿有疾,嫁与西安,二子分曰兰新民,兰新玉。兰新民人称来管,有子曰兰拴义,兰新玉人称麻育管,有三子:兰青义,兰青利、兰锋义。
兰新民先居西院后方正房西间,房西有过道通前院,后盖厦房于西院西侧前方,其弟兰新玉留居西院正房前西侧老厦房。
蓝兴德,育二子二女,子曰兰长奇、兰汉奇。长女不详,嫁于马塬。二女兰苗叶,嫁于小寺村。兰长奇有子曰兰康义、兰荣义。兰汉奇无后。
兰长奇居东院西侧后方厦房内,背靠西院正房。兰汉奇居西院东侧中间之厦房内,与兰新玉所居厦房对应,房后有门通东院。
蓝兴和,一子一女,子曰兰新厚,又名长绪,女名兰绪叶,嫁于肖坡。兰新厚有子兰青荣,原居西院后正房东间,其南有厦房。
③兰勤x,无后,妻由蓝兴德赡养。
②③两支可能为弟兄关系,因为在②妻的赡养上兰兴德同①兰发益有过争竞,胜出。
④蓝勤x,生子蓝兴星,兴星有三子,长曰兰新才,即兰忙娃。次曰兰忙科,二人皆未娶。三曰兰发启,人称英英,有子兰红义,兰小红。
蓝兴星先居东院前房,后移居西院西侧前方建厦房,与兰新民新厦房对应。
①④勤字辈可能为弟兄。同②勤字辈当为叔伯弟兄。
兰门外兴字辈中,按其年纪,排序为:兰发益之父、蓝兴星、蓝兴善、兰兴德、兰兴和。
东西两院中,东院早于西院。
四、王巷子分支
⑤蓝勤杰,生二子分曰蓝兴华、蓝兴民。蓝兴华有二子:兰公选、兰文选。蓝兴民一子,曰兰涛。
该支从兰发益所在东院中迁往王巷子,与其勤字辈可能为叔伯。巷子旧居为史家马房。
⑥蓝勤周、蓝勤启弟兄二人,蓝勤周无后,蓝勤启有二女,其一曰导绵,留家,适商远生,育有二子,商西特,商英特。
此支系以后由其他村迁入,与蓝勤杰一支后来连宗。应同本村蓝姓同一祖先。
五、蓝氏来村迁居顺序
①②③④⑤若勤字辈为叔伯,则裕字辈必为弟兄,家谱中裕字辈人名必有缺失。东院裕字辈至少四人,应为亲兄弟,其中一为王巷子分支⑤之父,在本支裕字辈中最小,余者分为①②③④勤字辈之父,其中兰发益之祖父最大,其次为兰兴星之祖父和兰兴善、兰兴德、兰兴和之祖父。诸勤字辈为弟兄或叔伯关系。
兰门外裕字辈与蓝桥分支裕字辈至少应为叔伯,因为蓝桥三裕为亲兄弟。蓝嘉荣和蓝嘉盛或可分别为裕字辈蓝桥分支同蓝门外长支之父。
若以辈差计,蓝门外东院发字辈与其他各院兴字辈年级相仿,兰发益甚至长于其他各支兴字辈,则蓝门外东院嘉字辈分支在同辈中必为长,该院为蓝氏老院落,蓝氏来村,最早落脚于此。
故蓝氏迁本村,先居蓝门外东院,最晚于嘉字辈时分出蓝桥分支,蓝桥分支又一分为三。留居东院之长系又由一裕字辈或勤字辈迁出,形成王巷子分支,再由各兴字辈形成蓝门外西院,⑤支于勤字辈来村。
六、蓝氏来村时间
蓝氏迁入史家寨当从一代蓝忠和始,距今不超过2百年。二代蓝孝义则娶本村史氏为妻。若按一代20岁计算,长门长系兰青焕为第九代,其子兰波为第十代,到2000大体30岁有余。设第一代蓝忠和20岁左右来村,蓝氏在史总计190年左右,可以倒推至1810年,大体为清代嘉庆道广年间。
蓝姓来村,晚于西村史、程、施、王诸姓,约与张姓、胡姓同时,早于田、惠两姓。
以婚嫁而言,二代蓝孝义娶妻史氏,即说明史姓来村为早。
以地利而论,居住河边,一旦发洪,则有风险。蓝勤宽子二混溺亡于水,即是明证。史、程、王诸家远离河边,无水洪之虞,且离耕地较近。施家居小河高阜之上,小河远绕而过。故皆早于蓝姓。蓝门外早于蓝桥,其理相同。
来村早者有地望,故史姓有后门外,程姓有程巷子,施姓有施家庄,王姓有王巷子。张、胡居于王巷子,故无地望。田、惠二姓后至,亦无地望。蓝姓来村早于田姓,故有蓝门外之称。后分居小河边,架木桥通东西,村中小河其他地方无桥,所以地望蓝桥出名。
至此,蓝氏入本村始末轮廓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