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越六省的文化之旅(散记之五)
二月梅
心系英雄,造访荆州
这次之所以去湖北,很重要的一条还是因为心中一直惦念着三国时期的关羽曾驻扎11年、又不慎丢失的荆州。荆州古称江陵,李白的名句“千里江陵一日还”就是指荆州。荆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东依武汉,隔江与赤壁相望,是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中游交通枢纽,是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荊州有5000多年的建城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荆州最多时曾管七郡,是楚吴的大粮仓,荆楚文化的根脉所在,先后有20代楚国君王在此定都,长达411年。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代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的宰相达138位。

2023年11月8日,我们离开宜昌后直奔荆州。在济南好友通宸先生的安排下,荆州的熊爱笑女士一早就派人等候并陪同游看。

10时半,我们首先看了关羽庙。此庙位于荆州古城老南门内,是关羽当年守荆州的府邸故基,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关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1987年复建。步入仪门,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匾“泽安南纪”;大殿正门上方,有清同治皇帝御匾额“威震华夏;殿内塑有高丈余的关羽像,身披重铠,长髯飘逸,威武怡然。对这位在我心中十分崇敬的英雄,我给其恭敬的上香三炷,并叩拜九礼,充分表达了敬仰之情。

在关羽庙最大的收获是搞清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对一直以来人们传说的“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说法有了新的认识。赤壁之战后,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趁虚偷袭荆州三郡,导致荆州失守,关羽败走麦城。此时,吕蒙把荆州跟随关羽的将卒亲属全部抓起来,迫使关羽放回跟随他的荆州籍军人,如不放就把他们的亲属全部杀掉。为了保护荆州百姓,关羽忍痛把荆州籍的将卒全部放回,自己只带数十骑突围,至益州不过二十里的临沮被擒,并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关羽实是为了保护荆州百姓才因势单力薄被擒的。因此,荆州百姓一直传说“关羽不是大意失荆州,而是大义失荆州”。



同日下午,我们观览了荆州古城墙,该城墙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营建,千百年来,城墙饱经战火,几度平毁,几度重建。现存的城墙主要是明清时代的,全长10.28公里,高9米,城墙有8座城门,2座门楼,环绕整座古城,是全国古城墙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因有古城墙,也就彰显了荆州的历史感十分厚重。



在古城东大门内,我们还观看了明朝著名宰相张居正故居。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生于江陵县(今荆州市),隆庆六年(1572年)任内阁首辅,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被称为“宰相之杰”。他的故居四重院落,每重院落都以不同的形式记录了张居正一生为官的历史功绩。但他同时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从张居正故居出来后,我们又看了荆州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因整修没有全部开放,只展示了荆州文化中的部分文物,其中有一把越王勾践剑是其镇馆之宝,但又不是从越王勾践墓中出土的,其真伪性值得研究。


在接近下午5点时,我们又抓紧看了关公祠。这个祠是以纪念馆的形式来讲述关羽一生历史功绩的,祠内讲解员讲得特别好,使我们对关羽的一生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了解。在荆州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天,但对荆州的认识有了很大的飞跃,有《访荆州》诗为感:
江陵千里梦春秋,故楚沉浮看帝侯。
七郡平川丰稻地,万军要塞讳亡州,
关公大义护黎庶,首辅新途解国忧。
刀斧相戎成旧事,古城完壁数风流。
荆州作为国家级的历史名文化城,其核心的价值应当是关公文化,虽然目前有关羽庙和关公祠,但总体感到还是规模不够、档次不高,且一个城市有两处关公纪念地也有些分散,似应以关公庙为基础建一个大型的关公综合纪念馆,系统介绍关公生平尤其是镇守荆州的情况,把关公的事迹讲透、讲活,同时建一处关公广场和一座关公大型塑像,从而也好使世人有凭吊关公的地方。当然,前几年荆州确实建了一尊关公塑像,高58米,投资1.729亿元,但上级有关部门说太高,硬是逼着给拆掉了。网上戏说:“过去是关公大意失荆州,现在是荆州大意失关公”。是耶、非耶!
(待续)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