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
白 水

又是一年春光美,阳光亮丽,和风徐徐,鲜花盛开,光辉灿烂,如梦似幻。河边几棵柳树枝条婀娜。“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然造化真是神奇美妙。柳枝旁电线上停着一只小鸟,又飞来一只,身姿敏捷,剪刀似的尾巴。我不禁欣喜,是燕子,燕子飞回来了啊!
燕子是多年老朋友了,小时便唱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燕子回来,春天也就到了。老人专门叮嘱,不能用弹弓打燕子,打了会瞎眼睛,因为燕子是益鸟,吃害虫。后来上学,还有“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好像燕子有情有义,千百年来总要飞回故地,和人们在一起。燕子啊,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心里不禁好笑,怎么会问这个问题?是太高兴了吧,谁不喜欢这春天的使者、百姓生活的伙伴、俊俏轻盈的精灵?而且,我确实曾亲眼看到燕子的到来,和燕子一起迎接春天,万物复苏,生机无限。
大约是四十年前的时候,刚改革开放没几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爸爸妈妈正在南岭上的自留地里干活。前些年是在生产队里,大家一块儿劳动挣工分,收庄稼时,分到自己家的并不多。后来搞承包,土地分到各家,自己种地自己收,只要交上公粮,余下的是自己的。虽然种地辛苦,但家里的粮食多起来,饭吃得饱,菜里多了油水,还能到市场上卖点粮食,换点儿钱买东西。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能多下力气,多种点儿地,庄稼长得好一些,生活也就有更多的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是美好的季节。水浇地的麦子已长高,绿油油的闪光,邻居家的杏花、桃花都已开过,小蜜蜂在树上花丛里飞舞,天气有时还觉得凉,它们顾不上,只知道飞来飞去采蜜忙。榆树上长出榆钱,摘来放粥里,那么清香的感觉。人们喜欢榆钱,名字也那么好听,包含美好心愿。
春天到了啊,柳林如烟,和阳光融为一体。杨树绽放嫩叶,闪着多彩的色泽。到处鸟叫声多起来,那么快乐,好像都在唱歌,迎接春天的到来。但燕子还没有来,燕子是候鸟,去了遥远的南方。燕子飞在明亮温暖的阳光里,飞在连绵的麦浪上,飞在碧绿的山野间。但快了,燕子快飞回来了。
那时我正是个少年,和爸爸妈妈一块儿在田里劳作。岭上都是旱地,土壤贫瘠,靠天吃饭,但无论怎样,等到五六月份儿,这里便到处欣欣向荣。人们像绣花一样,耕种每一块土地,一片片花生、地瓜、大豆、谷子、高粱等。在道路边、河沟旁、石块空隙里,人们也种上几棵芝麻、油菜、荞麦、绿豆等,长得那么旺盛。大地上到处如锦绣一般,光辉灿烂。生命都那么有力量,阳光无私普照,雨水及时浇灌,万物欣欣向荣,都开花结果有收获。
我正上初中,十四五岁的年龄。星期六下午、星期天全天不上课,和爸爸妈妈一块儿去种地。那天我们平整花生地,用钉耙把耕过的地面弄平。土疙瘩敲碎,高处的土推到低处去,地面上留下一排排耙尺痕迹,像平整的条绒布料。妈妈用小锄头锄草,把地边弄整齐。
阳光明亮,天气温暖,看着平整的地面,心情也柔和舒坦。周围有松软的平地,也有的是一条条地瓜垄,像波浪一样起伏有致。我停下来,歇一歇,喘口气,看看不远处我们的村庄。丛丛新绿掩映中,一处处房屋院落,那么安静祥和。田野上不少农民,都在忙碌着。不知不觉中,眼前的景象好像晃动漂浮起来。春天到了,艳阳高照,地气升腾,才有这梦幻般的景象。
忽然,眼前掠过一道黑影,闪电一般,倏忽间飞出好远。还没反应过来,又一道黑影飞快掠过。多么熟悉的影子,一时却想不起来,正寻思呢,两道黑色闪电又贴着地面回旋过来,我一下子看清楚了,是燕子!是燕子飞回来了!两只燕子一前一后,从我们头顶上飞过。我说:“快看燕子!”爸爸妈妈妈停下手里的活儿,抬头观看。爸爸笑着说:“真是燕子,刚飞回来!”妈妈说:“燕子回来,天气变热,又是一年。”两只燕子翩翩飞远,不一会儿,它们又回转来,“啾啾”地叫几声,像是和我们打招呼。
我高兴地说:“又飞回来了!”妈妈说:“它们飞来飞去,要看看自己的家乡,找找旧时的模样。”我看着燕子飞远,上下翻飞在田野间,又飞向村庄里,大概去寻找自己的窝巢吧。
燕子回来了,天气慢慢变热。我们在田间劳作,许多农民都在干活,准备播种、栽秧。田地里又会生机勃勃,长出绿叶,开出花朵,引来无数的蜜蜂、蝴蝶。在这美丽的田野上,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快快乐乐地唱歌,捉了小虫子,飞回的窝巢里,引得小燕子叽叽喳喳地热闹,也引起老人孩子们的阵阵欢笑。
多少年过去了,我早已离开农村,来到城市里。看不见碧绿的田野、茂密的山林,依然有燕子的身影,掠过树梢的上空。这城市里的燕子,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不知道。但我清楚地记得,在老家农村的田野上,燕子飞回来时的情景。
那时,我正是个少年,农村刚改革开放,人们自己种田,心中充满希望。那天下午,我们正在地里干活,燕子飞回来,在田野上、在我们身边盘旋,又飞到村庄里,飞到屋里的房梁上。
燕子回来了,带来春天的欢喜,带来人间的吉祥如意。
作者简介:白水,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