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路上的方法
----《道德经》启示录之二十九
作者:焦仕启
经文诠释:
老子《道德经》上篇--道经。
第29章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歔(xu:一声)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hui:一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29章译文: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制的办法去做,我看他不能达到目的;“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采用强制的办法,不能加以把持;用强力施为的,一定会失败;用强力加以把持的一定会失去;由于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失去;世人秉性不一,有的前行者,后有跟随;有的人气缓,有的人气急;有的人刚强,有的人赢弱;有的人安定,有的人危险;因此,有道的人要去除那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
思绪流萤:
老子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这是说人要像圣人那样,处理事情讲究方法,不走极端。
“方法”,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和办法:“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墨子·天志中》)”。
方法的含义比较广泛,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但在哲学、科学和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解释与定义;当然,方法也常与手段并用,是人们办事获得成功,或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目的,不可缺少的中介要素;可是,二者所表现的形式却截然不同;手段是人体器官延伸借用的工具,如各种机器设备等;方法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应遵循的某种方式、途径和程序,黑格尔称之为“主观方面”的手段;列宁认为:“方法是在黑暗中照亮道路的明灯,是条条蹊径中的路标,作用在于能‘给理智提供暗示或警告’。”
中国古代的庖丁师傅解牛时,所用锋利的刀,就是宰牛的手段或工具,这也就是人们所强调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是人们常说的"手巧不如家伙妙",说明人要想把事情办好,先要有一个应手的工具;再如,医道高明的中医大夫,针对病情,是采取正治还是反治,是先治本还是治标,用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哪种疗法,所选的药,如何按君(主药)、臣(协助和加强主药效能的药物)、佐(协助主药,使其药性或毒性不要太偏的药物)、吏(引药,把药力引到发病部位的药物)进行最佳配伍,便属于治病的方法;因而,大夫要获取治病的疗效,仅仅有药或有药无方,是不行的,须方法和手段并用。
毛泽东在强调工作方法重要性时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而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这里说的桥与船,是手段,而如何过桥和使用船,则是实现过河任务的方法;当然,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可总结出快速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手段,但因个人条件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那么,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中,通过一连串有特定逻辑关系的动作,去完成特定任务时,所采取动作形成的集合整体状态,就称之为人们做事的一种方法,但因应用领域不同,叫法也不同,如管理方法、预测方法、物理方法、灌溉方法等。
人们在做一项复杂的活动时,有时也涉及许多部分和许多环节,而每个部分和环节里,又有各自使用的方法,如企业管理中有质量管理方法、营销方法、信息传递方法、决策方法、人事管理方法等;同样,站在国家管理的角度看,也有经济计划方法、财政预算方法、法律制定方法、行政方法等;还有,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亦有处世方法、学习方法、交友方法、消费方法等;进入21世纪后,人们喜欢使用技术一词,有时也把预测方法叫做预测技术、管理方法叫做管理技术、实验方法叫做实验技术等;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条件,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效率不同;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讲究方式和方法,因为只有这样,做起事情来,才会得心应手,易于克服困难,把事情完成。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工作不能盲目地为忙而忙,也不能为做表面文章而假忙,结果却没有任何成绩;比如,张三毕业于一所普通高校,刚进入公司时,似乎才智平平,没什么特别之处;于是,他从参加第一天的员工会议开始,就勇于发言,给领导留下了初步的好印象,而当其他新员工埋头苦干、还分不清单位里谁是谁的时候,他已掌握了工作流程和业务进展,还晓知了老员工的大致情况;结果,进入公司不到一年,他就成了办公室的副主任;这个事例说明,埋头苦干不如巧干。
一个人,如无特殊的专业技能,就可去做像张三那样的有心人;若无超群的能力,亦可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也能迅速攀登到职业的高峰;工作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工作任务,处置不同的工作,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做出不同的决策;做事时,更要按科学规律办事,自觉地用理智战胜冲动,用巧干代替蛮干,这才是职场成功的捷径;巧干,是一种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是敏锐机智、灵活精明的应用,还是充满活力、随机应变的智慧;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巧干升值的时代,很多发明者因忍受不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就会发明更轻松、快捷、便宜、简单和安全的方法,以减轻工作负担,这仍是巧干。
成功学家们认为,成功有三个条件:强烈渴望成功的企图心、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这说明努力做事固然重要,如再能讲究方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功的人可无数次地修改方法,但绝不轻易地改变目标;不成功的人,总是不停地改变目标,却从不改变方法;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无数次,每次从未放弃目标;当我们做一件事时,一种方法不能完成,就应换一种方法;做事情还要讲究智取,仅靠自己的蛮劲或一腔孤勇地去努力,横冲直撞,就会走很多弯路;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有些人总是能很好地迅速解决,而有些人却被难题困住,答案就在于方法的应用:解决难题的人,喜欢钻研方法、讲究策略、攻破难点,有针对性和策略性地去解决问题;而被难题困住的人,多是盲目和无策略、无方法、无针对性地去对待问题,结果也就适得其反,以失败告终。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这是不行的;比如,一个犹太人去银行贷款,银行的人说:“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可以”;犹太人说:“借一美元可以吗”?银行的人说:“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多借一点也可以”;犹太人说:“我只借一美元,这是担保”,说完就拿了一大堆票据出来;银行的人看完票据说:“你这些票据都是真的,钱可以借给你,年息百分之六,为期一年,可以提前还,归还时,我们将这些票据还给你,这是合同,请在上面签字”;犹太人签完字、接过1美元,转身欲离开,银行的人却不解地问:“你这些票据值很多钱,为什么不多借一点钱呢”?犹太人笑道:“是这样的,我须要找个保险的地方存放这些票据,而租个保险箱太贵,要花很多钱,放在银行既安全又能随时取,一年才6美分,实在划算”;这位犹太人的方法,可谓令人叹为观止,值得学习借鉴。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里有一个情节,黄蓉被一个巨大的海蚌夹住了脚,费了很大的劲也掰不开,最后她抓了一把细沙放到蚌壳里,蚌就自己打开了,因为蚌最怕的就是细沙;可见,巧干或方法,就是抓住了事情的关键;愿我们每个人在付出辛勤汗水的同时,都能以方法搭起登天的梯子,去探究无穷的未来,并迎来自己丰硕的季节。
作者简介:
焦仕启:笔名“秋鸿”,辽宁省营口市人,在北京工作近30(京籍),先后毕业于营口教育学院、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MBA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当过记者、政府官员、民营大型产业集团总裁和央企高管。因茶余饭后喜好摆弄文字,先后在地方、国家报刊发表和出版了近千万字各种体裁及题材的作品,主要著作有:诗文集《春华秋韵》,纪实散文集《眷恋与希望》,人生启示文集《悟性的境界》,企业实操指导丛书《企业:“经营和管理”意味着什么?》,长篇小说《潮湿的季节》、《那风那草那情》等,多次获国家级奖励。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