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颖先生《元宵节兴吟》简析
王楼(内蒙古)
元宵节兴吟
郭 颖
瑞雪迎春赤兔归,烧灯节上玉龙追。
烟光偏衬千家院,霓色初催二月梅。
火树银花街市绽,笼烛纱绛庙集陪。
几多彩炮敲金鼓,无数金星布锦帷。
绕巷高跷歌扇甩,通宵社戏舞裙飞。
不时钻胯顽童窜,还有乘肩小女随。
注:元宵节亦称上元节、烧灯节。
这是一首写景状物佳作。立意鲜明,笔墨集中,选材典型,语言朴实,能巧用动词形容词,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表现手法灵法多,并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首联,“瑞雪迎春赤兔归,烧灯节上玉龙追”,破题,首句说赤兔在瑞雪迎春的时节回宫述职,第二句描写元宵节上舞龙的欢快场面。
二联,“烟光偏衬千家院,霓色初催二月梅”,出句描写焰火的光映衬千家万户的院落,使小院熠熠生辉。对句描写花灯斑斓的色彩催开二月的红梅。句中动词“衬”“催”都用得恰到好处。
三联,“火树银花街市绽,笼烛纱绛庙集陪”,出句描写烟花在街市上空绽放的美景,对句描写高挂的花灯五颜六色,陪衬出庙会集市的氛围。句中动词“绽”“陪”用得形象、贴切。
四联,“几多彩炮敲金鼓,无数金星布锦帷”,出句描写放鞭炮的声音,用“敲金鼓”作比喻,对句描写鞭炮的火星在空中散布的状态,用布下彩色帷幕作比喻。一句写声,一句描形。
五联,“绕巷高跷歌扇甩,通宵社戏舞裙飞”出句描写环绕大街小巷的高跷队员边歌边舞,扇甩是甩扇的倒置,用甩扇描写舞的动作。对句描写通宵达旦的社火表演,舞裙飞也是描写表演者的动作。“歌扇甩”“舞裙飞”均属细节描写。
尾联,“不时钻胯顽童窜,还有乘肩小女随”,最后一联由写景转向写人,上句描顽皮的孩童在大人的胯下钻来钻去,乱跑乱窜。下句描写小女孩坐在大人的肩上翘首张望。把小孩子的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这是一首排律,中间四联都对仗工整,上下句词性相对,结构一致,句式相同。如第四联“几多”“无数”都是数量词,“彩炮”“金星”都是以名词为中心词的偏正词组,“敲”“布”都是动词,“金鼓”“锦帷”都是以名词为中心词的编正词组。
总之,这首诗写景状物文笔细腻,善于细节描写,如写顽童钻胯乱窜,小女坐肩张望,都维妙维肖。全诗选材紧扣主旨,无一赘余词句。可有些诗友写诗往往编离中心,甚至离题千里。一句话,这首诗很多优长值我们学习借鉴,故推荐给大家,以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