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手持着英语课本,步履有力地走进教室。班长胡正明好奇地询问:“吴老师,您是不是准备教我们唱歌?”吴老师微笑着回答道:“没错!快去把风琴抬过来吧。”话音刚落,马成龙、袁永华和卢士友三个男生便迅速冲出教室,仿佛飞奔而去。宋立春,赵中勇等同学原本也想去的,一看动作慢了便放弃,回到座位坐了下来。
吴老师放下手中的课本,取过一支半截粉笔,在黑板上用斜体写下:“I love Peking's Tiananmen, the sun rises over Tiananmen. Our great leader, Chairman Mao, he leads us marching on.”他的笔迹用力而清晰,每个字都显得格外醒目。
吴老师请学习委员倪晓英带领大家朗读这首歌词。倪晓英,作为一名来自南京的学生,在这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已经学习了三年多。她天生丽质,举止大方,英语发音清晰准确。这些特质让她成为了同学们的学习榜样。随后,吴老师又亲自带读了两遍,并解释了一些单词的用法。
当吴老师开始演奏《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曲调时,学生们的目光聚集到他身上,耳朵也紧紧地听着他的每一个音符。随着曲调的响起,学生们的情绪开始沸腾。我们跟随着老师的指导,一句一句地学习唱歌。男生们的嗓音高亢有力,女生们的声音清澈动听。整个教室都被歌声所填满,仿佛每一个角落都在回荡着音乐的旋律。学生们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快乐的笑容,我们投入到歌声中,尽情地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妙。而吴老师的声音不仅指引着我们唱歌的节奏,更是给予了我们信心与力量。
我们班有七十名学生,年龄都在十七岁左右。这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年龄段,我们如同绽放的鲜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吴老师与我们在一起,仿佛也一同沐浴在青春的氛围中,他似乎变得更加年轻了,他声音洪亮。在教学的过程中,他展现出了与学生们相同的热情和活力,与我们一同分享着音乐带来的喜悦与感动。
吴老师教了几遍以后,同学们就会唱这首歌了。我们唱的字正腔圆,情绪饱满,用心投入到每一个音符中,将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吴老师看到学生们唱得如此动情,他的心中充满了满足和骄傲。
这时,吴老师说:“为迎接一九七八年元旦,学校准备举行歌咏比赛。每个班必须有男声独唱和女声独唱。既然是比赛就应该充分准备,争取夺冠,不能输给隔壁的高二乙班。现在把两个人选确定下来。女声王云同学条件不错。”
听到这个消息,班里的同学们都眼睛一亮。王云同学一直以来都是唱歌最好的,她在小学时就参加宣传队演出了。她的歌喉优美动听,颇受同学们的喜爱。她的确是女声独唱的最佳人选。
吴老师的目光落在坐在靠墙的第四组的王云身上,她站了起来。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兴奋的笑容。她用坚定而清澈的目光注视着吴老师,表现出了自己对于这次选拔的积极态度和信心。
吴老师对王云说:“我准备让你唱《松花江上》,我来指导你练习。”王云愉快地答应了。
轮到讨论男声独唱的人选了。吴老师望着大家,问道:“男声独唱我们班谁厉害?”
“胡---正---明-----”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大声叫喊道。
这时,坐在第二小组第二排的崔健大声地说:“还有张正华。”他眉毛上扬,两眼炯炯有神。嘴角绽出微笑,眉宇间透着机敏与灵气。坐在崔健后面的副班长张正华,波澜不惊,半天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崔健还是可以的,绝对行!”
吴老师望着崔健与张正华,一言未发。他内心明白,这两个学习上的翘楚在相互逗乐。
坐在第一组最后一排的孙成林突然说道:“大家怎么把花嘚给忘了啊!”他的声音极具磁性,充满了感染力,打破了教室的宁静, 其他同学也纷纷响应, 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和热烈 。
花嘚是张则平的绰号,他与孙成林是同桌。他俩一直坐在靠近教室后门的地方。
“对,对!”全班同学喧哗不止,有人拍手,也有人拍桌子。
坐在孙成林前面的宋立春大声说道:“张则平真的可以!”
张则平是袁集中学宣传队的骨干成员之一。在初中时期,他与王大春、张树平、卢长林四人一起表演唱,他们的表演清新洒脱,备受青少年青睐。他们曾到袁集公社各大队学校巡演,红极一时。
吴老师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平静的目光扫过教室,带着一丝丝期待和兴奋。
“胡正明与张则平各唱一首歌,胡正明先开始!”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让整个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凝聚起来。
胡正明犹豫片刻,在同学们的掌声催促下,慢慢站起来,深吸一口气,开始唱起歌曲《共大赞歌》:
“满山的松树青又青,满山的翠竹根连根……”
演唱这首歌的难度很大,因为高音部分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胡正明在唱歌时遇到了困难,高音部分出现了问题,有点劈了,甚至有些走调。这让很多同学不禁低下头,偷偷地笑了起来。
然而,笑声很快就无法控制了。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随即引发了一阵轰然大笑,教室里笑声激荡成浪,声浪翻滚,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后排的男生罗来金,葛志生,胡同兵,李中明等笑的厉害。笑声甚至冲出了教室,惊动了大柳树上的麻雀,它们惊慌地飞向二大沟旁的树林。
胡正明终止演唱,脸上略显无奈与懊悔。他摇摇头说:“对不起大家,失误了,失误了!”
吴老师用手示意胡正明坐下,笑声戛然而止。他轻抿嘴唇,似乎在思索着接下来的话语。
吴老师说:“由于时间紧迫,准备不足,失误在所难免。不要灰心,以后多加练习,提高音乐素养。张则平,请你来演唱一首!”
张则平闻声立即站起来,自言自语道:“唱哪首歌呢?”
孙成林乌溜溜的眼睛轻轻眨了一下,微笑着说:“就唱《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台湾》”
吴老师望着张则平,点了点头。
张则平放开歌喉,开始演唱:“看革命洪流滚滚向前,全国军民发出了钢铁誓言,为领土完整,为统一祖国,一定要,一定要解放台湾......”
张则平浑厚的歌声在教室回响,同学们的心也随着歌声一起起伏,深受感染。他继续唱道:“我们祖国的领土谁也不能侵犯,我们统一的意志谁也不能阻挡。我们团结一心,坚持斗争,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祖国的台湾!”
随着张则平歌声的停止,教室内被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笼罩。吴老师站在讲台前,他的眼睛里闪烁着赞赏的光芒。他看着台下激动的同学们,心中充满了对他们团结奋进的感慨和鼓舞。 在欢呼声中,张则平面带微笑,感受着来自同学们的热情回应,自信满满。
吴老师说:“就由张则平担任男声独唱,曲目《回延安》,我指导你练唱。”
张则平爽快地答道:“行,交给我什么任务都能完成!”
夕阳透过窗户,将教室照亮,也在同学们的脸庞上投下一片温暖的光影。师生们沉浸在音乐的美妙中,彼此间的情感纽带更加紧密。吴老师微笑着环顾着教室,他感受到了学生们的成长与进步,也感受到了自己作为教师的使命与价值。站在教室门外,他目送着夕阳西下,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成就感。这一刻,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启发,更是对团结、热爱和共鸣的最美诠释。在余晖的映衬下,教室中弥漫着一种难忘的美好,仿佛时光在这一刻定格,留下了珍贵的记忆,永远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