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帝乡-殷墟博物馆新馆在安阳开馆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据2月26日晚新华网、央视网报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于当天2月26日正式开馆。这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华夏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坐落于安阳市洹河北岸,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首次展示。将《诗经》中对商代“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浪漫而富有想象在形象化——以玄鸟为图腾、以青铜为礼器、以文字为记载,见证了三千多年前的商文明,以及传承。
笔者今晨,综合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和河南媒体的报道,原殷墟博物馆建于2005年,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随着殷墟考古成果不断丰富,原馆难以满足保护展示需要。2020年11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开工奠基。新馆占地262.5亩,建筑规模5.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庞大、类型之齐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首次展示。其外观设计以《诗经·商颂》为源,以绿野草台、鼎立大地、青铜装裹为形,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要,形成具有殷墟文化内涵和考古学意义的“中华之范、文明圣殿”。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1928年殷墟发掘开始,随着殷墟宗庙宫殿区、居址区、王陵区、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重要遗迹浮出水面,以及甲骨文、青铜器、陶器、玉石器等珍贵文物的出土,基本廓清了殷墟的分布范围与结构布局,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为中华文明探源奠定了重要基石。
尤其是近几年,河南省及安阳地区陶家营、辛店、邵家棚等遗址的考古发现,大大突破了传统认知的殷墟范围,呈现出三级甚至更多的聚落结构形式。这些遗址拱卫在安阳古殷都的周围,证明古殷人自称殷都为“大邑商”,名副其实。
随着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安阳洹北商城东南角新发现一处殷墟时期的大型祭祀遗存,持续上新的殷墟考古成果,让“大邑商”面貌越来越清晰。
如今,殷墟博物馆新馆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设有“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阐释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等,呈现商文明对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外考古界共认,殷墟是华夏民族及其80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在首次亮相的“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中,观众可以看到契刻占卜记录刻字规范,工整秀丽。“子”是这批占卜记录的问卜者,其与商王武丁、妇好的关系极为密切,拥有号令商王朝其他诸子及诸侯大臣的至尊权威。占卜内容“日记式”展示了“子”的日常生活,涉及祭祀、贡纳、军事、田猎、宴饮、舞乐等诸多事项,生动再现了商王朝“王子”的方方面面。
“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厅”以“亚长”这位殷商时期的大将军为主人公,通过亚长墓出土的577件文物,生动展现了他的赫赫战功、排兵布阵、生活起居等场景。亚长墓是殷墟继妇好墓之后出土随葬品数量最多的墓葬。据司母辛鼎铭文可知,墓主为“亚长”。透物见人,墓葬是墓主生前世界的缩影:觚爵鼎尊、璧琮戚玦,体现亚长的位高权重;钺刀戈矛、车马辎重,彰显亚长的赫赫军威;锛凿铲刀、璜环笄觿,再现亚长的生活场景。考古学家经过不懈探索,如侦探般抽丝剥茧,揭开了尘封三千年不为人知的史实,呈现了亚长鲜活立体的形象,这是亚长的人格魅力,更是考古学的价值所在。
“车辚辚马萧萧”殷墟车马遗迹展,展厅内23座车马坑遗迹,矩阵式陈列,气势震撼。展示了商代装饰华丽、结构精巧、机动灵活的马车,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马车实物标本,更是对三千多年前商文明的生动诠释。经过近百年探索,殷墟发掘车马坑九十余座,再现了商代马车面貌。马车不仅作为王室贵族的代步工具,也在驿站传递、田猎出行、载兵作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殷墟马车多埋于大型墓葬附近或墓道内、以车、马、人合葬居多。殷墟早期以车马器陪葬,车马器套数代表主人所拥有的马车数量,见证着主人身份等级的高低;晚期马车陪葬成为中、上级贵族的专属,彰显着墓主人的赫赫权威,亦是马车陪葬制度的萌芽。
殷墟博物馆新馆实行预约购票参观,观众可通过“殷墟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和“殷墟景区”微信公众号线上预约。
笔者志清认同,殷墟博物新旧两馆、绿野草台、青铜装裹、鼎立安阳、洹河两岸,不仅是中华殷商文明珍贵文物展示保护的“聚集地”,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殷商文化传承创新的“活载体”!为此,特赋《思帝乡》为评为纪。
殷墟。
朔华商邑初。
甲骨鼎铭青史,
祭司符。
妇好亚长暗语,
牛尊铜爵炉。
洹水伴随车辚,
亘年途。
一一2024年2月27日(甲辰正月十八)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市诗词协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