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婷婷,女,微信名傲娇小姐,1992年生于四川省宜宾市。毕业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文系,诗歌、散文作品多发表在《韶关日报》、《泰国日报》等。现为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浈江小学一名教师,韶关市浈江区作家协会首批会员。
一个灵魂感染另一些灵魂
——陈婷婷新作选读
一个灵魂感染另一些灵魂
榈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又是一季师德建设主题月,踏着校道上的簌簌落叶,偌大的校园只我一人,假期里值班的我倍感放松惬意,于是,回忆的镜头渐渐将我拉回九年前。
我一毕业就来到了浈江小学,那时候还叫铁路第一小学,很多年前很牛的学校,园林式,高配置,名副其实小学界的地大物博,与我铁路世家多少有些渊源。我先是以代课老师的身份进到这所学校的,我的第一位直接领导就是彭老师,我的引荐老师领着我来到彭老师面前,彭老师忙得连看我一眼都没有时间,但我却深深地记住了她。
刚开学的一年级工作十分繁琐,整天都能见到彭老师忙忙碌碌、风风火火的的身影,属于典型的小小个子,却蕴含着大大能量的人,这个能量可不止是知识储备,更是教学经验,她是区里的名班主任。有时候没时间教我,我就观察她,在办公室观察,在课室观察,在操场观察,有时候我也会主动问。有时间她就细细的跟我讲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应该怎么带,也讲家长的事,应该怎么跟家长沟通等等,无所不谈。正巧彭老师的年纪也跟我妈妈一样,彭老师的儿子也跟我同龄,所以无论是工作内还是工作外,我都觉得跟彭老师特别投缘。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抓习惯养成,而且是要趁热打铁,趁早抓,从进入校园那一刻开始,行为习惯就已经是小学生的首要任务了。在习惯养成方面,彭老师可谓是老师们的榜样,校长都常在大会上表扬她呢!她所带的班级,在校园里是与众不同的,无论是着装、礼仪、班级文化、学习成绩等等,都让人心悦诚服。后来我做了辅导员,对少先队工作有了一些了解,才发现彭老师在一年级学生还没有入队的时候,她就已经是以一名少先队员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的学生了,她教学生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教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学生进入校园后学唱的第一首完整的歌,就叫《少年先锋队队歌》,虽然学生们还不能理解,但是旋律和歌词却能在他们心中扎下根,陪伴着他们成长。那时我也不懂彭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超前教育,而且不厌其烦、苦口婆心,教很多很多遍,现在的我终于明白了。彭老师一般从一年级带到三年级,学生年龄小,但是她从不认为学生年龄小还不能理解就不教,反而认为正是因为学生年龄小才要教,我想这是彭老师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一种信仰和寄托,就像她常对学生说的“你们就要像歌词里的那样,做是未来的接班人,要好好学习,坚定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彭老师所带班级的学生走起路来都自带精神气,还没入队都已是优秀少先队员的模样,接班人的模样,那一个个学生,就像彭老师的亲生孩子,在彭老师小小个的身子下,蹦跳着、端正着,幸福成长。虽然彭老师有时也会生气怒骂,但我看到更多的是露出欣慰满意的笑容,让人心生羡慕。高年级的老师都争着抢着想接彭老师所带的班级,我想学生的成长需要独立自主,积极进取,但彭老师的付出便是最好的锦上添花。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感染另一个灵魂。我也学着彭老师的样子主抓学生的习惯养成,从扣好一粒扣子,从系好一根鞋带,从抓好一支笔,从写好一个字......看似不经意的一件件小事,却是最重要的事,最难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坚持做下去的毅力。渐渐的,我也发现,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身上至少会有一两个较为突出的好习惯,有的书写佳,有的口齿清,有的文笔好,有的思维新等等。甚至等到他们大一些了,他们的好习惯,比老师还多,他们的优势,比老师还明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想这就是一个老师最引以为傲的了。
还有一些学生,成绩和行为习惯都令老师十分担忧头疼,我也曾为了这些学生怀疑自己,怀疑教育,怀疑人生。但其实这些学生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只要看到这些闪光点,抓住这些闪光点,让这些光发散,缺点也会成为优点。彭老师说,爱讲小话的就让他在课堂上多发言,多提问他;不讲卫生的就让他多搞卫生;不爱开口读书的可以让他多抄写;不爱写字的可以让他多朗读背诵......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身上也会有一些过人之处,不再只是老师学生心目中的“差生”,爱讲小话的表达很清晰,不讲卫生的有了很多打扫卫生的经验,不爱开口读书的书写水平高,不爱写字的会背很多诗词好文。我学着彭老师的样子,先从思想上接纳这些学生,再从行动上慢慢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有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整个人的精神气就不一样了。对于我而言,我也慢慢经历着思想的洗礼,明白了怎样去对待这些所谓的“差生”,他们其实一点也不差,他们也是一棵好幼苗,他们只是没有被发现、被呵护、被浇灌。有了正确的思想引领,良好的师生关系,工作起来也是赏心悦目,事半功倍。
三尺讲台,一腔热血,寒来暑往,芳草蓠蓠。入职这些年,我从没忘记自己的初心,没忘记自己曾经想做老师的强烈愿望,潜心教育教学,陪伴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积攒了一些教育教学经验,但却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学生是一杯水也好,一桶水也好,但老师必须是源源不断的井泉,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水分养分,直到他们离开我的目光。
彭老师离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她也常跟我们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工作也有些力不从心了,但是彭老师仍然是我心中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永存!彭老师是我所能见到的躬耕教坛最美的样子,虽然她即将退休,但是强国曾经有她,未来有我们继续躬耕教坛,强国一定会更强!
听风闻雨走时光
拾贝湖,一个没有沙滩、贝壳和大海的地方,但却是一个有阳光青草香、清风伴朗月的地方,座落在韶关这片热土上,是韶关的绿色生态名片,像一面镜子,映着大自然对韶关的馈赠和韶关人民的荟萃文化。
刚放寒假,天公一改数日晴暖笑脸,大幅降温,还下起了小雨,灰蒙蒙的,却并不忧郁,反而带来一种沉静之美,让平日里忙得停不下来脚步的人,在此刻也要慢一慢。阳光明媚的拾贝湖自然引来游人无数,但冷风寒雨中的拾贝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致啊!人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景语情语,实在是任凭中国汉字如何博大精深也难以言喻。极少有人愿意驻足欣赏,但我以为,此时此景却是人间的最闲适,就让我独享这一份最闲适。
听风,时而呼啸,时而浅吟,掠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细细密密,像待字闺中的小姑娘犹抱琵琶半遮面。风的清凉、水的轻柔、樟树的木香,绿草的清香,此时相互缠绕,氤氲在空气里,整个拾贝湖都在深深呼吸着这大自然的气息,这气息啊,醉了流云,醉了光阴,也醉了风中的我。
闻雨,淅淅沥沥,夹带着一丝清甜,给这最闲适添了一股甜润的味道。这雨到底是不是从天上来?我看倒是像从魔术世界来的,下到拾贝湖的时候,仿佛把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都显现在了眼前,让人分不清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环湖漫步,雨丝打在地面上不见了,一个个小水洼连成一片,极目远眺,湿润悠长的小径和碧波荡漾的拾贝湖相映成趣,织就一幅韶州风景长卷,毫不悭吝,尽展风姿。三两只小鸟不怕风雨,一会儿悠闲踱步,一会儿欢欣鼓舞,这机灵的小小游客,还挺懂得欣赏这别致的美。
走啊走,就这么听过了风,闻过了雨。绿美韶关,绿美拾贝湖,绿与美都被刻进了骨子里,揉进了时光里,但又好像舍不得走出这时光,舍不得走出这最闲适。
如今的拾贝湖正是韶关从“绿起来”向“美起来”转变的最佳体现,它厚植了韶关生态底色,擦亮了韶关生态名片,让人们在高质量发展中过上更健康更幸福的高品质生活,让人们与自然更和谐共生,生生不息。
我的家
秋风来时
日子短了
黑夜就长了
11月的尽头
是一缕家的离愁
渐远、渐浓
学这三江六岸
随波逐流
你有一个名字
散发着温暖与浪漫
遍地绿意
播撒美好
清晨与日暮
落花与溪流
我以为
这就是我的家
我的家
有罗坑茶香
有韶阳醇酒
还有穿越千年的九龄诗篇
静坐一盏茶的时光
与诗、与酒
邂逅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责任编辑:桂汉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