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
(5991——6020)
张 鹏

5991.自信是让人非常不舒服,让人非常难以原谅的品质。绝大多数人缺乏一种天生的来自骨子里的自信心,也因此,他们一旦见到自信的人,仿佛忽然从地下室进入夏日骄阳下,有一种很难睁开眼直视的窘迫感。支支吾吾,语无伦次,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表达,荡漾在身边,你甚至听不到几句清晰流畅干净利索的个人表达。
5992.近日忙乱,随笔荒废,心疼不已。不少友人感觉,读我的随笔时,能有一种强烈的现场感、存在感和鲜活感,这也是我长期追求的目标。我希望瞬间的记录,如追光摄电一样,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岁月流逝中,为心情留痕,为思想留底,为生命留影。首先,作为第一读者,我希望自己面对自己的文字时,能欣然坦然,不心虚,不脸红,不愧心。
5993.“你的鞋带开了!”这句话是我在校园甬道上,教学楼上下楼梯时,甚至课堂考场操场上经常提醒学生的一句话,学生俯首系好鞋带,对我表达感谢。因为少年时代,天生好动的我曾经因为奔跑时踩了自己的鞋带绊倒被摔过若干次,记忆犹新。因此,只要看见学生或同事鞋带开了,我一定友情提示。小善久积,或可成德。
5994.昨天连续监考两场,考场上,我最乐意做的事情,是查看学生的身份证,这也是学生必备的入场证件,监考老师的本职。看着面前这些来自山东不同县市区,出生于2003年前后的小青年们,我的思绪总被拉回到他们出生的那个年代。2003年夏秋之交,恰是我硕士毕业来泰山学院工作之际。我想到了《出师表》中的“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是的,毫无疑问,泰山学院已与我的生命历程发生关联足够久远了。无论杨柳依依,还是雨雪霏霏,这个山坳里的校园,栖息着我的身心,或诗情画意,或气急败坏,或风尘劳碌,或悠闲自得。与学生们相比,教师是一个校园更稳固久远的存在。一个高校里的教师,应该有多半是从工作到退休,几十年在一个校园里兜兜转转。
5995.腊月初一,这是一个序幕。一入腊月,空气中多多少少能嗅到某种紧张、匆忙、慌乱、急迫的气息。腊月是春节的序曲,年关年关,仿佛一道雄关,矗立在每个成年人面前。内心的不安,只有自己知道,对成年人而言,混得好了,天天都是春节;混得不好,天天都在准备迎接年关。
5996.只要劳有所获,身心舒畅,心平气和,多在工作上耗费些时间、体力、心血不算什么。切切记着,工作离开谁都照样运行,我们自己却离不开工作,离不开工作的滋养和支撑。
5997.元月11号上午饮咖啡,中午兴奋未午休。晚饭小酌,七时昏睡至12日凌晨一时一刻。惊觉,午休已是中年人必须的依赖。此刻,集体供暖,卧房已达20摄氏度,舒适温馨。安静的夜中,人类都各归各巢,休憩疲惫的灵魂。文字救赎不了的灵魂,让静夜收容吧!
5998.校园的甬道上,几位青年学生问我什么是正能量,我回答道,“首先我对正能量、负能量这种语言表述有些抵触,我从心里是不太接受这种表达方式”。如果硬要表达一下的话,我认为一个人从内到外透露出来的善良、自尊、骨气,这是正能量;一个人能坚守理想,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与人为善,不说谎,不媚俗,不投机钻营,不逢迎拍马,能够始终坚守内心的纯净,坚守做事的底线,坚守良知的底线,能够始终在人生的道路上抱有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勤劳善良地面对每一天,我觉得这些,就基本上是正能量。用老百姓的话说,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我觉得一个真正富有正能量的人,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生活得坦然、坦荡、坦诚,心胸开阔,气定神闲。
5999.推动我写下任何一段随笔的力量,不是别的,是我驾驭文字时无穷的快感。作为一个并无多少机会在大庭广众、会议论坛上发言的人,而本身又有极强的表达欲望,满足这种欲望的唯一途径,就是写作。写作让我寻找到生命最本质的愉悦,让我身处听众席却能僭越喑哑,实现不断发表讲演的快乐。表达是生命的本能,写作是苦闷的象征,也是对苦闷的自我疗救。
6000.行文至此,还是颇感激动,我用生命拥抱的文字,给我带来源源不断快乐的随笔,自从我决定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码至今,已写到了第6000条。多次计算过,平均每条113字,积沙成塔,已近七十万字。生命中奔涌的激情如火山爆发,不可遏抑;无数的疼痛与欣喜,不可忽略;一次次舟车逆旅,离开泰安或回到泰安,身在之处,文字横空出世。我是一个心高命薄之人,志大才疏之人,随遇而安之人,我的文字,毫不掩饰地把我呈现于天地之间,童心不泯,赤子情怀,少年意气,书生本色,老大无成,一切一切,被文字所记载。我右手的食指,是在手机屏幕上书写的工具,此刻,最想对其表达谢意了。
6001.一个单位的人员多达百人以上,是会有特立独行之士出现的。有个性而不顾流俗的人,在人群中罕见,但并不是没有。一所一千多人教师的学校,个性鲜明,人格独立,尊重常识,不世故,不乡愿,不从众的有识之士,大概还能坐满一个酒桌,基本暗合百里挑一的比例。
6002.奇怪的是,那些放弃原则和底线,不敢坚持自己独立人格和常识判断的人,有太多时候,也获得不了他们想要的具体利益。他们放弃自我,圆滑世故的初衷,仅仅是赢得了“鸭子过河随大流”的所谓安全感。
6003.腊月初四,黄昏六时,一弯新月惊艳天空,人间的悲欢离合,动摇不了天空中的美好。晚风中,仰望这样清新不俗的月色,浇洗胸中块垒。
6004.人类的情怀滞后于科技产品,如此发达的微信平台,究竟每天产生了多少精彩的文字和图片,视频和歌声?是什么力量,让人对表达如此冷漠和厌倦,恐惧和不屑?每天我如饥似渴地希望在朋友圈里读到文质兼美的文字,每天却基本落空。
6005.写作之功夫,多在写作之外。不敏感,不观察,不积累,腹内无诗书,胸中无丘壑,心中无见识,哪里会有咄咄逼人的才气,哪里会有字字珠玑满纸烟霞?
6006.对于最疼爱的人,我们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担心多,不厌其烦地提醒,还总是不放心。被疼爱的人,应该理解这份良苦用心。
6007.Y城,曾是我多次转车、逗留之地,这次拥有四、五天的时间,近距离感受它,值得欣慰。尽管天色阴郁,甚至灰濛濛的有些压抑,我仍开心地行走在其街头巷尾以及护城河的两岸。无数昔日的时光让我时常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人与城,相看两不厌。
6008.喜欢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我往往是死心塌地矢志不渝的。我是那种异常执着的人,至今还记得,我开始使用微信的2015年夏天,自从学会用微信朋友圈写随笔,我竟然始终不改初心,年年月月日日,只要离开文字表达,内心则极度不适。
6009.写作,是一种意志,也是一种命运,更是一种瘾。
6010.只有一种曲意逢迎,甚至卑躬屈膝,是可以被理解的,那就是,面对心仪之人时的无可不可。爱与疼,具有这种盲目性和不可理喻的特点。
6011.世界上那么多人,那么多城市,我们有幸认识多少?去过多少?每天,我穿行在陌生人的海洋中,但能在念及故乡时莞尔一笑,一想到挚友时心头煦若春阳。在异乡的客舍中,在削苹果的瞬间,在端起茶杯和饭碗时,在热气蒸蒸的淋浴中,在车站候车室,在公交车站牌下,我们心中想到谁?又被谁惦念?世界很大,无边无际?世界又很小,小心翼翼?无数个日子,我常常面向故乡的方向,向无数过往的日子和故乡的树木、云朵、天空、乡音致意。走到哪里,故乡就被我牵挂惦念到哪里。
6012.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魅力的判断是精准的,只要你有坚实的专业素养,广博的文化情怀,丰富的人生经验,流畅得体的表达,幽默风趣的性情,走到哪个课堂和讲坛,几分钟即可打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强烈的共鸣,赢得学生的喜爱。
6013.文本是作者写给全世界全人类的情书,可以在白昼的阳光和深夜的星月下敞开。作家的思想和情绪不具有隐私的意味,当然,作家的具体人生中也与芸芸众生一样一地鸡毛,零七碎八,针头线脑。作家应该超越个人的幸与不幸,快与不快,直奔人类思想情感的麦芒,书写惊心动魄的诗章。
6014.五十多岁的男人,依然如沙漠之舟,驼铃声声,风尘漫天。繁忙的工作,多多少少磨砺了我本有的敏感文心和似水柔情,让我的身上陡添了农民工兄弟的粗犷与豪放。我也偶尔拥抱过咖啡、绿茶、小甜点,以及温柔的歌声,酣畅淋漓的梦乡。更多时候,我与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兄弟处境仿佛,疲惫和汗水,乃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6015.早醒了,醒了一个多小时了,外面的寒夜,仍在延伸。白天无论多忙碌,早醒时分,内心依然空落落的。我不停地问自己,什么时候内心才能丰满?实实在在的那种饱满?我究竟还匮乏什么?床,很多时候,仅仅提供了睡姿,却提供不了酣眠。我很怀念在故乡时那些一觉睡到天亮的年华。东奔西走,为什么酣眠离我却越来越远?
6016.Y城的讲课,让我谦卑了,因为Y城的四五天的时光中,总感觉自己被上了一课。现实中的无奈,漫长的等待,以及所需要的冷静和清醒,Y城的雪花、寒夜和腊八粥,谆谆教诲了我。让我怎么感谢你?!
6017.妻子的智慧。两年前,妻给我买过一双松软透气舒适的休闲鞋,刚穿上时,我去楼下采香椿,被林子里枯叶中隐藏的尖锐木茬扎透了鞋底,脚底出了点血,上楼后我责怪了她,鞋也弃置一隅,久未再履。这次来Y城,我竟然又穿了,舒适异常。昨天散步时忽悟,或许,妻的本意,是让我好好选择平整舒适的好路去走。
6018.Y城是平原沃野,乘火车离开,渐近济南,群山逶迤,让我喜欢。山是隆起于大地上的凸起部分,岩石和树木以及山头上转动的风车,是我举目仰观的风景。山上的风景是寂寞的,不用说寒冬腊月,一年四季都人迹罕至。在我游目骋怀的远望中,风景依次醒来,呈现了纵横千秋的魂魄。
6019.无论在Y城的小街上,护城河边,酒店的自助餐厅内,还是在济南这幢三十多层的高楼上遥望飞驰而过的动车,慢慢沉落的夕阳,单县羊汤馆内的小木凳上,心中的渴望与怀想是一致的。故乡的云,一定在飘向天涯的旅行中,被我热泪盈眶过。故乡如一枚小小的邮票,却让我魂牵梦萦。闲下来,我会听小曲儿,旋律和歌词,都如清风呢喃,如我少年时代嗅过的暮春时节的麦苗青涩的气息。济南街头未融化的白雪告诉我,这是寒冬腊月,一念及故乡,却总是如沐春风。
6020.那些只读到了我文字中的愤怒与苦闷、无奈与艰辛、悲哀与压抑的人,对我的理解不会超过我本性中的十分之一。心中的柔情如同草叶上的露水,如同日出时的云霞,如同刚沏好的茶水中升腾的清香。琴弦上流淌的音韵,深夜中迴旋的怀旧,让我每天浸润在多情善感中,文字也染上了一种深情的意绪。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省作协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