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然 300首散文诗之二十】春日九章004
杜 鹃
文/杨浩然
杜鹃花,全国各地常见的花。

在崮乡是开在春天较早的花,热烈,红火。
是寄言与寓意最丰富的花。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唐代诗人曹松的诗就是见证。
然而,杜鹃花开,在古人的眼里总有悲伤的底色。
李白曰:“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白居易有:“杜鹃啼血猿哀鸣。”
吴融的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
韩偓也云:“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翻检古人的诗文,大多如此,这是杜宇啼血的文化延伸,这也是中国文化里的悲情色彩。
杜鹃花,在革命年代里,又成为为革命牺牲的献身精神,杜鹃花常开不败,其精神意象也随时代而绵延。
今天的杜鹃花,让人们看到的是和平盛世的绚烂美好,是时代勃兴的宏大寄语。
杜鹃花褪去了古人的惜春伤春、家国衰微的人文感叹。进入时代的语境,重新呈现她不畏春寒,不炫春色,自生山野的韧性与自傲。
杜鹃花,你重发出时代的底色与特质。
我为你发出超越诗性存在的赞歌!


杨浩然,山东沂水人,历任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集团业务校长、北京文鑫教育写作学校校长、《传奇故事•校园作家》主编、《经典美文》执行主编等职,兼任中国教育科学院成功作文课题组执行组长、北大青少年手拉手立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评委主任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故事等一千九百余篇。主编《小美文大智慧》《经典阅读》《月亮的温度》《小河轻轻对我说》《一棵小草的品格》《我和夕阳有个约》《雪与霜的记忆》《鸟儿的故乡在哪里》等文学图书二十余部,策划主编中小学作文、阅读理解、识字练字、诗词讲解等语文配套教材六百多本,三十多年来累计在全国各省市青少年报刊指导推荐点评学生作文发表一万三千多篇,个人出版小说、影视剧本、散文诗图书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