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晨光,常用名“程光”,1941年9月5日生于陕西府谷。山西农业劳动大学绵山分校毕业,终生从事林业,历任山西省太岳山森林经营局办公室秘书、副主任,关帝山林局办公室主任、林学会秘书长、森林公园调研员,1998年考取“高级工程师”。
在职时曾先后借调林业厅、省国营林场管理局,执行编辑《山西国营林场概览》(30万字),并为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执笔完成《山西水资源和林草涵养水源研究》课题论文。
2001年退休,写作为业,笔名楚胥、林一夫,网名“山林野叟”。2003年编著《儒商常家》(33万字),2005年出版《石膏山生物世界》,2007年编著《晋商茶路》(16万字)和《晋商十大家族》(30万字),2008年主编《晋商堡寨》(15万字);2008年参编《山西林业志》(副主编),均已出版。2010年主编《榆次旅游志和晋商志》,2012年主编《太岳山志》(180万字);2015年主编《关帝山林区志》(140万字);2019年出版《草木小品》和《鸟兽杂谈》,2020年编撰《文水生态文化系列(含“文水寺庙”“文水古树”“文水山花”“文水鸟兽”)》。2021至今主编《白马仙洞系列丛书(“景观大全”“生物世界”“神话故事”“民俗信仰”)》,《关帝山区的生态文化系列(含“峰峦景观”“沟谷温地”“寺庙古迹”“历史人物”“抗战烽火”等十册)》,主编《方山梅洞沟景区》(10万字)和《薛公岭景区概览》(8万字)。
2023.9.15

《妄侃唐诗》之五十九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比杜甫小两岁,本名龟龄,号玄真子。祖籍婺州(今浙江金华),移居黟县赤山镇(今安徽祁门县祁山镇)。
张志和16岁时以明经擢第,曾经在朝中当过文秘小官,因事被贬为南浦(今重庆万州)尉。此后,无意仕进,回老家居住。母亲和妻子先后病故,他就离家出走,浪迹江湖,辗转于太湖周围。朝廷多次召他任职,均辞谢不赴。唐肃宗赐给他两名奴仆,他给取名为“渔童”和“樵青”,“渔童”为他划船提竿钓鱼,樵青为他砍柴煮茶烧饭,主仆3人过着隐居生活,晚年定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大历年间,曾去湖州拜访刺史颜真卿,与真卿等人东游平望驿(今江苏吴江县)时,溺水而死,终年60岁。
张志和多才多艺,擅长丝竹和绘画。史书记载他精于画艺,“酒后击鼓吹笛,或闭目,或背面舞笔飞墨而成,景象奇绝”。
他写的诗词不多,但其中的《渔父词》第五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山光水色,鸟飞鱼跃,朗读颇有乐感。《渔父词》不仅传诵海内,长盛不衰,且远播异域,被编入日本汉学的《国经集》。
由此得知,湖北东部长江的鳜鱼当时已是美餐了。
(2024.元24)

《妄侃唐诗》之六十
风雪夜归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如同一幅浓墨淡彩的图画。寥寥二十个字,展现了严冬寒夜的山村景象,露出一个冒雪归来者的身姿。尤其是“白屋贫”和“闻犬吠”,有色有声,衬托了日暮天寒,显示了老院旧屋。在苍茫的天地间,飘散出人间烟火气。
刘长(zhǎng)卿(709—790),字文房。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后迁居洛阳。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年轻时在嵩山念书,天宝年间进士。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先后被贬县尉、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工于五言,有“五言长城”之谓。他的诗多写幽寒孤寂之境,又善以描写荒村水乡。他的七言也佳:“孤舟相访自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欲扫柴门迎客远,青苔黄叶满贫家。”贫寒中显露情意。再如:“匹马翩翩春草绿,昭陵西去猎平原”,“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豪言壮语。
刘长卿年辈与杜甫相若,以诗名家则在肃宗、代宗以后。与钱起并称“钱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
1948年,吴祖光先生曾编写话剧《风雪雨归人》。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2024.元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