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倒地法》
文/山里布衣
笔者曾是首都警卫战士。
身为警卫战士,除熟练掌握各种手中武器外,还必须具备在不允许使用武器或不方便使用武器时,徒手制敌的本领。
要徒手制敌,难免有摔摔打打、磕磕碰碰、撞倒跃起、置地伤敌等动作。如果没有倒地基本功,“扑通”一声摔倒地上,轻则浑身剧痛,重则骨断筋折、牙碎皮伤,后果不堪设想。
要经得起摔打,抗得住折腾,练就金身铁臂,镇得住魔鬼,降得住妖孽,守得住一方平安,就得先从练习倒地法起始。
一般来说,倒地法有5种,前倒、后倒、侧倒、仆倒、栽倒(前倒是五种倒地法的“王牌”,难度系数最大)。这几种倒法,不论是哪一种,倒在地上都让人五脏六腑翻江倒海,眼冒金星脑仁阵痛,刹那间头脑一片空白,失声哑言分不清南北,是警卫战士最不情愿做的动作,但又是不得不做的动作,而且也是必须要做好的动作,不然,要说徒手制敌,那可是一句空话。
首先,要练好基本功。每天练腿冲拳3、2、1,即冲拳3000次,踢腿2000次,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各100次。经过三个月训练,腹部上8块肌肉硬如石磐,胳膊、腿上的肌肉成群连片,除舌头毛发还是软绵绵以外,身上全是硬梆梆的。浑身上下劲头用不完,力量(气功)强到拍打“山核桃”成碎片。肌肉强壮了,骨骼径络随之也挺硬坚韧了,能经得起“三砖两瓦”、“五锤四锉”的撞击了,为实际操作奠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是加棉垫演训。在地板上铺上棉褥子,按照“一、二、三、一”的要领进行训练。即“吸足一口气,用好两股劲(两小臂的撑劲儿,腹部的收劲儿),把好三个环节(两臂着地,两脚支地,胸腹离地),始终抬头”。为什么要吸足一口气呢?将腹部、胸部尽量吸附至后腔,减轻倒地的震荡,确保腑脏安然无恙。两臂与两脚尖儿着地支撑身体是防摔倒意外的有效手段,不然的话,五脏六腑一旦受伤,要么致残,要么致命。始终抬头,可避免下颚着地导致粉碎性骨折和牙齿脱落,也可以防止地面碎石和其他硬物伤及头颅。这方面有血的教训,有的同志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第三,实地施训。开始在泥土地上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在任何地段上展开,因为从实战出发,与敌格斗是不分场合的。
我们根据加速度原理做过粗略的测算,一个一米七零的战士由站立到向前摔倒,身体与地面角度越大,向下降落的速度越慢。当身体与地面呈60°左右时,身体下落速度是呈加速度状态的,且速度越快,接触地面时的压强就越大。一个65kg重的军人,按此计算,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200kg左右,也就是说,两小臂承受的力量各为100kg左右。生成的“压地风”,能将一只鸡蛋吹跑,能将一张纸吹离原地好几十公分。有过一段训练的人,一般都适应了这个重量,摔不出伤病。但如果不讲要领或不懂要领,且又是被撞击倒地,后果可想而知。
说实话,即使是一个“资深”参训者,也不愿意做或发怵这种动作,每摔一次的风险付出是很大的。特别是摔的发怵生厌,动作还属于“夹生饭”状态,还没有达到如火纯青,而练习者练兵热情下降,“抽薪拆灶”的情绪占了上风的情况下,我们就开展鼓舞士气的“挑应战”练兵活动。以前倒为例,一般押上30次上限,你方做完我接上,他刚停止我登场,看谁敢做敢当不却场。但当做到第10个的时候,已经是如坐针毡,平坦的地面也如芒刺在背,撕心裂肺的疼痛了,可是还要往下做若干个,实在是一种煎熬,但大家宁可皮肉受苦,精神也不服输,谁也不愿意甘拜下风。你能咬牙坚持,我也能切齿做下去。在挑应战双方身上,充斥着一股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倒的英雄气概!就这样你来我往,“嘿嘿哈哈”做过30个前倒之后,小臂内侧的皮被剥落了,露出鲜红的血肉,两只手也疼的没了感觉,全身麻木的好似“飘若欲仙”。更难以忍受的是休息一夜后,突然都变成了“瘸子”,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腰部感到像有座大山压着,可以说是坐卧不宁,站立不安,全身哪哪哪都疼得发抖,干什么都不自在。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是执勤训练两不误,公差勤务争先恐后。
但经过一段回复后,神奇地产生了“苦尽甘来”的效应,身体更有力量,动作更为标准,做哪种倒地的动作都如饿虎扑食、准稳凶猛,虎虎生风。且倒地后,面对假想敌企图“灭掉”自己,用各种手段进攻打击时,利用腿脚上的功夫,把假想敌的进攻手段破解粉碎。我不敢说警卫战士个个都能“南拳北腿”制服敌人,但起码都能面对敌手,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针锋相对,挫敌锐气,顽强战斗,制服对手。在后来执勤中遇到的各种形式的对敌斗争中,几种倒地法让强壮的身体得到了保护,机智勇敢的技能得以提升,给圆满完成警卫任务提供了坚实保证。
真乃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香”啊。
……。
如今,当年的警卫战士都是60开外的人了,有的走路突然摔倒,有时骑车遇到碰撞倒地,青年时期学的这些倒地法在关键时都派上了用场,基本是毫发未损。有的老警卫战士还时不时的,在自家地板上做各种倒地法,给战友们在群里展示老当益壮的雄风。
希望阅读到此文的您也能从中受益,但不要模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