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皇酒与焦坟墓之传奇
作者:李进长

当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当你打虎喝三碗,斟酒书百篇时;当你半盏忘忧愁,九斛放高歌时……你是否想到了河南泌阳郭集酒厂生产的“俸皇牌”系列酒?它为何历史悠久,清香醇厚,被誉为“天下第一宫廷御酒”?那就让我给你娓娓道来吧!

早在(450年-515年)南北朝时,《神灭论》的作者范缜原籍舞阴人(今羊册古城),其故里距郭集镇十公里,隶属南阳郡。他的从弟范云乃南梁尚书,曾用家乡百龙泉水酿造“百龙玉液”奉贡于梁武帝萧衍;公元前6年-57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也称“百龙泉水”乃天下酿酒名水。
随着岁月的沧桑变迁,郭集镇的原生浊酒根深蒂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波涛滚滚,生生不息。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434-1517年),泌阳人焦芳(又称焦阁老)居官翰林院,兼朝中文渊阁大学士,因明太祖之后不设丞相,大学士地位相当于丞相,所以焦芳以阁臣之首辅佐朝纲。

正德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在位,1508年天下大旱,瘟疫横行,余粮不足,民不聊生,由于当时朝中混乱,阉党们调侃焦芳,让其带河南蝎子、蜈蚣、篦、爬叉(蝉)给皇上献宝,方能减轻河南税赋,一是:蝎子、蜈蚣乃名贵药材,拿回朝中,他们可以霸占成果;二是:让其吓唬一下玩世不恭的小皇帝。焦芳心想,如果真吓坏了龙体,那可要开刀问斩的,但为了河南人的民生,还是冒险一次吧!
此时,皇太后凤体已染,经太医诊断气脉阻滞,脾胃受损,食补无效,药补无力,只能配制养生药酒加蝎子、蜈蚣方能好的快,酒必须是名泉水酿制,当阁一首的刘瑾听说此事后,当机立断,承诺要为太后寻找天下美酒,就把此事告诉了朝中华盖大学士焦芳,焦芳抓机从命,不敢懈怠,他知道泌阳老家郭集酒乃天下名酒,由百龙泉水酿制,历史悠久,晶莹剔透,芳香清爽,于是急带兵出京,一路狂欢,回到了久别的故土——河南泌阳。
次日,由于阁老急于寻酒,也没来得及告诉南阳府尹和泌阳县令,便布衣素帽,驱马上道,直奔郭集镇。行了一个时辰,来到了古城,只见路边酒楼都挂满了大小酒牌,上写“郭集窑酒”四个大字,甚是欢喜,他幼时虽知范云赠玉液给梁武帝之事,但从未见过郭集窑酒在当时是如此显赫,于是催马扬鞭,加快了速度,不久便来到了郭集镇中心,只见一家门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百龙琼汁惊武帝”,下联是:“郭集玉液震武宗”。知道此事已经是县令安排好的,便走了过去,可店主早已相迎,不敢怠慢,赶紧让大人进店,店主立马斟上百年的老酒头,并备盛宴招待。席间,店主讲述了范尚书以前亲自上蝎子山(官庄镇与贾楼分界处)找名泉酿制“百龙玉液”的故事:“由于当时郭集、古城一带地势低凹,属于南阳盆地东沿,天上大雨连绵,地下泥土浑浊,只能到官庄东蝎子山一带寻找清澈泉水,况且那里还有蝎子、爬叉(蝉)等药材。后来,经过环境改变,水质化验郭集、古城一带的水源与官庄蝎子山的水质是一样的”。两人经过一番畅谈之后,阁老喜出望外,捧腹大笑曰“皇上所求之物吾家皆有也”。
次日,阁老挑选五十坛郭集老窑辞别郭集酒坊,带上人马来到了官庄蝎子山,阁老站在山顶,脱下素衣,穿上官服,鞠躬向东笑曰:“此地乃风水宝地,晚年安身之处,非地莫属也”。临走时,让侍官们又带了些蝎子、蜈蚣、篦、爬叉(蝉)等特产。
时隔五日,焦芳回到了京城,武宗龙颜大悦,品尝美酒一杯,只觉得浑身轻松,心旷神怡,拿起笔墨在酒坛上写下“阁老俸”三个大字。

自此,阁老俸酒被誉为“天下宫廷御酒”。后来,阁老觉得这名字不雅致,将此酒改为“俸皇酒”。随后,用阁老俸酒又治好了太后的玉体。因此事皇上又对河南免税赋五年,岁有余粮。
正德五年(1510年),焦芳年迈多病,随儿子焦黄中辞官归乡(城南草店)。
是年八月,焦芳在蝎子山东坡1公里处(焦坟村)开始修建陵墓,占地16.5万平方米,正门由三间宫门组成,并有东西门,中轴线上有享堂,东西偏殿,享堂后是焦氏墓地,正门向南,是1千多米的导引神道,两边是仪仗石雕,由南阳汉白玉所制,仪仗石雕间距40米,雕像间距10米,有文臣、武将、石马、石羊、石虎、石象等。神道向南是南大门,专程(程庄)通向泌阳县衙大道。门前的小河成人字形流入杨家集与梁河交叉(河叉庄),注入泌阳。陵园外面有菜园、集市、寺庙、耕地、砍柴、放牛之地,有养鸟之处等。整个修建长达5年之久,劳动5个郡。所以,现在有了焦坟、坟西、坟后、菜园、寺东、寺后、程庄、小牛岗、山湾、宋楼(送楼)、凤凰台等村名。
正德七年(1512年),大盗赵燧起兵反焦,焦芳父子有幸逃脱,赵燧杀人未遂,贼寇被焦人杀尽,并把赵燧头颅示众。
正德十二年(1517年),阁老葬于焦府,享年83岁,平安地度过了他辉煌的一生。
文革时期,焦氏陵园被破坏,留下的是残垣断壁和散落的文明。
时至今日,焦坟已名声大噪,钟灵毓秀,焦氏遍及全国各地,焦氏烟火代代相传,望焦氏修缮旧址,打造泌阳旅游名片。(说明:照片、文字元素根据泌阳县志记载改编,只做宣传泌阳文化,没有商业用途,有不足之处,望点评指出)

作者简介:
作者:李进长,号山里人(蝎子山),泌阳官庄镇梁河村委小牛岗村人。泌阳作家协会会员,诗词学会会员,铜山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翰林书画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