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马学忠
笔者多次聆听过每周五针对基层群众的约半小时演讲,虽然演讲者慷慨陈词,但个别演讲者的演讲结束后,好多听讲者只知其所讲关键词的模糊内涵,却难以准确把握其所讲内容。这样的演讲主题看似高大上,但缺乏可供操作的具体内容,所以,事倍功半,规范、指导、约束社会行为的作用微乎其微。
那么,有人会问:“你是不是在故意挑剔?”
绝不是,我的初衷是提醒演讲者纠正演讲中的某些不足,我如此抱怨正是基于我对每周五的演讲所抱的美好期望。
演讲不易,听讲更不易,要知道基层老百姓挤出时间、撂下手头正在干的活儿来听讲,他们下了多大的决心,牺牲了多少宝贵的时间啊!
下面,笔者就之前听过的一个演讲内容为例,对那次演讲中未涉及到的、群众没有听明白的内容,着重从阿拉伯语境下做如下浅显的补充,供以后的演讲者参考。
那次演讲的关键词:诚实。
什么是诚实?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
“诚实”在阿拉伯语中称为“随迪格(Sidq)”。与“随迪格(Sidq)”关系密切的单词有:
“萨迪格”是对诚实者的称号,而“笋迪格”是比较名词,即非常诚实的人,诚实多的人被冠以“笋迪格”。“笋迪格”这类词是张大名词的词型,其中有夸张的意味。最低等级的诚实是内心与表面一致。“萨迪格”(诚实者)是指言语诚实的人,而“笋迪格”是指所有的言语和行为都诚实的人。
艾布·阿里·丹嘎格说:“诚实是外表与内心一致,或者内心与外表一致。”
有人询问哈勒斯·穆哈西比“诚实”的特征,他说:“诚实者是这样的人:为改善自己的内心而不介意别人的评价,他不厌恶别人探寻他的缺点,如果他讨厌别人探寻他的缺点,那证明他喜欢别人赞美他,而这不是至诚者的品德。”
那么,如何衡量某人诚实与否呢?
祝奈德说:“真正的诚实是:当只有说谎才能保全生命时保持诚实。”
有人说:“诚实是面临生命危险时直言真理。”
有人说:“诚实是保护言语的秘密。”
有人说:“诚实能阻止由信口开河而产生的非法。”
赛海利·本·阿布顿拉说:“谄媚的人,体味不到自己的诚实,也体会不到他人的诚实。”
有人说:“所有的事情都有益处,只有与说谎者为友没有益处。”
有人说:“诚实者不会因他的秘密被揭示而害羞。”这是因为表里如一的人,内心甚至比表面好,所以他不介意自己的秘密被人知道,而表里不一的人,羞于让人知道他的秘密。
内心诚实的,会在表面诚实地对待他人。
做人要诚实,或许你担心它对你不利,而实际上它是有利于你的;放弃说谎,或许你认为它有利于你,而实际上它是有害于你的。
为此,有人说:“诚实的商人不会贫穷。”
一个人诚信经营,人们就会放心地与他交易。与他交易的人多了,他的利润就多了。所以。诚实的商人不会贫穷,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诚实是事情之根基,事情因诚实而完美,因诚实而显露规则。诚实是通往成功的必要条件。
那么,演讲者如何纠正这些问题呢?
首先,“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演讲人,时刻不忘初心,切实肩负起群众赋予的使命,履行好职责。
其次,精心备课。常言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力求讲透、讲活,既要“常以惭愧泪,洗涤懈怠心。”又要下大力气备课,切勿匆忙上场,无的放矢。
第三,给基层群众的演讲,摈弃只讲大纲,不做展开,只讲要义,不讲特征、表现、具体事例的做法。
2024年2月24日星期六夜

作者简介:马学忠,网名,西海天马,青海省海东市人,法律研究生。曾任教师,情钟于史学,文学,哲学,国学,现为自由作家,善长诗歌,散文创作。
编辑:刘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