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云遮月 地上雪打灯
林占东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流传于北方地区的一句农谚。意思是说每当中秋节这天云幕遮蔽夜空、阴天或下雨,来年正月十五这天将会出现阴天或下雪天气。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天气预报经验,反映出了节日、天气之间的相应关系。
我忘记了去年的八月十五是否“云遮月”了,但今年的正月十五是“雪打灯”了。早晨伴随着烟花爆竹的烟雾和纸屑,天空就漫阴起来;下午三点多钟,竟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片儿,但时下时停,边下边化;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雪花仍在空中飞舞,它们与升起的烟火、炸响的鞭炮弥漫在一起飘落下来,掉在出行人们的脸上,钻入人们的脖颈,带着浓浓的火药味……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灯节。北国小镇的习俗是:
白天,人们踩高跷,扭秧歌,舞龙狮,划旱船……晚上,人们的主要活动是燃放烟花鞭炮,道路、河堤、湖畔撒灯……
在元宵节到来的前两天,人们就将精心制作的各式灯笼纷纷地挂起来:一般人家的阳台、大门口挂的是红红大大的灯笼;大街小巷两侧的花草树木上挂的是串灯、线灯;广场公园除了挂红红大大的灯笼外,还有宫廷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兽头灯……
元宵节那晚:夜空,火树银花;街道,张灯结彩;鞭炮,响彻云霄;锣鼓,声震街巷;大人们纷纷领着孩子到广场观看烟火,去湖滨河畔看撒灯,到商铺店前赏舞龙戏狮……
我因为腿脚行走不便,加之道路泞滑。所以晚上不曾到广场去观看烟花、欣赏花灯。但我站在窗前,看到街上点亮的路灯,楼前燃放的烟花,灯下飘舞的雪花,巷口走过的舞龙队……心中无限欢喜,不禁想起了毛主席的词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看来今年还是一个好年头儿!
我晚上虽然没有去市民广场观看烟花欣赏花灯,但我白天曾去那里感受过节日的气氛:南北两面的园门和东西两面的清风屏廊年前就挂起了一盏盏大红灯笼,中间甬道隔离树上也吊起了一串串小红灯笼,它们虽然早已发挥着美化节日的作用,但今天的意义作用更加凸显。
随着春天到来,阳气上升,广场里放风筝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伴随着气温骤降、小雪光临、冰层加固,冰面上滑冰的人再次出现。尽管此时天气寒冷,天色灰暗,但人们追逐春天的脚步从未停止,人们盼望春天的心情从未减弱。
我来到广场“道德格言”的铜匾前,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使我奋发努力;我来到《爱莲说》的铜匾前,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使我加强修养。公园里,张灯结彩,增加了节日的浓厚气氛;公园里,铸匾撰文,彰显了小镇的文化底蕴。
今年的元宵节,天上乌云遮月,但地上灯火辉煌。漫天飞舞的雪花,浸透着冬天的寒意,但更传递着春天的信息;五色斑斓的灯火,驱走了深夜的黑暗,但更寄寓着人们的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2019.02.20
作者简介:林占东,内蒙赤峰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对文学历史哲学及国学经典稍有偏爱,不时写一点文字,来抒发内心感受。先后在《文苑》《田园》《山河》等纸质报刊和《中国诗歌文学精品》《作家美文》《锡伯河文学》《凤凰城文学》《作家》《红豆原创文学》《世界文学传媒》等公众号平台以及深圳头条、广州头条、北京头条上发表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