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妹的桥头人家
汽车像一只大甲虫,钻进墨绿的林海,在油砂公路上爬行。崇山峻岭间,大大小小的瀑布,挂在悬崖边,飞珠溅玉;粉红色的桃花次第开放。云遮雾罩下隐隐约约显现出一栋4层结构的楼房,楼台屋檐披挂着白云,门前的一泓清亮的流水,门口小河边竖一块木牌,上书“桥头人家”四个艺术字。
我这是第二次来见坑五妹家,妻子兄弟姐妹5人,五妹最小。岳父病逝时,五妹6岁。为了减轻岳母的负担,她被家住见坑的大姑父领走了。五妹离开家时泪哭泣:你们不要我了……五妹18岁那年,招汤常文为上门女婿,之后,继父母先后去世,留给五妹的是几间杉皮老屋,几件被岁月磨得闪光发亮的家具。而今,五妹最小的儿子又上学了,山里没有学校,借住三哥家。三哥待她很好,但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常文渐渐老去,竹木砍不动了,生计日见其艰难。
五妹活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人,无所事事,打一元钱的小麻将消磨时日,怎奈囊中羞涩,输了便笑嘻嘻地拍屁股走人。久而久之,只要五妹上桌,牌友便一个个拍屁股走了,弄得五妹灰头土脸。我住县城,妻子为五妹的生存状况担忧。五妹体会到了被人瞧不起的滋味,于是广交朋友。丈夫制作的火焙鱼,她自己舍不得吃,送给娘家周围的邻居,广交朋友。邻居家做红白喜事,她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奉上红包去喝酒。五妹这么舍命交朋友,人们还是看不起她。一次,三哥家丢了5元钱,三嫂怀疑是五妹偷了,因为五妹与儿子寄居在他家,瓜田李下啊。后来,三哥的钱找到了,五妹母子还是坚决离开了三哥家。
党中央吹响了振兴乡村经济的号角,镇政府决定修一条大善往见坑的公路。金石村的第一书记小胡联系五妹,希望她利用区位优势,开一家餐馆,兼营住宿。五妹说道:“其实我也想……到银行贷款,需要抵押,我只有一栋老房子,银行看不上……”
常文有6位哥哥,五妹前往借贷,话还没有说完,一位哥哥便打断:“少打一点麻将,就有钱了!”
另一位哥哥说得委婉一点:“是好事,我哪有钱借给你呀?”
小胡书记是在五妹感到沮丧的时候上门的。
第一书记说:“……贷款的事,我帮你解决。”
五妹将旧房拆了,建一栋楼房,又仿照城里宾馆的模式添置家具。
公路修通后,来见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游客需要休息,吃喝,五妹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暑假,见坑来了一批大学生,他们纵情山水,流连忘返。夏季酷暑,见坑气温低,晚上不用空调,这儿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有些游客,早早地订下了房间。
五妹积极主动,与请来的师傅商量,不断琢磨菜品的烹调、制作。现在有些饭庄,用柴火饭吸引顾客,哪敌得过名副其实的过桥头人家?桥头人家的饭菜,原汁原味,赢得了游客的口碑。许多人夸桥头人家的豆腐鲜嫩爽口,这也得益于见坑的山泉水啊。山茶油炸出来的太极图,香、酥、脆,吃的时候,满嘴留香。五妹练就了一招看绝活:6分钟杀一只鸡,褪毛、开膛,全搞定。
五妹养了5头土猪,白天把猪栏门打开,猪崽走出去,在山上吃鲜嫩的猪草,傍晚一声吆喝:“呵嗬嗬——”猪崽走进猪栏。她与县城的妻子视频,几头土猪躺着哼哼,五妹一脸开心的微笑。红辣椒炒土猪肉,是她的招牌菜。游客来到桥头人家,就点这个菜。
五妹自己只上了5年小学,她不希望儿女走自己的老路,饭店宁愿花钱雇工。而今,五妹的两个女儿均已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她们各自驾驶一辆漂亮的轿车,出入见坑。五妹看在眼里,她比谁都开心。
凌晨,常文驾驶一台小货车前往大善集镇买菜。一双摸惯了砍刀的手握着方向盘。悦耳的鸣号,飘向莽莽林海……五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有时,她还会亮起五音不全的嗓子唱歌:“一样的天,一样的地……”
我和妻子在县城遥祝五妹,你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作者(湖南省浏阳市北正北路正宜园 刘运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