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2月24日是甲辰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日元宵夜,上海恰逢寒雨夹雪。然发达的现代传媒体,依然为笔者提供了居家屏游华夏,分享祖国各地甲辰元宵佳节的暖暖春意。
甲辰正月十五元宵家宴会,打开手机央视网,满屏的“万户千家今夜好,张灯结彩闹元宵”。2024年2月24日是甲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也被称为“元宵节”。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人们用各种方式欢度元宵佳节,寄托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
笔者随着央视网,来到内蒙古:多彩民俗庆佳节 “转九曲”闹元宵。这两天,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有着历史悠久的非遗“九曲黄河阵”正式点亮。“九曲黄河阵”呈方阵形,是由365盏灯组成的迷宫,游客和市民在“转九曲”时,需按照正确的路线行进,否则就会迷路。“转九曲”寓意迎春纳福、祈求平安,是当地元宵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特色民俗活动。
在山东:花灯璀璨夜空 多彩活动闹元宵。但见山东济宁金乡县,一场璀璨的灯光盛宴正在上演,以龙腾新春、瑞龙送福等龙元素为主题的花灯成为了众多市民游客争相拍照打卡的焦点。在山东聊城,舞龙舞狮队伴着欢快的鼓点尽情起舞,社区居民欢聚一堂,猜灯谜、煮汤圆,感受元宵节的喜庆氛围。
转屏四川遂宁:赏非遗 品民俗 热闹过元宵。在四川遂宁的旅游景区内,非遗表演和民俗体验贯穿全天。神秘的川剧变脸一开始,立刻吸引了数百名游客上前观看。在省级非遗遂宁竹编的展台前,不少游客跟着传承人学习用竹条编灯笼竹船。 调频到浙江柯桥:水乡游龙灯 欢喜闹元宵。在浙江绍兴市柯桥区鉴湖景区,人们用一条条板凳拼接成长达百米的“板凳龙”。龙头龙尾骨架以竹篾扎成,绵纸糊制,彩绘龙纹。龙头探路、龙尾挥舞,人们以舞“板凳龙”的方式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再看福建仙游:上元笙歌灯如海 千年非遗庆元宵。在福建莆田市枫亭镇,每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七都要开展庆元宵游灯踩街活动。一座座花灯、彩车在锣鼓声中,缓缓穿越当地主街的广场。其中,有寓意年年有余的灯牌方队,也有使用萝卜雕刻成的花盆菜头灯,还有集花灯和莆仙戏表演等为一体的百戏妆阁灯,种类丰富,令人目不暇接。
回屏到笔者所在的上海八百年历史的豫园。2024年上海豫园龙年民俗艺术灯会异常红火。随着央视网的镜头,上海豫园龙年灯会共包含四大门头,五大场景,打造深海与河图之象,呈现生肖龙与海洋动植物交织的奇境。镜头开门见福,龙游四海。镇守护卫豫园四大门头的神龙神将,将引领游人穿越海底,进入奇幻仙境,共享盛世嘉祥。
进入豫园中心广场依旧是生肖主场,神龙盘踞,霸气外露。一条巨型黄龙以“飞龙跃海”之姿,冲天而起,环抱一颗被海浪托起的蔚蓝之球,守护万物生长。浪花翻涌间,商、秦、唐、宋、元、明、清及三星堆文明中的历代华夏龙族飞跃共舞。步入豫园九曲区域,一个神奇瑰丽的水族世界向人们敞开:鱼群摇曳、水母浮游、珊瑚幽光、浪卷云舒,徜徉其间,宛若遨游在海错翩然、星汉灿烂的星辰大海。另外豫园古戏台上还有文化演绎不可错过,不定时轮番上演,《舞春灯》中江南女子婀娜婉约,与手中花灯交相呼应;《龙云赋》融合了中国舞的慷慨与灵动;《滚灯舞》展现非遗技艺和文化传承;《双龙汇》结合舞蹈和武术的力量,刚柔并济。
……此时,上海外滩海关时钟巳敲响了12响,巳是甲辰龙年元宵24时,无论是浦江两岸万国建筑群与对岸陆家嘴金融区,抑或中山路外滩、南京路步行商街,依旧灯火璀璨、游人如织、一如火树银火不夜天!值此,笔者诗兴突起,一阙《浣溪沙》在笔者腹中油然成稿“随央视屏游华夏甲辰元宵夜”,一气呵成时事诗评。
璀璨灯光妆阁轩。
香浓红火市场喧。
甲辰圆月九州鸾。
山舞银蛇天地雪,
海游青蜴啸云蟠。
元宵盛世喜新年。
一一2024年2月25日(甲辰正月十六)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市诗词协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