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闹元宵
文/秋之韵
元宵节循着春天的脚步高调走来,张灯结彩,颜值爆棚。各种风味的元宵闪亮登场,吃元宵是节日的主题。
记忆里的元宵节很隆重,格局很大,胜过除夕。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家乡的习俗,赏花灯,扭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一个闹字道尽元宵佳节的红火热闹。
元宵节的高潮是在晚上。吃完元宵,小院里的灯都亮了,五彩缤纷亮得耀眼。兔子灯,荷花灯,走马灯挂在门楣,映得春联红彤彤的,老少欢颜。
二哥心灵手巧,干活细致。院里的花灯都是他的杰作。
走马灯做得最好看。那灯真奇妙啊,车,马,人不停地转动,点上蜡烛,唐僧,猪八戒,孫大圣,沙和尚像皮影戏似地表演《西游记》的桥段,开心极了。
外面热闹非凡,锣鼓喧天。兄妹四人提着灯笼去逛庙会。我提着一盏兔子灯,长长的耳朵,弯弯的眉毛,兔爷裂着嘴笑,憨态可掬,气定神闲。
庙会就在古楼大街。大街两边几百盏彩灯高悬,各种灯笼看得眼花缭乱。鞭炮声,锣鼓声不绝于耳,整条街就像办喜事那般热闹。
扭秧歌的一拨接着一拨,推旱船的老汉滿脑门的热汗弄花了脸,卖力地扭动着身子,又滑稽又好笑。
上帝庙的灯会更搏人眼球,庙堂上的判官瞪着眼,斗大的嘴不停喷着火星子,这灯的造型怪渗人的,我紧张地拽着二哥的衣襟。
庙门口有两个吹糖人,揑面人的艺人,简直看呆了,关公战秦琼,孫悟空大闹天官,武松打虎捏得栩栩如生,摆满了一桌子。小摊前挤滿了围观的人,我花了五毛钱吹个大公鸡高高兴兴地拿回家。
吃完了元宵年已过完,钱包见了底,兜比脸还干净,俗话说年节好过,日子艰难,细细琢磨还挺有道理的。
中国人是喜欢过节的,过节是对生活的安慰和期待,尽管没有花灯,没有焰火。
盈盈明月挂在天上,亮堂堂的,賞月吧,那是一盏大大的灯笼,照亮我的心。
2024年2月元宵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