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把追求追成焦虑
文/张 勇
只要你留意,便会发现:
进电梯后,人们总是急着按按钮关门,虽然只要几秒钟时间,电梯门就会自动关上;红绿灯前,总有人“勇敢”地抢斑马线,不计后果地穿行在车流中;打开电脑,总有人嫌网速慢,于是狠命地击打鼠标键盘;大街行人道上,人们总是拿着手机边走边看,行色匆匆……
有人说,今天的社会,人们都在积极向上、争分夺秒呢!但我乍看,总感觉好像处处是在弥漫着一种浓浓的焦虑。
普通人焦虑,是为求学焦虑,为就业焦虑,为人际关系焦虑,为房子、为车子、为爱情婚姻、为孩子的“起跑线”……哪样不令人焦虑?因为焦虑,就有了“房奴”、“车奴”、“孩奴”等名词,不断地丰富着现代汉语。

有钱人也同样焦虑,钱少时为差钱、为蜗居焦虑;有房了,为别墅焦虑;有车了,为豪车焦虑;百万身价了,为千万焦虑;坐拥千万了,可看看别人身家已是数亿、数十亿、数百亿了,焦虑不焦虑?
官场仕途也风光吧?可看着一起混的升迁了,能不焦虑?对手提拔了,能不焦虑?
按说,焦虑不过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情绪,因为谁都有焦虑的时候。适度的焦虑,可以给人一种压力惑、紧迫感,能催人奋进,让人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使不焦虑感的人生更精彩。只是,当焦虑变成了“焦虑症”,甚至是强迫症时,好端端的情绪便成了病态情绪。因为焦虑,多少人在透支生命。有一种说法颇为流行:“前半生用健康换金钱,后半生用金钱换健康。”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习、工作、生活压力大,更何况国人都很在意攀比、在意地位、在意财富、在意面子、在意成功。不少人认为,赚到钱才能“赚”到幸福。当人们都在追求同样的价值,人生价值相当普遍地存在一元化、同质化时,我们能不焦虑吗?
还须说的是,现实中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浮躁风气已强烈裹挟着我们的心灵,追求财富、追求“成功”变得那么迫不及待,那么狭隘偏执。“成功”的枷锁套着人们的脖子,诱惑着,享受着,又失落着,焦虑着。
人人都追求幸福,追求成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人生奋进的原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若果把追求追成了焦虑,是不是与目标背道而驰了?
一个人的幸福就是大富,成功就是大贵,尊严就是出人头地——人在这种社会判断价值中挣脱不开,必定会焦虑不堪。
【作者简介】张勇,笔名訥言,1964年生人,热爱生活,喜欢悦读写作,陕西商州人,大学文化,政工师、经济师。文化自媒体学人,《灞柳文苑》总顾问,《世界文学》签约作家。已有数百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体裁文章在《陕西日报》《当代陕西》等数十家报刊平台发表。有2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及获奖作品入选《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三卷)》《商洛文学·获奖卷(1978~2022)》等版本。出版有文集《案牍笔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