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妄侃唐诗》之五十八
至亲至疏夫妻
唐代下层女子中也很有才华出众者,女冠李冶为“女中诗豪”,有“落落名士之内”,被誉为“孟浩然莫能过”。
德宗建中四年(783),叛军攻陷长安,拥立朱泚为帝。次年七月,唐军战胜叛军,德宗回到长安,开始清算政敌。当时长安城里最著名的女诗人李冶,受到了追究。
兵变发生时,李冶身陷长安,没能随从唐德宗逃离。原因是她已年老色衰,不受皇帝的宠重,仓皇逃命之际,皇帝不会想到要带着她一起跑。唐德宗还都之后,想起她来了。
叛军首领朱泚称帝期间,命令才女李冶写诗歌颂新朝。李冶无奈,只能写了些“天下归心,祥瑞频现”等诗句。
唐德宗召唤李冶,听了李冶的自辩,仍然觉得不可原谅,直接下令将她处死。柔弱的女诗人,成了帝王无能的牺牲品。
李冶,字季兰,常年生活在吴兴(今浙江湖州)。吴兴古时候叫乌程,她因此被称为“乌程女道士”。
她大约生于725至740年之间,死时可能50岁左右。
她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诗才,但年轻时就遁入道门。有人认为她有过“失行”之事,不得已而入道。
道教在唐代算是“国教”,道观林立,出现了许多女道士观。公主、宫人入道成为风气,许多女性入道,并非出于信仰。
《唐才子传》说,李冶“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女道士,身边很快聚集了一帮文人名士。
李冶很享受这种出世又入世的游宴生活,她一度与名士陆羽、崔涣、刘长卿,以及诗僧皎然等人过从甚密。有人通过他们之间的酬唱诗作,猜测李冶与他们中不止一人有超越朋友的关系。她与“茶圣”陆羽关系很好,有一首诗写陆羽来探望她,她欣喜不已,顾不得自己虚弱的病体,支撑起来与友人饮酒诵诗:《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修道的女子热衷于热闹的场合,必被贴上“不贞”的标签。所以时人评价李冶,说她“形气既雄,诗意亦荡”。
事实上,她和名士们聚会玩乐时,确实很放得开,据说互相之间竟还能讲荤段子。李冶诗风并不淫荡,她写过一首简单而又深刻的诗,在当时流传很广,《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这“至亲至疏”把结发夫妻的感情及变化,都说尽了。
清代诗评家说她“落落名士之风,不似出女人手”。
她在年近半百之时,应召入宫,写了《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诗,诗中说自己已经“龙钟”老态,满面“衰容”,满头“华发”。此一去,命该绝,再无回。
(2024.元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