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同堂:百岁老人胡素珍的幸福生活
中国乡村作家:胡绍阳
仪陇县土门镇五星村2组(原土门镇陡嘴子村6组)居住着一位性格开朗,受人尊敬的百岁老人------胡素珍,她今年虽已年满102岁了,但老人头不晕,眼不花,精神矍铄,说话走路铿锵有力,并时常义务为村民们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很是受当地干部群众高度赞扬。

图为:改革开放的惠民政策,让胡素珍的儿孙们都走上了发家致富路,儿女们为感党恩,均在家中都修建了小洋楼。图为:三儿子罗俊明家修建的小洋楼。

图为:百岁老寿星胡素珍真实身份证记载。
苦尽甜来 喜唱山歌
1922年11月8日,胡素珍出生在仪陇县回春镇胡家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代因家境贫寒,无钱上学。胡素珍老人一生特别爱憎分明,她亲历了万恶旧社会的苦难。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红九军来仪陇闹革命,11岁的胡素珍看到了红九军女子独立营开赴到了回春镇,红军到来给人民群众打倒了土豪,分了田地、粮食。赤脚的她见到了和蔼可亲的红军战士,她听到了“当兵就要当红军、十八扇儿、帝国主义我们要推翻、送郎去参军......”红军歌谣。在苏维埃列宁夜科班,她知道了“朱德总司令四川仪陇人。”从那时候起深明大义的她心中萌发了“共产党才是人民的大救星”。1939年正月,胡素珍与土门镇陡嘴子村村民罗天文结为夫妻。1949年11月,仪陇县彻底解放。胡素珍的家庭分到了田地、耕牛、粮食、农具,家中日子过的安安稳稳。1950年7月,朝鲜战争爆发。胡素珍积极动员妇女同胞为部队赶做军鞋,并为群众演唱“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推翻。”在她的鼓励下,五星村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图为:远方来客,爱心人士胡小平给102岁胡素珍送的年猪肉。

图为:仪陇县赛金镇爱心人士胡小平,扮演103老哥和百岁老人胡素珍拍抖音。

图为:仪陇县土门镇五星村二组的百岁老人胡素珍自己种的蒜苗。

图为:村子里邻里乡亲都知道胡素珍的喜好,每逢宰年猪时节,晚辈都十分孝敬这个老寿星,纷纷给老人送去肥肉。

图为:今年春节,三儿媳妇陈桂珍及家人和老寿星胡素珍在家欢度春节。
身体安康 长寿秘诀
胡素珍老人一生特别勤俭、辛苦,她一生育有6子2女,没少操心。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国家刚起步,科技还十分落后,农业生产受极左思潮影响,又遇3年特大灾荒,农业社粮食减产。许多老百姓的家快开不下锅,胡素珍家日子也不好过,她家子女多,集体生产挣不了多少工分,按劳分配的原则,自然就分不到很多的粮食。为了养活子女,吃苦耐劳的胡素珍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她将苕尖腌制成咸菜,把粗粮改成细粮。在她的努力之下,8个子女都健健康康挺了过来。
胡素珍一生身体十分健康,居民健康体检时,她的血压、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全都正常。是什么原因让老人如此康健呢?原来胡老自己练就了一本健康经。胡素珍一生中在饮食方面从不挑食,但白酒、肥肉、甜食是她的命根子。她认为“白酒可以通筋活脉,改善脑血液循环。肥肉可以补充身体机能,增加人体热卡,吃甜食可以营养脾胃。据胡素珍儿媳陈桂珍介绍,胡老太年轻时一顿可以喝半斤白酒,吃两碗墩子肉。现在年龄大了,一顿还要喝1瓶啤酒,一碗墩子肉。胡素珍50几岁就满口牙齿落完了,白糖、冰糖、红糖就与她相依为命,糖食品就成为了她的日常生活用品。
胡素珍一生就喜所劳作,她总是自己种植蔬菜,她认为自己种菜,环保卫生。直到去年老人才觉得腿肚子有点发软,在儿孙们的劝阻下,胡老太婆才放弃了劳动生产。

图为:仪陇县赛金镇爱心人士胡小平慕名来到胡素珍三儿子罗俊明的家中找胡素珍拉家常、拍抖音。好客的罗俊明、陈桂珍夫妇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远方来客。
儿孙满堂 安度晚年
胡素珍老人一生十分通情达理,她特别懂得感恩。今年春节前夕,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冯鑫还代表县委政府专程慰问了她这个百岁老人,并为胡素珍发放了慰问品。目前,老人每月还可以享受到百岁老人慰问金,胡素珍总是乐滋滋地在村民们面前夸讲“活着比什么都好,咱们活着还可领到高龄补助,共产党真是人民群众的大恩人”。
胡素珍老人一生最大的优点,喜欢热闹。年轻时她特别喜图个热闹,哭嫁就是她的拿手戏。每逢有村里姑娘出嫁,她都要去参与对歌堂。现在胡素珍老人虽年高百岁,但老人头不晕,眼不花,记忆力特别惊人。满脑子的哭嫁歌张口就来,还经常和村里的小媳妇对歌堂。
胡素珍之所以深受当地干群敬重,这与她德高望重息息相关。胡素珍老人儿女养的多,1989年正月20日,她丈夫罗天文在就因病离世。一家的重担全落在她的肩上。虽说年轻时吃了不少苦头,但晚年生活幸福满满。而今她的大女儿罗德英已满81岁了,大儿子罗德术已近80岁高龄,最小的儿子汪天成也已58岁了(幼年抱养给本村汪姓家庭为子)。逢年过节,子孙后代都要为胡素珍老人敬孝点糖钱。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持续升温,在胡素珍老人的鼓励下,儿孙都学会了一技之长。儿字辈有的当起了缝纫师傅、有人从事建筑行业、还有人在新疆兵团安家。目前,她的孙字辈也十分了得,个个有办法,都能挣大钱,她有个孙子还在深圳市就开了两家装饰公司,解决了许多农民工的就业岗位。胡素珍老人一生特别喜做善事,只要村里面有公益事情,老人都要慷慨解囊,捐资捐钱。邻居一位老大爷不幸身患重症,急需用钱手术,胡素珍又无私地打开了私房钱,爱心奉献帮助其完成手术,在当地百姓都称赞她为救苦救难“活菩萨”。
如今,胡素珍老人享福不完,人丁兴旺,大家庭发展近100人,已经是六世同堂,晚辈们人杰地灵,都修建楼房。在广东、新疆、南充等城市买起了楼房,孙子孙女们都想接这位老寿星去大城市看看风光,可是老人硬是想不来清福。她总是以农村的空气新鲜为借口:说什么,在农村天天可以吃到自己种的葱子蒜苗,还说什么,在农村天天都可以乡亲们摆龙门阵。
笔者在告别这个幸福大家庭时,老人声音特别洪亮:“她高兴地说,党的政策那么好,她还可以活到1000岁”。
中国乡村作家:胡绍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