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藏头词)
文/冯志清(上海)
今天,2024年2月24日是甲辰龙年元宵佳节,乃中华百年盛世、国泰民安之时。也是吾98岁高寿、历时36年健康“无病无痛无就医”记录保持者慈母余云香居士圆寂后第二个元宵节。
回想甲辰新春佳节前,吾慈溪千年“大树堂冯”上海分支国荣/云香膝下子孙重孙30余人,齐聚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顺风大酒店夜宴,隆重纪念慈母余云香百年诞辰暨严父冯国荣105年诞辰,尤其是重孙们纷纷登台吟诗演讲、载歌载舞…向曾祖父母在天之灵汇报演出,为今日甲辰元宵佳节,“大树堂冯”祖孙三代“备思父母情”作了铺垫。
甲辰元宵佳节,翻开千年慈溪“大树堂冯”家史族谱:
1,出自姬姓:冯姓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在西周时期被封于冯城,其子孙以邑为氏,从而形成了冯姓。冯姓被认为是河南冯氏的正宗,史称冯氏正宗。
2,归姓:冯姓也出自归姓,为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冯简子之后。冯简子因封邑在冯地而得氏。后来,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其后代也以冯为姓。
3,大树堂冯宗族始祖,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冯异原为新朝颍川郡掾,后归顺刘秀,随之征战,大破赤眉、平定关中。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军中,谥曰节侯。
4,浙江慈溪“大树堂冯”,即为1954年前的“慈溪大树堂冯”氏,唐开元廿六年前的句章(宁波慈溪古称)冯氏,是浙东历史上家族年代最久、人口最兴旺、文化最丰富的巨族之一。自从东汉冯异之后壮蕙公(未迁江南之前),已开始分族设谱,到他的曾孙忠贞公始迁江南浙东句章(今慈城),绘图立谱。把北方与南方的家族血脉,环环相扣,连接不断。至清末民初慈城冯氏人才辈出,代有新谱问世,编有各种印本、抄本、宗谱、分谱、支谱、完本、简本数不胜数.目前存有国家、省市级档案馆的藏品不三十八种。
5,吾家清末高祖冯公小赢和曾祖冯公福基兄弟均系慈溪县著名乡坤。祖父冯公菊洲(1872~1930)亦出生浙江慈溪苏冯冯家村古宅,民国初年渡海抵达上海在南京东路和河南中路,民国时期著名的祥庆和银楼出任“阿大”(宁波话总经理)。
6,吾家父冯公国荣(1920~1984)出生于浙江慈溪苏冯冯家村明清古宅,并在冯家明清古宅与母亲余云香居士成婚。家父冯公国荣与家母民国未年离乡赴沪自主开创“千年慈溪大树堂冯上海分支”家业,并在上海,先后养育了我们清字辈五男二女、鸣字辈五男二女、轩字辈三男五女,满满四世同堂。
7,尤其是慈母云香居士早年就读私塾、知书达礼、甘于清贫、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享受了中华盛世、高寿安康、子孙满堂、吟诗颂经的幸福晚年。
8,志清吾系父母膝下第六子,有幸成为“大树堂冯”上海分支唯一从出生起,就随父母居家生活、学习、工作、成婚、育子弄孙、及至陪父母寿终的幸运儿。承蒙父母数十年精心启蒙、养育、教导、助家,得以学业、事业、家业圆满,并享受每周休息天居家携妻儿孙,陪伴高寿慈母公园散步游园、吟诗咏曲、友邻聊天;几乎每周陪高寿慈母居家便宴同胞兄姐弟乐享四世同堂之乐;及至居家与七兄姐弟全家三代人陪慈母居士98岁壬寅中秋节次日,安然寿终、驾鹤云游她生前念念心系的“西方极乐世界。为98岁慈母一生终于“功德圆满”而庆幸!
今天,值此一一2024年2月24日是甲辰龙年元宵佳节,乃中华百年盛世、国泰民安之时。也是吾98岁高寿、历时36年健康“无病无痛无就医”记录保持者慈母余云香居士圆寂后第二个元宵节之际,特赋《人月圆》(藏头“甲辰龙年元宵备思父母情
”)为评为纪。
【甲】华正月春来早,
【辰】晷四方依。
【龙】腾盛世,
【年】灯大树,
【元】景圆时。
【宵】餐乐鼓,
【备】花夜焰,
【思】念泉贻。
【父】严子孝,
【母】慈儿顺,
【情】满堂颐。
一一2024年2月24日(甲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市诗词协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