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第六卷 最后的胜利
韩济生
第27回 铁壁合围(六)
柴龙说:“我明白了,韩司令的意见是,该集中就集中,该分散就分散,最终目的,是掩护着民众和我们的后勤机关撤退到中心区。”
李善亭说:“这样好,坦克连也使上劲了,狠狠地打鬼子。民众借着这个空子,从旁边突围。”
坦克一连的吴小明接到了命令,立刻领着坦克一连向石家村冲去。李大中的突击排冲在了最前面,加大了油门,以每小时将近8公里的速度,一边冲击着,一边向着敌人阵地上的鬼子,用重机枪、轻机枪、突击步枪发射着密集的子弹。
鬼子的步兵不是死就是伤,余下的一看,6.5毫米的子弹对付这些土坦克根本就没有一点儿办法,只能向后面退去。就在此时,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向着坦克连的坦克,一颗一颗地发射着炮弹。
92式步兵炮是日军武器装备中一种非常优秀的武器,和冷兵器的口号相反,它提出了“一寸短,一寸险”的说法。为什么这样说,一是它的的架子非常小,善于隐蔽,加上防护盾,也就才高0.62米,特别适于隐藏,却能发射70毫米的高爆榴弹。
要是韩行的真坦克,对付这种炮弹,不怎么惧怕,厚厚的装甲足可以防御,可这些都是假坦克呀!假的就是假的,只有4毫米的防护装甲和木板,一颗榴弹在附近爆炸,弹片飞到了一辆战车上,一下子就击破了土坦克上厚厚的木板防护和薄薄的装甲,驾驶员牺牲了,还炸伤了两名战士,坦克车也趴窝了。很快的,另外两辆坦克中弹,也被打趴了。
而土坦克上没有火炮,没法对敌人的这种九二式步兵炮进行打击和压制。还有九二式炮兵炮非常善于隐藏,根本就很难发现它究竟藏在哪里。这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小鬼子似乎从炮兵打坦克上发现了战斗的转机,虽然火炮并不多,炸弹还是一颗接一颗地不断向坦克车上飞来。看到了这一幕,韩行的心情是非常地沉重,打击敌人的炮兵是关键,真要是叫敌人的炮兵占了先,我们的坦克完了,坦克一完,日军的步兵立刻就撑了洋劲,向着我们的步兵攻击,形势立刻翻了盘。
韩行叫旗语兵立刻命令吴小明,打击敌人的炮兵。吴小明现在只能指望着几门迫击炮了,他迅速叫迫击炮手下了战车,支起迫击炮,向着敌人的炮兵轰击。
亏着吴小明眼睛好,早就观察到敌人九二式步兵炮藏匿的地点,一顿炮弹飞去,炸哑巴了一架九二式步兵炮,而另一架步兵炮,却怎么也打不着了。时不时地,敌人的70毫米高爆榴弹,还是飞了过来,对我们的坦克车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的迫击炮一阵子炮弹飞过去,小鬼子鬼得狠,早就拉起九二式步兵炮跑了,然后到了另一个地方,又向着我们的坦克进行了炮击。
实际上这场战斗打成了平局,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遏制了坦克的进攻,而我们的迫击炮,又时不时地对敌人的步兵炮进行了打击。坦克连虽然在进攻中没有那么强势了,但还是对敌人的步兵显示了威慑力量。
小木横三的步兵,在后面看到机会来了,对着聊堂大队进行了攻击。亏着后面还有坦克二连,他们学着坦克一连的战术,最后面是五辆坦克,担任着掩护,而在最后面坦克的左右翼,各有五连坦克排成了一路纵队,在保护着中心圈里的民众和部队。
虽然阎学旺的连队武器不怎么样,轻机枪也就只有三挺,但是他们居高临下,轻机枪和步枪的威力都发挥出来了。鬼子的武器再好,射击术再精,但是对于坦克车也没有什么办法,6.5毫米的子弹打在厚厚的木板上面,也是穿不进去。
在前后的两个坦克连牵制住敌人大部队的同时,聊堂支队的三个步兵连,迅速带领着民众,钻进了交通沟,沿着沟底,向东边撤退。在撤退的时候,部队叫民众们不要说话,一律小跑,越快越好。
这个日军大本司令也不是吃素的,他怕八路军来声东击西这一套,所以派了一些小股部队,沿着突围大部队四处布防,防止突围的大部队从东西两个方向突围。
聊堂支队在前面担任突击的一个步兵连,突然遇到了小股鬼子的阻挡,双方兵戎相见,打成了一团。前面一打,后面的老百姓沉不住气了,一阵子慌乱,朝四面八方奔逃而去,场面一时有些失控。
尽管部队上的同志和地方上的干部坚决劝阻,叫大家不要乱跑,要跟随大部队行动。可这都是一些老百姓啊,你说什么,他们有的听,有的就是不听,再加上枪炮乱响,人心惶惶,崩溃的场面开始出现了……
这时一个侦察员来报告说,农业局的同志被冲散了,特别是粮站的雷清找不到了,失去了联系。
韩行听了,急得是大腿一拍,连呼“不好!不好!”韩行为什么着急呢?因为雷清的身上带着粮站的帐本子,还有整个粮站的藏粮图。要是这个东西落到了鬼子手里,那这场仗就不用打了,输定了。
韩行着急地对张大千说:“张书记,麻烦了,要是藏粮图被敌人拿到,我们就是突围出去,部队和民众吃什么?”
张大千也是非常地着急,问:“那又怎么办?”
韩行说:“突围是第二步的,找到雷清,保护好帐本和藏粮图是第一步的。目前只能这样了,组织几个便衣小分队,去寻找雷清。剩下的,继续领导着民众突围。”
“那好,就由我组织几个小分队,去寻找雷清,你组织着聊堂支队和民众突围吧?”
韩行摇了摇头说:“不行的!你是聊堂支队的支队长,而我只是一个局外人,聊堂支队还是你说了算。我去组织几个小分队,去寻找雷清。”
张大千反对说:“你离开了大部队,是非常危险的,还是由我去找雷清吧?”
韩行说:“现在哪里不危险,哪里都可能牺牲。还是各人站好各人的岗位吧!谁能在这场大扫荡中幸存下来,那就看各人的运气了。”
事到如今,张大千也只好这样,指挥大部队突围,同样是任重道远,险关重重,好在看着韩行指挥了一阵子,又有柴龙和李善亭的帮助,相信自己会成功的。
韩行急着用兵之时,手里却是无兵可用,最能打的吴小明连队,可是吴小明连队已上了坦克,成了整个突围部队的骨干,他们是抽调不了的。现在韩行手里唯一能用的,只能是五妹王秀峨了,还有张大千的警卫班,别看尽是些女的,可那都是女中豪杰,不是一般的人。
韩行立刻组织了三个小分队,韩行的手里有闺妹和翟麦子,本来需要王秀峨亲自领着一个小组,可王秀峨说什么也不干,非要和韩行在一起。她说:“张维翰司令一再交待,要我保护好你的安全,你在部队里好说,有大部队保护。一旦你失去了部队单独行动,我就要担当起这个责任来。”
韩行对她说:“找到雷清和藏粮图更重要。”
张大千可不认这个理:“有人才有一切,没有了你,南征军谁来指挥。还有工业局、农业局的发展,谁来掌舵?”
韩行没有办法了,想到这个王秀峨,能力确实比闺妹和翟麦子强了不少,也就只好答应。韩行把三个小分队分成了三个方向,一组向北,一组向东,而韩行的这一个小组,向着南边方向慢慢寻去。
当然,小分队全部换上了便装,拿着短武器,混在了老百姓堆里,和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
这些老百姓扶老携幼的,老的小的不少,年轻的却不多。那些年轻点的,不是参加了部队就是当上了民兵,都走了,最年轻的,都超过了五十岁。逃难的女人倒是不少,女人也没有什么好样,不是脸上抹了锅灰,就是头发乱蓬蓬的,故意弄得和个要饭的似的,以免引起敌人的注意。
一行四人,慢慢地向南寻去,王秀峨走在前头,眼睛机警地搜寻着,手放在腰里,那里有一支20响的驳壳枪。韩行紧紧地跟着,再往后边是闺妹和翟麦子,她俩是后卫,掩护着前面的两个人。
作者简介

韩济生,笔名:沃土、沃土456、 沃土789。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协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17K签约作家、奇迹作品签约作家、喜马拉雅人气作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