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贺岁宫灯
作者 覃衎明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终于迎来了最热闹喜庆的节日——春节。大街小巷都挂上了红灯笼,喜气洋洋。
每年春节我都会自己做灯笼:年年有余鱼灯,玉兔六角宫灯,手持花灯......这些灯流光溢彩,五彩斑斓,又或者玲珑可爱!我最喜欢的是今年春节制作的龙年贺岁宫灯: 一个26面体的生肖灯笼。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伴随着电视机里喜气洋洋的音乐声,我开始制作灯笼。
我用海绵刷蘸取丙烯颜料给花灯的原色木板“穿上”五彩斑斓的外衣,这样既保留了木板古朴的质感和韵味,看起来色彩更加丰富。
我开始制作灯面,灯面的材料是彩印半透明的油性纸,上面是12生肖图案,有腾云驾雾的飞龙,威风凛凛的老虎,活泼可爱的白兔,聪明伶俐的猴子……接着用彩色马克笔认认真真地上色,留下水墨晕染般的效果,我满意地笑了。
下一道工序是传统的描金工艺!我用金色颜料对灯面的生肖图案轮廓进行勾画加以提亮。我拿起最细的毛笔蘸取颜料,小心翼翼地点在图案上、图片边框、或者图案的阴影部位,十二生肖因此更加鲜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阳光跳进窗户,妈妈端来水果,我吃了几颗草莓,继续组装灯笼——将染色好的16个正方形木板和8个三角形木板通过104颗两脚钉固定拼搭。
这个环节需要更多耐心!要注意图片的正反面,尤其是104颗钉子……我的指甲虽然扣疼了,但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完成。
最后,我用珍珠珠链和暖黄色灯珠装饰宫灯。点亮灯,它看起来更加典雅华美,令人爱不释手!
大功告成!十二生肖图案在灯光下栩栩如生,镂空木板透过传统纹样产生的光影,我们好似看到了中国传统美术技艺的千年神韵,令人陶醉。
太阳公公下班了,爸爸准备了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晶莹剔透的肉糕、鲜嫩多汁的蒸鱼、色泽金黄的肉丸......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饭。我仿佛听见宫灯迫不及待的呼喊:“小主人!快带上我去广场转转吧!”
晚饭后,我提着这盏亲手制作的辰龙宫灯兴奋地跑出门,广场上穿着花花绿绿新衣服的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玩耍嬉戏,欢笑声,说话声,脚步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国泰民安,岁月静好,笑盈盈的人们欢欢喜喜迎接春天的到来……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我们全都是龙的传人……”悠扬婉传的歌声飘来,我好似看到了绵亘蜿蜒的万里长城;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走过雪山草地;看到了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高高悬挂的八盏大红宫灯,闪闪发亮,熠熠生辉!
一盏盏灯亮起来了!驱散黑暗和寒冷,带来光明与希望!照亮前方的道路……我们的日子也更加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小作者简介:
覃衎明,7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二年级学生。热爱运动,喜欢中国武术;爱劳动,是家里的小帮手;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喜欢历史类书籍,喜欢去博物馆看国宝。希望自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