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55期 总第616期


【艺术人生】
奇女子刘芳茹独闯北京
自创“茹体”惊艳书法界
作者 刘明祝
主播 一 萍
20年前,昆明女子刘芳茹辞去机械工程师职务专攻书法,其小楷在昆明书届小有名气之际,10年前,她毅然决然离昆,单枪匹马入京,说要去闯闯世界,书写天下,现如今,她已实至名归。
日前,当记者再次见到刘芳茹时发现,她人的模样没变,但是,书体却变了,与往常见到的小楷相比,字写得更加出奇的好,笔画象刀刻一般,真不敢想象她是如何用毛笔写出来的?仔细观赏每一幅作品中的笔画,既有唐楷坚毅、俊拔的书风,又有魏碑的雄强、酋劲,她将其精髓传承,又将其融为一体,是集魏碑和唐楷为一体的魏楷风范。她将称其为茹体,与其自身的名字有关,意为含辛茹苦地探索之体。

记者认识刘芳茹已有20多年了,她给人的感觉是,虽然爹妈给她造就了文弱凡女人身,却长成了果敢、坚毅的男人性格,凡做什么事都坚忍不拔,一条道走到底,正因为如此,才让她的书法造诣不同凡响,与普通人大相径庭,其书体也就与常人难比。

近日,拿她从前的作品与现在作品对照仔细端详时发现,现在的“茹体”笔画比从前的正楷小楷更加刚劲有力,增添了刀刻的笔画的效果,更具有了她独特的魅力和特征,这让一般人更难模仿和超越。
“笔有刀刻之风,人有磐石之气。”这是对她人品及书体极其生动和完美的刻画。
在谈起这段创作经历时,她显得十分谦逊,她说,因敬慕唐楷坚毅、俊拔的书风,就一直坚持不懈地研习唐楷。随即对欧、颜、柳名帖也全临习过,为了能写出气势磅礴的楷书又学习了魏碑,最终经过八年多的临摹学习,破译了魏碑的书写笔法并与唐楷的结体融合形成了自己的书风。

魏碑作为中国书法楷书之一体,上承晋楷、隶书,下啟唐楷。其多数笔法被唐楷继承,如重捺(大、天、走之底等字)长横方起笔由轻到重及由重到轻等,很多笔法也被唐楷抛弃如厚重的笔法、方收笔等,使唐楷显得更隽秀、挺拔。而魏碑的雄强、酋劲的书风却深深地刻在书坛上,是中国书法史上气逾霄汉之风范。但因其未留下墨迹仅见碑刻,至使后人坚信那仅是刀刻产生的效果。
经多年的研究、摸索破译其笔法,并能熟练运用到书写过程中,繁、简字都能很好地体现出笔如刀的石刻效果,如:《千字文》、《满江红》、《沁园春·雪》等作品。

刘芳茹认为,书品如人品,正气、品高的书品才能彰显中华民族高尚的人品。才能体现中华文化的高度。并提倡简体字书法,书随时代这是书法的属性之一。文字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及交流的主要工具一直在进行着简化、易交流、易认读的进程。否则也不会有由篆到隶、由繁到简体字的发展,而书法为何不发展?非用繁体字才能表现文字的书写美?所以在继承好前人书写法则的基础上写好简体字才是书法延续及发展的关键。

刘芳茹最后表示,这辈子愿致力于中国书法的发扬光大,抵制歪风邪气的书风。丑书如同世间垃圾,坚决抵制。树立分析善、恶、美、丑的审美观。努力写好简体字,字体及格式都需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书法继续努力探索。
~~~~~~~~~
编辑 曹立萍
作者 刘明祝

主播 一 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