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
作者:张万平
朗诵:崔 莉
北京城,纷纷扬扬的下了三天大雪,比杨白劳给喜儿扯红头绳那天还大,比林冲风雪山神庙杀陆谦上梁山那天还冷……
充电桩的电缆都冻支楞了,死活插不进充电口……听说连地铁都冻脆生了,咔嚓一声……
第一天,人们还欢天喜地喜迎初雪,下到第四天的时候,哆哆嗦嗦连棉猴都扛不住了……
喜欢雪的人,也开始骂骂咧咧了:这进门一头水,出门两脚泥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一批孩子出门疯狂玩雪,一批孩子在家发烧吃阿奇霉素,这就是人间真实。
神兽家长们顶风冒雪出门上班等着听老板PUA式的婉转措辞,老年人惦记着这么大冷天超市的鸡蛋该打折……
一到雪天,宫里就多了很多前朝的嫔妃、贵人、格格。外卖小哥们在日渐溜滑的马路上神出鬼没,突然就会从哪个路口闪现在面前,眉毛都白了,要是换个红帽子,就像极了圣诞老人。
天冷路滑,没在风雪里骑过电瓶车的人,不足以论人生:
冷冷的冰雪在脸上胡乱地拍,暖暖的鼻涕跟寒雪混成一块。
雪天外出,北风吹过来,胸口碎大石,那种酸爽滋味,一言难尽。恨不得帽子加热、手套加热、羽绒服加热、靴子加热、全身加热……总之,只要不是人体自发热,怎么发热都好。
一些飞机歇菜了,一些高铁也歇菜了。地铁都惨到两瓣了……坚韧不拔的网约车,还在二环三环大街小巷里坚守冬奥精神,重复着冰上运动……滴滴司机说,要不是为了口饭吃,谁愿意在这破天气出来……不容易,每个人都不容易。
风雪夜归人,各有各的皎洁,各有各的隐晦……天太冷,棉猴也快扛不住了。祝每个人在接下来的几天,出门都有棉猴相罩,别冻着。
要是俄罗斯和乌克兰能改成打雪仗,就好了。
写于2023、12、17
作者简介:张万平 70岁 退休医生。平时喜欢读读书,上上网,旅旅游,写写小故事。
朗诵者简介:崔莉 (网名猫姐姐) 退休医生。热爱朗诵,在声音中寻找美好和快乐。退休后师从执着探索演诵艺术的前行者,朗诵艺术家房惠庆老师,秉承“灵魂塑造声音,声音敲击灵魂”的朗诵理念,传递真、善、美,传颂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