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刘千生
今年元月2日,联系上姜细云,采访已近年关,他正在忙着布展,我们就直奔主题。正是农历小年的祭灶节,井陉的年味乡俗文化大集也就此拉开了帷幕。驰誉晋冀的农民书画家姜细云携一众弟子的书画作品联展,给刚落成投入使用的县图书馆大厅凭添了盈门的喜气。因为是师徒书画联展,吸引了刚放假的学生和社会各界不同年龄段的书画爱好者蜂拥争睹,赞誉绕梁。书画同源也同缘,两者的珠联璧合,才是艺术珍品的天仙配啊!这是年近古稀的农民书画家姜细云面对赏心悦目的观众,发自心底的慨叹。

姜细云半个多世纪的书画人生追艺之路,源源不绝的动力就来自愉悦大众。井陉这个太行山中的千年古县,进入腊月以后有一个婚嫁“抢乱岁”的乡俗,就是无论属相也无论年貌,因为要赶在过大年之前把喜事办完,屈指一算就都是好日期。
对于远近闻名的农民书画家姜细云来说,一进了腊月,就比三秋三夏还要忙活许多。姜细云的忙不仅是忙在写春联送喜联,但凡喜欢他画作的乡邻,他总是满足所盼,送上一幅喜上梅(眉)梢、连年有余和富贵吉祥什么的,把对主家的祝福融汇在诗情画意的笔墨飘香中。
许多事主家是会报以红包相送的,但姜细云总是含笑婉拒:“这个就见外了。权当是给喜家多了份贺礼,能给乡亲们带来赏心悦目,就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其实姜细云家境并非有多么富裕,现在他还侍弄着三分菜园自给自足。经营多年的三亩责任田已经流转出去建成了果园。妻子在上个龙年去世,一儿一女在外打工,都是工薪族。靠节俭成家立业,但是姜细云很知足,他在省市县已搞过多次画展,早已是省美协的老牌会员了。作为农民,他的画家梦已经圆满实现了。而且他还有一万多幅画的作品库存,还有来自山西、河北永年、石家庄周边平山、井陉等地的十多名从艺弟子,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后继有人。

姜细云身材高挑,虎背熊腰。记忆力奇强,眼赛精尺,手如掌秤,粗细活计麻溜快当,年轻时就是驰名山乡的能工巧匠。就书画艺术的天赋来说,在这曾经是穷乡僻壤的井陉山乡,姜细云可以说是百里挑一了。可是命运不但没有格外眷顾,反而在鱼跃龙门的当口给了致命一击。
1975年以文理兼优的成绩,姜细云在防口高中毕业。曾经在乡劳动两年,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还是满怀信心报名应考。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排队领准考证时,怎么也没有找到他的准考证。招生办答复说考试在即,补办已来不及了。愤怒之下,姜细云一跺脚说:“天无绝人之路,地有扶正之气。就不相信当农民就干不出个名堂!”

好在他的书法美术功底都很好,而且爱好文学,博览群书,这些也都是他的底气所在。既然上大学的门被关上了,他就决心成为农民艺术家,以耕读传家,安身立命。
然则,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井陉山乡,农民艺术家是一条极尽艰难之路,而况姜细云还肩负着种田养老育小的三重压。让他这个魁梧的壮汉正如同泰山挑夫,日日负重攀登,精打细算度日。
生计之路艰难和从艺之路上的坎坷,都未能磨灭姜细云的进取之心,他到县文化馆帮忙做画工刻蜡板,到苍岩山文管所,山西娘子关寿阳,河北邯郸黄粱梦,邢台奶奶顶等风景名胜区的庙宇修建搞雕塑、壁画彩绘包工。十几年的奔波功夫不负有心人。姜细云不仅画艺精进,还结识了一大批书画艺术界的名家。从艺之路上,姜细云最感恩的是齐白石大师的学生井陉画家何景武先生,而他则应算是齐派国画艺术在井陉的第三代传人。书法艺术姜细云自幼临帖柳公权,后又得到山西寿阳帝师祁㝦藻嫡传弟子李秀春先生指点,也有了突破性的提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天下师,不仅让姜细云开阔了眼界,心血和汗水的付出也收获了高薪丰酬和艺界声望,因此井陉挂云山的旅游开发,他被特聘为工艺总监和美术顾问,成为陉山开发的重量级人物。
我有许多画家朋友,本人也是爱好山水旅游逛画廊的云游僧。姜细云的画作广受大众喜爱,与他笔墨深得齐派国画艺术风骨,又融入了现代审美气息的奥妙,画面构图布局合理,笔墨用度精致,诗情画意尽出,再加上他的行草艺术题款灵动自然,飘逸洒脱,真如美女的金银首饰装扮,恰到妙处。

农民书画家姜细云名声鹊起创作丰收,受益于向古人学习而又师古不泥。他能将古人的书画艺术技巧和现代审美观念融为一体,不仅继承发扬了深厚的传统底蕴,也不乏创新精神。他的创新并非刻意求新,而是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自然的展现出个人风格,在诗情画意中传递着中国气派的美学观念和思想意蕴,展现出了农民书画家的独特气势。龙年对姜细云来说刻骨铭心。随着龙年到来,他又重绘长卷龙梅巨作,重新修订了记述画梅甘苦的专著择机出版。

采访姜细云可以说是我们朋友交心聊天的过程。因为他熟悉的省市县文化艺术界名家,我也都熟悉,业界间的人际关系,作品层次,一点即通。我们同属50后,都是时代艰辛的经历者,也都是文化苦旅上的跋涉者。唯一不同的是,我赶上了人生旅途上大学的末班车,他却被拒之了门外。我深为他的不公平遭遇而惋惜,他却淡定畅达:“命运是我们自己无法改变的,但是我努力了,还是要坚持不懈奋斗下去,无愧人生,报效桑梓!”
固执倔强的性格错失了一些机遇,但是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成就了他农民书画家的艺术人生。姜细云言行如一,并行不悖,武汉疫情,石家庄战疫,助学敬老但凡公益他都义捐。采访结束时,他还顺口吟出一首诗来:
泼墨丹青吾悦众,吟诗书画尽陶心。
星移斗转华年度,欲写梅花学古今。
好诗!我们相约以梅为楷,清香人间,艺悦大众,坚守初心。
2024年春节
作者:刘千生

刘千生,属于50后那一代备尝艰辛的苦行僧,中外多有游历,拣了个上大学机会,毕业于北方名校。弄笔五十载余,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评论小说人物传记非虚构等游走于各种文体之间,均有集成。长篇小说以《亿万富姐》《外逃贪官》《双规奇局》《舌头上的战争》等享誉受众群体;诗歌以《柏坡岭上红牡丹》,战役长诗力作《中国精神》《百年正风华》等在《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权威媒体面世广为传诵。中国作协会员,华人作协理事,曾任河北省石家庄市作协副主席,现任井陉矿区作协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