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 的 愿 景
作者:季志林
甲辰龙年正月十二,一大早,纷纷扬扬的大雪已将关中平原搅得周天弥漫。放眼望去,山川,河流,田野,村镇银装素裹,白皑皑的积雪掩去了春节带来的喧嚣,整个世界突然多了几分宁静,也增添了些许吉祥。
瑞雪兆丰年,这场没有预约的春雪也许是成就龙年的好兆头。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雨雪天气,人们祈祷龙年风调雨顺山河无恙,看来年还没有过完就有所兑现了,因此,人们更盼望整个龙年时来运转人寿年丰。
自打新冠疫情蔓延之后,人们就没有顺心过,城市的小区封闭了,农村的道路阻断了,每天还得让“大白”们手持棉签在嗓子里捅那么几下,心烦意乱的人们焦急的等待着瘟神的离去。疫情残酷的影响了经济发展,干扰了民众生活,多少企业倒闭了?多少商家关门了?这一切的恢复更是困难重重,然而正当全国人民重整旗鼓追赶超越之际,京津冀遭遇严重洪灾,甘肃突发强烈地震,共和国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坎坷。多亏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才克服困难走到今天。回想起来,这几年实在太难了,谁都不容易,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兔年的离去,中华民族必定对龙年寄予着无限希望!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前我自然要回家乡看一看,其间免不了和同学朋友以及乡亲们相聚,闲谈中感到乡亲们因疫情造成的压抑情绪仍然无法抹去,农村的生活虽然越来越好了,但是乡亲们的烦心事依旧不少。广大农民期盼着龙年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盼收入增。这几年,关中地区还算得上风调雨顺,去年夏秋两季说低点起码是平丰年景,然而农产品的销售却不尽人意,粮价总是在每斤一块二、三元上下徘徊,种粮农民辛辛苦苦一年,面对丰收成果却高兴不起来。而果畜菜生产同样令农民愁眉不展,刚进入夏季时,西瓜价格还算可以,然而没过几天就直往下掉,有的农民拉一车西瓜进城索性按个卖。一边卖一边叹息:这地实在没法种了!到了秋季,萝卜、白菜、包菜、大葱等更是价格低迷销售困难效益下滑,而生猪收购价格则长年处于盈亏线以下。
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们不知道到底该种什么好了,他们实在想不通,商家收购小麦时,价格压了又压,最终每斤只给一块二毛多,就这还要验级除杂。而城里的油泼面荞面饸饹凭什么一碗能卖十几元?他们更想不明白为啥油价水价肥料价能不停的涨而粮价就不能涨?
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民当然不知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己总是处于弱势地位,也不知道所谓市场信息不对称到底是怎么回事,农民只是企盼着这一切在龙年能得到好转,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实际,就是丰收年景五谷丰登,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增产增收才是硬道理。当然,有好收成自然更希望卖个好价钱,说到底,“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让农民的腰包能鼓起来,虛头巴脑的东西说再多也没用,真金白银拿到手才叫实惠。
二盼没疫情。连续三年的新冠疫情给农村人带来的心理恐慌是难以估量的,首先是动不动就封村断路,村里的大喇叭反复提醒任何人不得出入村庄,想回家乡同亲人团聚的人进不来,想外出打工的人出不去,造成了生活的极大不便。其次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亟待加强。这些年,国家出台政策实行合作医疗,农民住院的大部分费用都能报销,再也不为没钱看病发愁了,但是,农村的医疗条件毕竟有限,有本事能治病的医生全往城里跑,农民看病依然很难,遇到疫情更不知道怎样应对,一旦被感染便听天由命毫无办法。冬季是老年人最难熬的日子,呼吸道疾病明显上升,体弱多病兔疫力差一点的就可能扛不过去,人们期盼着龙年能给他们带来健康和安宁,也期盼着农村医疗事业能有新的发展,更多的医务人员愿意到乡镇医院工作,农民真的需要他们。
三盼少折腾。现在有点文化的农民几乎都有手机,有什么新闻,媒体上经常炒作什么一看便知,过去人常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其实那是在恭维秀才,而今“一部手机在,便知天下事”才是真的。但是头条抖音快手等等看的多了,无形中闹心事也多了。农民从手机中看到有些专家讲现在中国人家家户户存款都在50万元以上,农民就纳闷了:我们家什么时候能有这么多存款?有个别专家提出禁止农民烧柴火做饭,有专家建议恢复征收农业税,还有专家竟然说今后就不要农民了。农民们心想:你们这些专家到底怎么了,为啥满嘴跑火车总是和俺们农民过不去?党中央不是号召振兴农村么?而且每年都发出1号文件支持农村发展,为农村修路整地搞水利,扶贫帮困兴产业,你们为啥不能和中央保持一致呢?为啥我们的日子稍微好一点你们就说三道四的乱出妖蛾子?你们都是有身份的专家,但是你们在农村住过吗?你们知道农民的难处吗?你们不知道农村的真实情况,不知道农民早出晚归多么辛苦,更不知道现在的农业多么难搞。假如没有农民,天晓得你们这些专家今后吃什么?
和少数专家们不着边际的言论相比,农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闹心事更是令人头疼。孩子大了,村里没有学校,人家都说城里学校教育质量高,所以不少人把子女送到城里读书,如此一来。须在城里购房或者租房,大人还得陪着接送孩子,生活成本陡然升高,这笔花销从何而来?转眼又想,若不花这笔钱,岂不误了孩子的前程?现在不是讲“再苦不能苦孩子”吗?让孩子上学要紧,咬咬牙也得挺过去。听说泾河岸边有一户农民,两口子养了17只关中奶山羊,羊是高产品种,人又勤快细心,靠卖羊奶居然供养了两个大学生。问题是其他人都能做到吗?
不说了,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常言道:“春雨贵如油”,今天遇到新春第一场好雪,勤劳纯朴的关中人心情似乎好了许多,或许是他们透过这场雪看到了龙年的希望,他们在这块黄土地上顽强的坚守着,从不言弃,从不退缩,实际上,他们已经早早的谋划这一年的耕种经营了,他们不会被这些暂时的困难所吓倒,胸怀宽广的中国农民多少困难都挺过来了,眼前这些事。还能比三年自然灾害时更难吗?还能比甘肃地震灾区的群众更苦吗?
雪花还在飘,我的思绪也随着雪花在飞,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年代表着力量、好运、成功和吉祥,我们有理由相信龙年会给我们国家和民族带来繁荣和幸福,从过年期间各地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的景象看,我感到中国龙己经开始奔腾舞动了。
下吧!难得的春雪。山川大地张开双臂拥抱你,万物生灵敞着嗓门呼喚你,你来得正是时候,你舞得阿娜多姿,你带着春的信息深情的飘落在神州大地,你带着丰收的种子欢快的撒满人间,你更带着对中华民族的幸福祝愿和我们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
甲辰正月十二日夜于咸阳渭滨苑
作者简介:季志林,陕西省咸阳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
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研究员;
北京润墨斋书画院高级院士;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陕西省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大漠生命线》,
其军旅小说,诗歌,散文,书法作品多次获奖。
【最美中国年•全国作家诗人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483284.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