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交流遇到的尴尬与烦恼
李广聚

沒有私家时,深感交通不便。但社会车辆过多时又会带来拥堵。当然这是发展中带来的问题。
手机也一样,没有手机时,人们都感到通信不便,但手机多了,智能机的应用与普及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微信交流时遇到如下的尴尬与烦恼:
一,手机放在静音,怕耽误事;不放静音吧,你就会碰到不该响时的响声。
网友多多,每个人的作息时间不同。有的晚睡,有的早起,有的还有夜读的习惯。不论是晚上12点后还是早上5点之前都会有信息发来,把你从梦中叫醒。我所在的银枫文苑这个群就规定了微信的互动时间范围,这就很好!我认为大家应该有个不约而同的共识,早上以日出时间为准,晚上不超过10点为宜。中国国土面积比较大,东西时差一两个小时,这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
二,不知道谁创造了那么多的表情包。
有的网友惜字如金,爱用表情符号回答你。倒不是不可以,问题是有些符号你根本搞不懂是什么意思!例如大拇指向上是赞赏,而拇指向下又是何意呢?而长期不用文字回复,只用表情符号,难免会使人认为你不重视或者搪塞。久之则很难交流下去。
三,还是发朋友圈好。
帖子发给个人或者发给某个群,这都是定向发送。难免遇到尴尬,你发了大块文章,对方回复呵呵,或己阅,甚至干脆沒回应。好比吃饭给朋友加菜,你给他添了很多,其实他跟本不爱吃!
发到朋友圈就不一样了。可以不占用任何人的储存空间,还可长期保存。好比是吃自助餐,你把菜放到桌子上,谁乐意吃啥,各取所需。总不会有人说,我不会看朋友圈吧!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提出来与网友商榷。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征文颁奖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