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羽墓园拜谒记
作者:高增 朗诵:黄启琼

甲辰年正月初五,我专程拜谒了西楚霸王的安息之所…项羽墓园。
项羽墓园位于安微和县乌江镇的凤凰山上。凤凰山名曰山,实为丘。自春秋以降,中国人称丘为山,以回避孔丘这位大成至圣先师的名讳。陶渊明有“少无时俗运,性本爱丘山”的诗句,后世有文人墨客就颇有微词,指责他对孔老夫子大不敬。
所谓项羽寝园,实为项羽的衣冠墓,是这位千古英雄当年战败自刎的地方,即抛首处。其伟岸的躯体,当年就被汉军分割,带到咸阳邀功请赏去了。
凤凰山东望,乌江如练。当年乌江亭长停泊处,农舍规整,菜蔬大棚鳞次栉比,再现了“土地平旷,房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景观。
相较于假日那些张袂成帏比肩接踵的观光胜地,这里显得过于寂寥。肃穆的寝园中,碰不到几个拜谒人。
但在历史上,前来拜谒这位千古英雄的文人墨客,不绝于道。

我知道杜牧来过。
大唐会昌元年,即公元841年,杜牧在赴任池州刺史途中,路过项羽自刎处的乌江亭,写下了一首著名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一首诗,我早在读初中时,就已经熟记于心。
杜牧的诗文,简洁、明快,但简洁中有厚重,明快中见博大,这也是他的诗文广受后人欢迎的原因所在。杜牧认为,大丈夫处于世,理当进退自如,张驰有度,大者吞云吐雾,叱咤风云,小则隐介藏影,以待天时,而不是战败后愤而自刎,有失风范。如果他听从乌江亭长之劝,渡船东去,然后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再与刘邦逐鹿中原,一争高下,以图东山再起,蝶变重生。这首诗的精膸还在于启迪后人,当你面对困境,面对挫败,面对人生的严冬,应包羞忍辱,咬牙坚持,假以时日,就会有诗和远方。

李清照也来过。
大宋靖康二年,即1127年,金军入侵中原,徽、钦二帝被俘。大宋朝的子民们为躲避中原战乱,纷纷南下逃生。李清照南逃中路过乌江亭,写下了一首留芳千古的五言诗,即《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后世普遍认为,李清照写这首小诗,名褒项羽,实讽当下。金人南侵,宋朝高宗皇帝及其臣僚,丢下百姓,丢下中原大好河山,望风而逃,让中原百姓蹂躏于金军的铁蹄之下。但也有人认为,是李清照对其丈夫,即江州太守赵明诚面对叛乱弃城而逃的愤然之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腔浩然正气,凛凛凤骨,令鬼神为之变色。这样的人,才是李清照心目中顶天立地的英雄。

还有,宋代宰相王安石也来过。
王安石在舒州通判任上,由舒州往京都开封,途经和州乌江亭时,写下这首名作: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顺便说一句题外话:自唐宋以来,文人墨客们的诗词歌赋,均以河南话的发音为基准,这是我们今天拜读前人大作时,总觉得有的地方太拗口的原因所在。在这里,势难回的回,念(huai怀)而不念(hui)。河南话作为官方用语,在华夏盛行了一千多年。所以,想读好古诗词,还必须认真学习河南方言。
王安石指出,灭秦战争,楚汉战争,连年的兵荒马乱,已致民生凋敝,兵甲哀怨,即使是退于江东,然后重新招兵买马,以图天下,江东弟子们还会一呼百应吗?
王安石不单单是名满天下的文豪,而且还是千古留名的大政治家。他不是从百战着墨,而是着眼于百战之后,由咏史转向议论,拓展了咏史诗的深度与广度,可谓立意高远…

刘邦说,项羽之败,败在失人。自从大谋士范增出走以后,项羽就一败再败,江河日下,一生功业最终付之东流。
刘亭长这番话,实为事物表象而非本质。项羽乃将门之后,其父早亡,自幼由叔父项梁抚养。项梁在项羽的教育上,费尽心血。但项羽最致命的毛病是不喜欢读书。项梁无奈,只得教他习武。项羽蛮力了得,勇猛过人,虽习武不精,但与其叔父对阵的校场上,却不落下风。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胸中无沟壑,几案无韬略,才是‘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根源。不愿读书,尚武少谋,致使叔侄两代的累年功业,毁于垂成。
留下一首拙作,赠于这位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
血戟汗马四周星
垂成霸业一朝倾
腹无韬略平生误
遗恨空留乌江亭
作 者 简 介:高增,河南省舞钢市人,中共党员,1978年参加高考,毕业后分配到平顶山市北渡公社高中教书。1984年调平顶山市人才交流中心,任秘书科长。 1992年调劳动人事局办公室,任办公室副主任,1994年调平顶山市委组织部,1996年调宝丰县大营镇,任党委副书记,1997年调平顶山市安监局,任副局长兼副书记,2013年兼任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梨园矿务局留守处主任。
高增文学作品,诗词歌赋,满满的正能量。

主播简介:黄启琼,1974年生。贵州省电力工作者,一遇闲暇,便与书为伴,以书为友,自谓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普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