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对联的领字
一、领字
《中国对联大典》“领字”条云:“词曲和对联中,在句子前有统领作用的字。对联的领字是词曲领字的发展,其平仄一般要求不严。”这便是领字的来源。
领字的位置一定在句前而不是在句中,这是界定领字的一条标准。界定领字,还有一条标准,就是把领字去掉,其联文的主要内容不变。
领字一般是由一至三字组成,可将一个乃至几个联句置于其统管之下,具有承启作用的语言成分。 领字为一个字的叫一字领,为两个字的叫二字领,为三个字的叫三字领。

(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
平仄:
领字与所统管的联句(不管有多少句,领字都只与与之相连的一句)合在一起安排平仄。如南京燕子矶永济寺联: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皆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上联之“闲云野鹤” 句中平仄为“平平仄仄”,其前之“看”为统管此句的领字,平声。若“看”与“闲云野鹤”合在一起作一句看,全句便为五言,平仄为“平平平仄仄”,合马蹄韵五言句的规则。下联“倚”与“片石危栏”,情形同此,唯平仄相反而已。

二是领字单独安排平仄。
如南京鸡鸣寺豁蒙楼联:
遥对清凉山,近临北极阁,更看台城遗址,塔影横江,妙景入樽前,一幅画图传胜迹。
昔题凭墅处,今日豁蒙楼。却喜玄武名湖,荷花满沼,好风来左右,数声钟磬答莲歌。
上联之“台城遗址,塔影横江”,句中平仄格式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遗”字当仄而用平,无妨。句前之领字“更看”应为“平平”,“更”字当平而用仄,可视为第一字不论平仄所致。若将“更看”与“台城遗址”合为一句,平仄为“平平平平仄仄”(或“仄平平平仄仄”),不合马蹄韵六言句的平仄格式。将“更看”与“台城遗址”作两个节奏分别单独安排平仄看,则与马蹄韵二言句和四言句的平仄格式,完全吻合。下联“却喜玄武名湖,荷花满沼”之“却喜”与“玄武名湖”,情形同此,唯平仄相反而已。“玄”字当仄而用平,无妨。
注:《联律通则》第九条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领字的作用
领字的作用就是要牵领下文,以下文作为主体,领字是辅助性质的,能认同这一点的话,实词虚义的也能成为领字,就如“三千年”、“一万种”,看上去全都是确切的数字,但只要不是专门要挑刺的都知道,三千年是一个概指,一万种更是一个夸张手法,它们都是为突出下文服务的。
如杭州灵隐寺联·江庸
古迹重湖山,历数名贤,最难忘白傅留诗,苏公判牍;
胜缘结香火,来游福地,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
白傅留诗,苏公判牍可以自对;荷花十里,桂子三秋也可以自对。这里的“最难忘”“莫虚负”就是领字。
以上这些领字,包括多种词类,而且多为仄声,尤以去声为多,在字数上,可以是单字、双字、三字;在效果上,除了可以在铺扬上更具耸动的效果,而且它还可以在同列式联句之中反复增强,使感情达到高潮、更加生动感人

领字的多寡,是要结合联句本身的要求来定的,这个要求,主要是来自句式变化的考虑,这里不便展开太多的讨论,以免冲淡了主题。
领字在对仗上面也比较宽松,在对应位置上的声律要求也被列为可不予计算,究其根源,就是因为领字虽然在联句中起到的作用不少,但它始终是为了给主体服务,为了明确它在句中的主次地位,有意地忽略它的声律、对仗要求,也就是模糊辅助物,突出主体。

常用领字(资料来源:常江《对联知识手册》)
一字:看 望 听 想 读 览 喜 溯 怅 怕 任 待 问 凭 叹 嗟 念 试 应 将 须 对 莫 正 乍 总 奈 但 料 似 算 更 真 并 怎 方 尽 况 渐 倘 虽 彼
二字:迹将 却将 莫非 何须 只须 须知 须念 还须
二、衬字
什么叫衬字?衬字本意是曲牌所规定的谱式之外另加的字。衬字一般用于句首或句中,句末则很罕见。
句首的衬字可以用实词(如名词、动词等),也可用虚词(如连词、助词以及代词、副词等)。
如尚仲贤《王魁负桂英》:"殿阶前空立着正直牌","前"和"着"是衬字,
有时衬字是一个句子,如白朴《梧桐雨》"寡人亲捧一盏儿玉露春寒","玉"字前的句子是衬字。
衬字有时可多至十多二十个字。如关汉卿的南吕《黄钟尾》"我正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炒不爆锤不碎打不破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响" 字前的部分即为衬字。衬字是在不更动原谱的基础上增加字数的,这表明曲的句法相当自由和富于变化。

题明魏忠贤生祠联:
至圣至神,中乾坤而立极;
允文允武,并日月以常新。
此联用语极为平常,却极尽阿谀之能事,其在民间之所以流传甚广乃缘于其事有趣。据《坚瓠集》载,明代大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逢迎者为其遍立生祠。天启年间一巡抚在其为魏所立之生祠上题此联。始魏不解何意,因有阁僚名黄立极者,便问何事说到黄阁老。左右言某御史只是“与爷作对”而已,同黄阁老无关。魏听了又生误会,勃然变色道:“多大御史,敢与我作对!”随即下令拘捕。左右再三解释,才转怒为喜。联事描画出魏忠贤不学无术又滥使淫威的丑态,令人捧腹。联语中,“允”是衬字,不需解释其义,只用来补足二字而成音步。

它的作用是补充正字语意的缺漏,使之内容更加完整充实,语言更加周密丰富或生动,或者使字句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衬字用得恰当,可使句法灵活多样,增强了曲文的口语化和形象化特点。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审稿: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祝红生 李晓华 田卫
野鹤 冰冰 段志军
收稿:刘建萍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俞子兰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3.1.5
360个图网:xishui186.360do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