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通过网络搜索得到雪、冰粒、冰雹、霰等答案。究竟是什么?2月20日,记者走进市气象局寻找答案。
市气象专家商林林表示,雪、冰粒、霰、冰雹在气象上都属于固态降水。雪、冰雹比较容易识别,而冰粒、霰则容易混淆。商林林介绍,霰(xiàn)又称雪丸或软雹,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有时呈圆锥形)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它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后降落的白色不透明小冰粒,常呈球状或圆锥形,有些地区叫雪子、雪糁等。冰粒,通常是雪在下降的过程中,遇到温度稍高的空气层,部分或全部雪花融化成水滴,又遇冷重新冻结再降至地面,通常为透明的球状或不规则近球状的固态降水,颗粒直径小于5毫米,质硬,着硬地后反弹,有清脆响声,有时着地破碎会只剩冰壳。冰雹属于一种灾害性天气,一般在2毫米以上,大的数十毫米,常呈坚硬的球状、锥状。冰雹发生时,常砸坏庄稼、损坏房屋、威胁人畜安全。冰粒、霰等从古至今均有文字记载。《诗经·小雅》中写道: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意思是,下雪前先下霰。《尔雅新义》中记载:雪寒甚则为粒,浅则成华,华谓之霙。 “霙(yīng)是什么呢?霙就是我们这次天上下的冰粒。”商林林表示,冰粒属于稳定降水,像普通降雪、降雨一样,一般对生态环境是有益的,一般不会造成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