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马鞍岭印象
作者:严正华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春风扣响了门扉,穿过鹰南大道,走进马鞍岭森林公园,看看这无边春色,嗅一嗅这青草芬芳。
细雨如丝,微风拂面,杨柳依依。一树树梅枝绽放,一朵朵杏花盛开……
不由想起僧志南的一首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随后,文人雅士犹如花期第次,赞美起江南美丽的春天,产生了许多动人的诗篇。
楚楚动人的杏花,开在马鞍湖边,与垂柳交相辉映,占尽春色,飘零的花瓣落于水面,随波逐流,诗意盎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日:
一陂春水绕花身,
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作尘。
妖娆无比的杏花,开在庭院,与诗词书画熏陶冶染,意盈盈,情切切,杏花飞帘散余春,研墨绘就三分情。
宋祁有诗为证: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娇艳欲滴的杏花,开在路边,杏花林掩酒旗风。
粉香融,酒水浓,南来北往的风尘仆仆,在杏花的甜味里,恣意潇洒,各自别去,不问来由,不问归处。
今晨,家乡的春雨,绵绵的朦胧,如丝如缕,如烟如雾;
家乡的春雨,是淡淡的温润,徐徐缓缓,且吟且听。
徜徉在林中的小径,置身于这朦朦胧胧的雨雾中,无不让人遐想起家乡的古巷,思念起有一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醉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动人情景……
杜甫有诗曰: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家乡的春雨,是软的,柔弱无骨,细密无声,母语糯软,温柔无比。
家乡的春雨,又饱含生之希望,如甘霖一般催发生机,滋润万物,浥去浮躁红尘,洗净阴霾积郁,让世间变得平和宁静,抬头开,是姹紫嫣红的春天。
八百多年前,陆游只身住在临安的小楼上,听着春雨淅淅沥沥,穿过细长的柳丝,穿过屋外的杏花。
我寻思着,若静坐同乐园的怡雅斋茶楼品茶,欣赏白塔河上烟雨蒙蒙,如梦如幻别是一番仙境!
或在小楼,临窗伫立,听一夜春雨的倾诉……
听雨,是雅事,却也是心事,这一夜的雨,让家乡的夜色变得缠绵,思绪重重叠叠氤氲荡漾,飘逸的墨迹袅袅生香。
红尘沧桑,岁月蹉跎,多少忧伤或彷徨,都吹散在故土的烟雨中。
家乡,是隐隐青山,是迢迢碧水;家乡,是烟雨迷蒙的诗意,是小桥流水的精致;家乡,是文人气的园林,是青石板的老巷……
在柴集巷,在彭家巷,脚踏在一块块苔藓隐约的青石板上,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春华秋实一般的开落……
家乡,是一个地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家乡,是一种情怀: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家乡,是一种向往: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江南,更是一个梦。
园林,小巷,庭院,它深藏着最东方的精致;山水,烟波,落絮,它永葆着最古典的诗意。
一山一水一湾绿,一树一枝一朵花,道不尽的勤劳之乡,写不完的繁华之地。
青蓝之灵等烟雨,草木之魂等春风。
当春风把心吹到家乡的山山水水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轻吟起伟人赞余江人民的诗句: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竞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作意化为桥……
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仿佛听到了鸟鸣和蛙声,听到了大地的心跳;仿佛看到了勤劳的人们撒播着金色的种子,在浓郁的果园里釆撷丰硕的果实……
【作者简介】
严正华,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信江韵微诗社成员。作品多发表在《散文百家》《神州》《鸭绿江》《青海湖》《参花》《青年文学家》等刊物以及报刊副刊。荣获2019年中国诗歌网诗歌大赛优秀诗人奖,出版诗集《燃烧的泪珠》。诗观,热情讴歌新时代,歌颂美好的生活,做一个有诗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