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辞鉴明》(六十八)
以德配天 克己复礼
作者三木秉凤 (周凤森)

《幼学琼林.地舆》曰:“瀑布岭头悬,苍碧空中垂白练;君山湖内翠,水晶盘里拥青螺。浩荡吴江,险称天堑;嵯峨秦岭,高谓坤维。雪浪涌鞋山,洗清步武;彩云笼笔岫,绚出文章”。以上款款几言,从天文到地理,俆俆如风尽吐其美,这就是文学上的表里如一。道德与礼仪之间是什么关系?其实“德”与“礼”的关系依然是内在品质蕴涵与外在彬彬以达的关系,中国文化里博大精深思想与五彩斑斓形式并存。从五经之一的《尚书》中可以找到道学、儒学、医学、兵学以及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管理学的影子,中国古典蓍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文化综合以“道”为基,这样我们很难将其归类为某一术数学科或某一知识领域,因为“道”是各类现象的本体及其运行规律。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争鸣之前,中国通过立法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伦秩序及世间规则等用“礼制”的形式基本固定下来,依据自然规律制定的历法至今使用,依据社会规律及人类习惯制定的礼制至今影响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如果我们以三千年前的周朝继续向远古时期推及延伸,对中华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儒家文化在尧舜时期就已体现的淋漓尽致,尧以“禅让”文明于世,舜以“孝悌”影响后世,汉朝借鉴此基推出了“举孝廉”。从其根源看,儒家文化是在遵循社会规律基础上的人伦文化文,是群众文化,是积极人世的内圣外王的有为文化。从伏羲氏观天地之运动然后以“八卦”演绎其变化规律形成易“道”开始,道家文化自此长期影响中国至今。道家文化从根源上讲是自然文化,是个天地文化,是人与自然共荣的和谐文化,是无为文化。
远古时期,儒道文化就开始以太极中阴阳文化的形态相互配合促进,人们依道行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同时又“以德配天”,“天人合一”,人伦社会秩序与天地自然秩序默契相融,道家之“道”与儒家之“德”无缝衔接,即“道法自然”,仁义礼智又与孝悌忠信等形成人伦常态,让古期的儒家思想扎根于朴素的自然环境之中。但由于当时文字和文字载体的限制,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学去推定当时的儒道共治下的社会状态。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衍变过程,儒道思想做出了重大贡献,直到东汉未年佛法传入,中国才形成了“儒道佛”三足鼎立又相互包容的局面,由此形成东方文化的雏形。
但无论如何我都坚决反对把老子孔子等奉为儒道思想的创始人的这一断言,就是因为儒道思想在春秋战国之前已普遍存在并扎根于政治社会生活。所以孔子提到了“述而不作”,他提出的“克己复礼”也是对传承古人思想的一种建议。为什么今天的主流学术言将中华文明中的儒道思想仅从在二千五百年前算起呢?我不太清楚也不去推测学者们的 研究成果,就是对于历史定论,我们也要用谦慎的态度重新审视。欧洲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科学定论、实验结论都被后人推翻,后人不断推翻前人结论,这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体现,不要迷信在定论之中深陷难拨。
历史有时会巧逢妙合,其偶然一握常常令人难以置信,特别是汉朝时期佛教东入引发的文化大融合。其实整个汉朝四百年是中华近两千年文明的奠基时期,西汉初年,“文景”之治以道家无为政治作为基础,西汉中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道家在东汉末年走向宗教,道教以《道德经》作为圣典,以老子作为道教鼻祖,道教创立的同时,佛法从印度传入,儒家官方正统思想与道佛宗教的社会思想同台演绎出了近两千年的中华烂灿文明。儒家以“有为”思想入世教化,佛家以出世思想“慈悲”教化,儒家修身,佛家修心,儒家齐家治国,佛家觉悟成佛,而道家则刚好走了前两者之“中庸”大道,即道家入世可以修身治国,道家出世可以修道成仙,体现出了道家“无为而无所不为”的高度灵活性。儒释道为中华民族作出的贡献,只有用心沐浴东方文化雨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正体验。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4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短小说不得少于三百字.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8月1日起至2024年1月底 截稿。
6. 阅读量与系统后台统计不符的一律视为购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永远不得参本平台的赛事!
六、奖项设置:
欣赏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100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3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10元。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木易)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本平台征文不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