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名将唐定奎
编辑整理/宋英明

时维公元一八六二年季夏,上海的气温特别闷热,由于受海洋气候影响,台风暴雨经常侵扰北新泾,人们也特别讨厌这怪天气。这时候,淮军和太平军在此拉锯式战斗非常激烈,枪声炮声此伏彼此起,隆隆烟雾笼罩着整个大地。仿佛是天快塌了一样。此刻刘铭传(肥西人)、潘鼎新(庐江人)两战将在上海浦东连战大捷喜获成功的时候,唯有李鸿章和其他各营作战却很不顺利,给李鸿章带来了很多困扰,屡战屡挫。
李秀成率领他的部队无数次的击败英军和法军,淮军和华尔洋枪队重新攻克上海的青浦、嘉定两个县城,再次围攻松江及上海县城区。 李鸿章命程学启,张树珊、张树屏(树军统领)、刘秉璋(统带庆军.庐江砖桥人)韩正国、李鹤章和华尔洋枪队集中力量与太平军无数次激战,松江与上海两地之围解后又围,围困难解,反复拉锯陷入被动状态。一八六二年八月二十三日,太平军慕王谭绍光带领十几万兵,进攻吴淞江下游的战略要地北新泾淮军营垒。淮军驻扎在北新泾大营地,位置在上海县西南边,与松江有犄角之态势。如果北新泾这块要地要功破,上海县城和松江城两地的确难以保住。怎么办?总兵况文榜、熊兆周、副将梁安邦协力同心,精诚团结一同请战,将相一心,准备打大一场战争。可是,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太大,太平军取胜,况文榜等退出北新泾大营,依靠深沟高墙为屏障,严防死守,闭门不出。
太平军乘胜而攻法华寺一带,欲逼攻上海县城。李鸿章见太平军来势凶猛,急忙命令刘铭传并调程学启、滕嗣武、韩正国、郭松林、张树珊、刘玉林等几千人军队驰援北新泾,和太平军五万余军队大战于北新泾七宝镇等处,由于淮军灵活机动况文榜从侧翼和敌后方内外夹攻,以智取胜。故太平军伤亡惨重,乘夜色退到野鸡墩……
历史聚焦于一八六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上午,诡计多端的太平军慕王谭绍光突然率几万兵从青浦杀回北新泾,且到野鸡墩,正好与驰援而来的刘铭传、吴建瀛【唐定奎.唐殿魁】等两千多猛将相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刀兵相见勇者胜。
太平军见东南西北方一时间杀声四起,恐中对方埋伏,于是军心动摇散涣志气,刘铭传【唐定奎.唐殿魁】等悍将猛打穷追直至追到南翔镇西头。无可奈何……
太平军被逼主动放弃青浦县城,暮色黄昏,刘铭传【唐定奎.唐殿魁】率部旋回上海。于是乎,李鸿章奏报清朝政府说,沪防已萧清,臣乃尽力也……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