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交警人性化执法叫好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近日,网传安徽合肥一交警,在执法处理一起交通违规事件中,用人性化的处置做法,感动了无数国人,人们纷纷夸赞道:这才是人民的好警察。

故事的由来是:在合肥城区,一辆不寻常的面包车因涉嫌超载,被交警拦下。交警示意司机靠边停车,并要求他出示驾驶证和行驶证。司机是一名中年农民工,他紧张地解释说,自己是一名装修工,正准备给业主送货瓷砖。为了省钱,他把所有的瓷砖都装进了行李箱。交警听后表示担忧,并告诉司机,超载非常危险,一旦遇到坑洼或石块,轮胎很可能爆裂,不仅会造成货物损失,还会危及生命安全。司机赶紧道歉,并请求交警放他走。但由于超载属于违法行为,交警必须予以处罚。同时,交警还提醒司机,即使经济困难,也不能用安全做赌注,否则一旦发生意外,损失将远远超过省下的几十块钱。
这时,司机突然告诉交警,自己得了胃癌,孩子还在读大学,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他只是冒着超载的风险,想省一趟车油钱。交警听后愣住了,最终做出了一个令司机感动的决定。交警告诉司机,虽然决定不罚款,但司机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不能超载车辆。并找车来转运瓷砖,确保安全。交警强调,虽然我可以容忍一下你的违规行为,但一旦发生事故,损失不会只是几十块钱那么简单。面对交警的宽容,司机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失声痛哭。他对交警的宽容表示感谢,并承诺以后车辆不再超载。交警安慰他不要难过,并递给他纸巾和矿泉水。交警表示,作为一名交警、一个男人,他理解司机的无奈和悲伤。

这个故事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评论。有网友称赞交警的人性化执法,认为这样的执法会让司机更加警惕。也有网友对司机的遭遇表示同情,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总的来说,是希望人们能够多一些善解人意和善良,少一些冷漠和刻薄。
有人说:法中一定要有情,因为我们是人类,人类的法律不应该如同丛林法则。虽然从法律角度看,本次事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一款,对违规携带货物的行为进行罚款。但考虑到司机的经济困难和身体状况,这位交警决定对其给予警告,没有进行罚款。这样一种人道执法,也是对司机的一种教育和警示。
通过这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名交警在执法时考虑到司机的实际情况和困境。这种人性化的执法不仅能让司机铭记在心,还能给司机一些安慰和帮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交警的工作不仅仅是执法,更是人性化对待。不仅必须执行法律,还必须考虑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大家都可以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而面对别人的困难时,我们可以多一些理解和善良,少一些冷漠和刻薄。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