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纸刊作品与网络文学的互补
文/章跃明(原创首发)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平台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让众多的文学爱好者怦然心动,施展创作才华,大量的文学作品在各类平台每天数以百篇的发表,和各省、市以及国媒主流报刊争相媲美,这对繁荣当代文学艺术无疑是推波助澜,呈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诚然这些文学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阅者的看法也褒贬不一。

有人戏言,网络作品是地摊货,国媒纸刊才是百货商店。在纸刊发表作品的人,大都是知名的作家或颇有才俊的文学新秀,他们文学功底扎实,驾驭文字的能力很强,写作技巧与手法娴熟,赢得了众多的读者粉丝,而且也保证了刊物的畅销;相比平台作品,大都是文学爱好者,许多人曾屡投纸刊不第而心灰意冷转向平台。然尔其中也不乏有才情卓越者,其作品的文质与纸刊的作家不相伯仲,甚至有超越者也不在少数。如今许多有名望的老作家受平台相邀,在网络上发表了不少作品,他们当中有的是省市作协会员,也有中国作协会员。形成了人才流动,纸刊和平台相间互补的态势。

一些平台为了鼓励投稿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强的作者,冠以签约诗人、作家的名称,举办不定期的征文大赛,评比一、二、三等奖,颁发电子证书予以鼓励,对优秀者赠以礼品、组织笔会、线下活动、旅游等形式。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创刊模式,制定了平台管理条例。各平台的作者群,少的几十人,多的上千人不等。有的平台还邀请名家举办文学讲座,讲授文章的写作方法、技巧与名家范文解析,这对提高文质无疑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他们还展开同题文赛,讲析作品的优劣,指出改进的方向。学贵在勤,不少的作者经过自己的努力,一些作品零星地发表于报刊杂志。

文学作品是面向社会的,不是简单的码字堆砌,同时兼负社会责任与担当,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好的文学作品是有内涵的,三观端正且具有不同的深度厚度与高度,让读者如饮好茶似品佳酿,是一种享受也能引起心底的共鸣。人生皆文章,提炼成精品!

近年来,个别纸刊发表的少数作品文质下降,遭到粉丝的质疑。有的作者为求发表,让读者没有欣赏到期望的佳作,唏嘘不已,甚至有的发文剖析,纸刊发表的文质也不过如此,言下之意还不如自媒体平台的作品,更有甚者剽窃抄袭的现象偶有发生。为了加强管理,有的刊物采取了严惩措施,同时也关注网络作品,提携新人对优秀的网络作者抛出橄榄枝。部分作协社团的作家也和网络平台互动,浏览平台的佳作,对网络作者活跃的思路、前卫的创新手法、新颖的构思、营造画面和意境的美予以肯定,在鉴别中有所感悟,激发灵感拓宽了创作思路。

文学作品属精神食粮人人共享。平台作品的发表前需要细心的自审、编辑的审核、配诵配图到合成制作,再复审链接发到作品库,由作者本人和文友推送到众多的分享群互赞群,反复推送获得较高的阅读量和点赞量,甚至达到热点。平台根据这些数据作为评选优秀作品的重要依据之一。很多平台和腾讯、百度、搜狐等官网联袂,甄别作品是否有命中非原创、剽窃、涉政涉黄等现象,及时封杀源头,还网络天地一方净土。

自媒体平台发表的作品几乎是没有稿费,但喜欢文学艺术的人很多,他们把自己的喜闻乐见,注入情感用神奇的文字加以表达,或借景抒情言明心志,或回忆过往抒发美好的未来。尽管这些作品还稚嫩也存在着瑕疵,但情感流露真挚毫无造作。纸刊作品无疑专业性可读性强,引领文学的潮流,是许多初学者引颈向往的目标。

一个繁荣的文学百花园需要众多的辛勤园丁来维护。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作者,与时俱进,热爱读书学习,写出人民喜欢的好作品,以飨读者是一个文学人的责任。纸刊作品和网络文学的互补,是新时代快速发展的一大亮点,抖音、视频制作等不同形式的出现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知,文学领域多元化的局面逐步形成。愿风景这边独好,文学艺术天地里春色满园桃李辉映。
【作者简介】章跃明,笔名:星语。作品在纸刊和多加平台发表,世界作诗歌协网金V诗人,华夏诗歌等平台签约诗人、作家。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