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元宵节
作者/吕南生(武林一粟)
望着儿子开着小车,渐渐地消失在马路的转弯拐角,我心里不免有些失落惆怅。老伴牵着孙女、孙子慢慢回家,嘴里喃喃自语冒出了一句话:“还没有吃汤圆元宵就走了啊!”意味深长,更勾起我纷纷杂乱的思绪。
今天是大年初三,再过十几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想起小时候到现在,几个年龄间生活中的片段,正月十五吃元宵的时候,很多次的情景历历在目。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心中,偶尔提起仍然是兴趣盎然,回味不尽!
那还是八岁的时光,六十年代初期,父亲在江西省商业厅,响应国家精兵简政的号召,下放到安义县百货公司任职,把家按排在长埠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
一个深秋的日子,趁着天气晴朗,母亲就到隔壁农家,借来一个小石磨,用水浸泡了一盆糯米,在哥哥的帮衬下,推转小石磨碾压,下面套上一只布袋装糯米浆水,装滿了放在大洗衣盆里压住沥干水分,再在外面大木架子铺上稻草,从布袋掏出沥干的糯米粉,弄成一块一块晒干,几天后晒干好糯米粉装好收起。我不解地问母亲,她说这是过年宵节吃的。
正月十五那天下午,母亲从屋里面翻找出糯米袋,倒出到大面盆,倒水搅拌柔软,用手捏出一小块,拍平放上一些芝麻白糖,搓成一个小白圆球,放在一块干净的木板上。等到父亲回家下锅,一家六口人围着桌子,幸福地吃元宵汤圆,那个美滋滋的味道真好。
夜幕降临了,哥哥带我到外面看月亮,给屋旁的大樟树遮挡住了,我拉着哥哥后退观看,十五的月亮挂在树梢上,真圆啊!不料后退给一块凸起的小石头碰着摔倒,脑袋瓜子摔痛了,我哇哇大哭起来。父亲从屋里奔出扶起我,用手轻轻扶摸凸现的肿块,边哼着儿歌童谣哄我:
汤圆甜甜,
月亮圆圆,
一口咬下,
去掉半边…
嗨呀呀,月亮不见了!父亲故意这么说。我忙揩去眼泪止住哭声,月亮真的躲到房屋顶端后面去了……
有次在南昌过元宵节,那天哥哥带着我和二个妹妹,到象山北路市立医院旁的一家汤圆店,那里的酒糟汤圆五分钱一小碗,一角钱一大碗。那是南昌的名小吃,市民们都喜欢,我们忙排着队等待。哥哥我俩在八一大桥帮板车运输工人过桥,积挣的九角五分钱准备使用出来。
那时的南昌八一大桥如同小山形状,很高的坡度,一个运输工人单独想要把装滿货物板车,拉拽过桥很是困难,必须要有人帮忙推拉才行。于是,很多贫穷人家的小孩子,就会用皮带、麻绳和粗铁絲弯成钩,做成拉绳围在腰上,对过桥的板车工人喊,大伯叔叔要帮忙么?只要他们点头,小孩子就忙从腰上解下拉绳,把铁钩往板车脚铁絲上一搭,弯腰躬身帮着奋力前拉或后推,过了桥中间开始下坡了停止,大伯叔叔会一次给二分或五分钱算报酬。
四兄妹美美地吃完酒糟小汤圆,小妹嚷嚷着要去附近的儿童影院看电影。哥哥踌躇盘算了半天,没有答应。路过一家食品店,橱窗里一大盘雪白雪白、硕大浑圆的滚汤圆元宵,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遐想自己一口气能吃几个?它是母亲常包的芝麻糖心吗?它又是怎样做成的呢?馋虫一直在肚子里纠缠,我久久地挪不动步子。哥哥晓得剩余的钱根本买不起,拉着我赶紧走。二个妹妹又在寻找柜台里五彩十色的糖果。实在是无可奈何,哥哥只买给二个妹妹一人一颗糖,给一岁多的小弟带一根棒棒糖。我坚持不要糖,他只好在路边小摊上买了一个辣味鸡肠卷给我。哥哥他没买自己喜欢吃的,舍不得化钱,多余的钱回家给了母亲。
转瞬间我长大成人,在进贤第二毛巾厂工作,娶了媳妇成了家,生了儿子。单位上集资建房,哥哥又拿出一笔钱帮我。生活安逸了,又到了过元宵节的时候,师兄赵象如到南昌出差,我吩咐他一定要帮我买三包二斤重的滚汤圆,贵一点都要买来。分别给在汽修厂宿舍居住的继父和母亲,东门口居住岳父母送去。终于,我品尝到小时候,朝思暮想滚汤圆元宵的滋味了。
后来,继父、岳父和岳母相继仙逝。母亲身体还健康硬朗,喜欢与小弟生活一起。尽管那时收入时高时低,生活有时挺拮据,哥哥和我都会每季度按时汇钱给她老人家。妹妹和妹夫们也很多次到南昌钢铁厂小弟那里看望她,赡养孝敬母亲,是作为儿女们应尽的责任和担当。
我时常追忆父亲、继父和母亲的点点滴滴,他们的生前往事,仍然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母爱就像是一股涓涓细流清澈的小溪,永远滋润着儿女们的心田。它与成千上万条细流小溪汇合成河流大川,在高山峻岭,祖国大地流淌。它是长江黄河,泰山黄山,哺育着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如今,拼博奋斗多年,退休在杭州定居。晚上跟随老伴,在小区对面的物美超市里转转,见到冰柜五颜十色各种各样的汤圆,琳琅满目,比以前的年代真的丰富多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愿望,就是岁月静好安居乐业!对过着美好幸福的生活和日子,充满着期待和憧憬!
2024.2.13.写于杭州丁兰臻品
特别鸣谢:
上篇《过年时节话小年》发表后,得到许多读者、拳友和文友的点赞和评论。尤其四川成都钟道刚老师、江西南昌沂水寒先生,提出中肯意见。自古忠言逆耳,其实是明方妙药!衷心的向大家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吕南生,江西兴国人,男,汉族,195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6岁进江西进贤第二毛巾厂学徒做机修工作。历任值班长,共青团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厂办公室主任。企业改制后下海经商,先后在赣、湘、鄂、陕、川、鲁、浙打拼,杭州组建销售公司。《世界文学》签约作家,作品获得“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优秀奖,退休后落户杭州。习武健身养生,撰写文章怡情。
【最美中国年•全国作家诗人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483284.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