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年之旅.走进马来西亚
(一)
文|李智慧
有人说:马来西亚这个国家比较腼腆,因为这里的人口中有传统的马来人和华人居多。
我们第一站参观马六甲。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马六甲州的首府。马六甲聚居了来自东西方移民,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融合了世界各国的特点而独具一格,城内既有中国古典式的厅堂,庭院和园林,也有古老的荷兰和葡萄牙风格的建筑。
接下来参观圣地亚哥城堡。
圣地亚哥城堡是马六甲三最重最坚固的城堡,它位于马六甲河口圣保罗山的东南麓,为16世纪初期的葡式建筑物,号称东南亚最大和最坚固的城堡。这座城堡依山而筑、地势险要、全部用巨石砌成,并且用葡萄牙的保护神——圣地亚哥来命名。这座最坚固的城堡在150多年内经受了许多次攻击都岿然不动,最后,英国人只好用重炮彻底摧毁了这座宁死不屈的石头城。现在,只剩下一座城门幸免于难,当地人把它称作“没有墙的城门”。
昨天晚上在宾馆附近的夜市上,有马六甲乡村有著名的“马六甲牛车”,车蓬两头如弯月般地翘起,牛颈系着铜铃,车前挂着一个牌牌,标明30吉令,可以乘坐一圈。赶车的驭夫是一个长着比较苍桑花白胡子,黑棕色的皮肤皱纹里藏着对岁月往事的沉淀,牛车慢慢悠悠启程了,就像悠远的古船载着福建、广东、海南的年轻男人们,被买来当做“猪仔”抓来,漂洋过海来当做奴隶闯未知的“大马”。远处叮铛悦耳,牛车远远的成了一个点,消失在历史的视线里……
漫步在夜色中的马六甲,各种小摊位的物品琳琅满目,包着伊斯兰头巾的大眼睛美女们,腼腆的看着你挑选商品,没有一丝强卖的感觉,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夜市的尽头有一个舞台,一群年轻人,自得其乐吹拉弹唱,为夜晚的马六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回到了宽大舒服的宾馆,做了一个美美买衣服的梦……
2024.2.18下午13时于吉隆坡



龙年之旅.走进马来西亚
(二)
文|李智慧
诗人泰戈尔说过: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旅人,都是过客。
昨天,我们这些旅人在著名的马六甲海峡岸边与初升的太阳一起,远眺水上清真寺的壮观,近观马六甲海峡异常平静的水面,这条贯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峡,一望无际,空空旷旷,没有我想象中的繁忙景象,端坐在岸边的大石头上痴痴的想:只有海峡的天空和石头,记得历史的硝烟和商贾贸易船只穿梭的往来的故事吧。
经过三个小时路程,我们来到了太子城,这是今天行程的主要打卡地。
太子城,距首都吉隆坡25公里,是马来西亚的新行政首都。这里有许多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和大型企业的总部,是一个极具现代化的城市。在这里颠覆了我对马来西亚的想象。高楼林立,鳞次栉比,标志性建筑造型,有点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哥大,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带着天线的大哥大吧。
太子城四面环山,坐落在中心的平原地带,一条人工开挖的河流环绕城的四周,将城中主要的建筑串联起来,城市也因太子湖而得名。
太子城以“智慧型花园城市”为发展主题,是一座被原始森林包围的新城市,这里的风景与马来西亚任何一个城市都不一样,一条栽满热带植物和鲜花的林荫大道直通首相府前的广场。粉红色的水上清真寺在阳光的映射下,清清爽爽年轻态,时尚清新潮流风,像一个年轻的偶像风一样给大家一个对清真寺的全新呈现,颠覆大家习惯蓝顶的清真寺的认识。
女生要入清真寺是有特别要求的,必须要穿免费红袍进去,把头发和脖子用长袍包住,据说是怕头发和脖子露给人看,露出来是罪恶的,这个真是有点“呵…呵…”了。
这个袍子像哈利波特魔法袍那样酒红色的长袍。
在粉红清真寺的门口,男人、女人都要脱掉鞋子,排队依次进入的寺内。我看见有一支队伍排队人数很少,耍个小聪明,就想到那支队伍排队,被一个瘦瘦的“妹妹”以“微笑”请了出来,指着“非穆斯林人不得入内”,把我引导到“外国游客参观入口”。我真的没把自己当外人,什么时候我成了外国人了,哈…哈……我还真是外国人。
寺内没有一点铜像或者巨幅画轴等参拜的,人们只是静静的坐着,男人把手放在胸口,女人双手掌心向内,手背向外,离胸口一拳距离伸直, 静静的祷告,据说一天要做5次之多。
看到清真寺内部和周围环境被精心设计和打理,让人感受到宁静和神秘的氛围一进入清真寺,我被它的气势所吸引了,宏伟的大理石柱和彩色玻璃窗,高高的穹顶,纵横的肉肉的粉白色菱形块块显得雅致高贵,地面整洁干净,成了一个神圣庄严的空间。
在寺院内的书架上,有五六种语言的书籍,我这个“书虫”便走了过去,刚才请我“出队”的小妹妹笑盈盈的走了过来,爱人用英语问她:可以翻阅吗?她回答说:可以带走,她帮我把伊斯兰的金钱观、伊斯兰的由来等五六本中文版小册子捡出来,递给了我,我谢过继续拍照录像。
参观完清真寺的时,我还回过头,向一直忙碌的小姑娘背影行了一个注目礼:小姑娘,但愿今生有缘再见……
2024.2.19下午17时于马来西亚新山












李智慧:网名垄上行,国企退休干部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吉林省松原市作家协会理事,前郭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喜欢用文字记录美好生活,报告文学《种在父亲心中那棵树》荣获吉林日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一等奖多篇文章在《松原日报》《松花江杂志》《伯都纳》季刊等刊物上刊登,有多篇文章在各种平台刊发。喜欢用声音传递温暖,曾在全国夏青杯吉林赛区荣获最佳舞台语言表达奖,松原市朗读大赛二等奖和各种朗读大赛奖项。本人始终以一名学生的姿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文学自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