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
文/史秀明

十点五十分,102路公交车终于从北边朝大十字北站驶来,此时站台上等车的人不多了,等车停稳,我带着孙子上了车。车里乘客很多,不要说位子,连站的地方也非常紧缺,我们一起上车的五六个人都见缝插针地站在过道里,车每到一站,乘客下车,上车,直到力盟商业巷站时,车里的乘客一下子下去了好多,车子里宽敞了许多,站着的乘客也坐在了空出的位子上,只有三四个人站在过道里。
“大姐,海湖新区到了吗?”一个苍老嘶哑的女声隐隐约约传进我的耳朵,我朝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我对面的一个老人侧身坐着转过头在问她身后的一个中年妇女。我仔细打量着这个老人: 她一头白发,带着一个医用口罩,显得有点大,一张瘦小的脸上一双深陷生锈的眼睛,无神的盯着中年妇女,手里紧紧地攥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子。手背上的血管像受伤的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趴在长满老年斑的手背上,皮包骨头的指头由于用力攥着红色的塑料袋,变大的关节骨倔强的突出在细瘦的指头上,整个手显得瘦骨嶙胸,使人不由得感觉到冷天寒月指关节的疼痛,从这双手上仿佛看到了老人一生中的勤劳与忙碌。

“老奶奶,海湖新区还没到,你到海湖新区的哪个地方呀?”中年妇女礼貌的回答着老人,因担心老人而多问了一句。
“我就到海湖新区呀。”老人不解的说。
“老奶奶,海湖新区很大呀,你去哪里?你要去你的什么人家呢?有人来接你吗?”中年妇女耐心的大声询问。
“我的孙子打电话说他家在海湖新区……我耳背,没听清楚……眼睛也看不清楚……”老人说着怎么说也说不明白的话。
“那你孙子的电话号码你知道吗?我帮你问问。”中年妇女,好心的宽慰道。
“我有电话。”老人一边说着一边着急忙慌地打开红色的塑料袋,一只手颤颤巍巍的伸进塑料袋里摸索,好久,又从里面摸索出一个黑色的食品袋子,抖抖簌簌的从黑色食品袋里拿出一部老人机。
“大姐,麻烦你了……给我孙子打个电话。”老人把老年手机递给了中年妇女。
中年妇女接过手机,很不好意思的说:“奶奶,你的这个手机我可能不会用,我试试吧。”中年妇女难为情的接过手机操作起来。
半天,中年妇女歉意的说:“奶奶,不好意思,我不会用你的手机,我马上到站了,要下车了。”她把手机还了回去。

老奶奶慌忙地朝窗外张望,唯恐超过了“海湖新区”。我见此情景,急忙大声安慰道:“奶奶,你别紧张,海湖新区还没有到呢。”又对站在中年妇女旁边的一个年轻人说:“姑娘,你帮老奶奶找个她孙子的电话号码,然后打电话联系一下。”
年轻人接过老人手里的电话,一番操作,问老人:“奶奶,你知道你孙子的电话号码吗?”
“我不知道……可手机里有。”老人回答。
“可你的手机里仅有号码,没有标注名字,我不知道该打哪个号码。”年轻人说。
“那怎么办?怎么办啊!”老人紧张的说。
“你就拨打第一个电话号码,打通后把情况跟那边的人说一下,并问清楚老人孙子在海湖新区的哪个地方?老人在哪个站下车。”我赶紧指导年轻人打电话。
所幸的是电话拨通了,而且接电话的就是老人的孙子。年轻人通过电话了解到老人应该在羚羊路口下车,她还通知老人的孙子到羚羊路口接奶奶。
车到了虎台,年轻人下车了。老人不停地说着一句话:“谢谢!谢谢!今天我遇上的都是好人。”我安慰道:“奶奶,你别紧张,我也在羚羊路口下车,到站了我带你下车,你放松心情了坐着。”老人茫然地一边点头,一边把手机放在了红色塑料袋里的黑色食品袋里面了,不知道她听明白我的话没有。但,她还是不停地张望着窗外,担心错过车站。
这时,车上的人开始七嘴八舌地理论开来:
这个孙子也放心这么大岁数的人一个人乘车。
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她家里人也放心她一个人出门。
她孙子应该乘车接一趟奶奶,看把奶奶紧张的。
老人出门,家里人应该在老人的身上挂个牌牌,上面写上电话号码,要去的地方名,……
人老了就孽障啊!谁都有老的时候,……
……
车里不时传来由老人引来的话题,可老人这时候放下心来,轻松的观看着外面的街景。她由于耳聋车里其他乘客的话根本没有听到。还不时自言自语的说:“外面的变化太大了,我一点儿都看不出来了。”
“大姐,海湖新区还有几站?”老人问我。
“奶奶,海湖新区还有五站,你放心坐着,我到了带你下车。”我一边大声喊一边伸出五个手指,怕她听不清楚。
快到羚羊路口了,我招呼孙子准备下车,走到老人身边搀扶着她起身,然后慢慢把她搀扶着来到车门口,等车停稳了,扶她下车。把老人搀扶到站台安全的地方,环顾四周,找寻老人的孙子,可是一个人影都没有。这时我才上下打量着老人瘦小的身体,她身高超不过一米五,瘦瘦弱弱的。
我问老人:“奶奶,你高龄多少?”
“我八十六了,耳聋眼花,孙子电话里说啥我也没有听清楚,只记住他家在海湖新区。”老人向我解释。
我又对老人说: “奶奶,你先站在这里,把手机给我,我给你孙子打电话,让他来接你。”我一边把老人搀扶到站台朝阳的地方,一边接过老人的手机,找到通讯录里的第一个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喂,你是这部手机主人的孙子吗?你家在哪个小区?我把你奶奶安顿在羚羊路口的车站了,你赶紧来接你奶奶回家。”我打通电话对那边的人说。
“我就是她孙子,我家在金座A区。啊?她已经到羚羊路口了?唉!还没到团拜的时间啊,她怎么就回来了……”手机那边的孙子说。
“你奶奶可能耳聋没听清楚,你赶快来接吧,我也回家了。”我说明了情况就把手机递给老人。
“奶奶,你千万不要走动,就在这里晒晒太阳,等你孙子来接你回去,我有事得回家。”我再三嘱咐老人。
“奶奶,你这么大岁数了,以后千万不要独自出门了。现在你就在这里等,不见孙子不要乱走。”我又不放心的大声嘱咐道。
“好呀,好呀……谢谢你了大姐,我今天遇上好人了。”老人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擦拭着从浑浊的眼睛里流出的泪。不知是迎风流泪还是得到好心人的帮助激动地流泪了。

我安顿好老人,牵着孙子的手,一步一回头的走过马路,老人佝偻着身体不时地朝我挥手,我也挥手告别。
回到家,我抓紧时间做饭,因为中午一点还要带着孙子到博纳广场学习围棋。孙子来到厨房爬到了工作台上,我急忙阻止他。他说:“奶奶,我看看那个老奶奶还在不在,她的孙子把她接走了没有。”哦,原来他还牵挂着那个老人的安危呢。
我也伸长脖子向窗外斜对面的站台望去,不见老人的身影,可能已经被他孙子接走了。
“孩子,再过二十多年,奶奶也变得跟那个老奶奶一样老了,如果我出门了找不到去你家的路了怎么办?”我侧头问他。
“奶奶,您别怕,到那时候我也上班挣钱了,我一定不会让您一个人出门,我会开车去接您。再说,我们永远在一起,我去哪里就带着您。”孩子满脸认真的向我承诺。
虽说这像镜中花,水中月的事,但我听着心里还是暖暖的,受用得很呐!
敬老爱幼,孝顺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把它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如意,原名史秀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人,从事教育教学36年,热爱教育,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文学,喜欢旅游,喜欢简单的生活,是一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女性。系《现代作家文学》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现代作家文学》《都市头条》《骆驼岁月》《格格心语》等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