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丛守武
玄经十二章
丛守武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以观其眇;恒有欲,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老子》
“玄学”在西方谓之形而上学。是探讨有形世界之外的不可感知世界的存在规律,研究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找出现实的有形世界存在的依据。
天若玄,地亦玄,人也玄。三玄不解,玄之又玄。何以解玄,且读玄经:
第一章
天玄地黄,无有相当。玄为黄母,阴能生阳。一生二三,天地不惑,玄黄不辨,无道无章。苟不识玄,谓其空空。空即不空,混沌始张。玄亦不玄,以观草长。
释义:
自从有了天地以来,就存在着有和无的辩证关系。天生地,阴生阳,一生万物,这是天地间的道理。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没有理义和章法。对于不能认识到这个道理的人,总会说玄是空的。其实即便是空,也是混沌开始的地方。这样看来玄就不玄了,根据事物的发展,一步步观看它的变化吧。
第二章
玄之又玄,众妙门廊。有欲无欲,观其微荒。玄通易变,五緅七缁,玄道有序,海沧田桑。苟能识玄,渺者可言,不能识玄,世道惶惶。玄虽邈邈,慧海汤汤。
释义:
看起来很深奥的玄,其实是了解事物奥妙的通道。用有和无的辩证观点,可以看到事物的细微和博大之处。玄是讲通和变的道理,就像白色的帛能染成不同的颜色一样,根据玄的规律变化,世上也会有沧海桑田的变化。一旦能认识到玄的道理,奥妙就能破解。不明白玄的道理,会觉得什么都无法把握。玄看起来不可捉摸,但要相信人的智慧是无限的。
第三章
万易不易,逝反背向。玄黄端倪,无圆无方。短亦非短,长亦非长,阴亦非阴,阳亦非阳。短即是短,长即是长。阴即是阴,阳即是阳。自然而然,象因人像。
释义:
万变不离其宗,事物是周而复始地运行的。天地的开始,说不上是圆还是方。正如认为的短不一定是短,长不一定是长,从认识的角度看,阴中也有阳不仅仅是阴,阳中也有阴不仅仅是阳。但从观察和对待的角度看,阴就只是阴,阳就只是阳。世间万物都有它自在的规律,因人的认识和对待而形成不同的镜像。
第四章
玄有玄无,勿以欲望。有得有失,方为恒常。无可生有,终赖仁德,一生万物,匪令民伤。日落月出,玄黄之意,风云变幻,玄机深藏。玄即不玄,神怡心旷。
释义:
玄这个奥秘,有也好无也好,都不要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去探究。有得有失才是永恒的道理。无可生有,有赖于你的仁爱的德行,不管怎么发展,都不要伤害百姓。大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像日落日出一样只能遵循。然而世事是变幻无常的,人有时候也不能把握。总体来说玄是有规律的,认识到这点,就很高兴了。
第五章
斗指九重,柄垂人黄。刚柔交错,是为纹帐。纹化万物,万物化人,化而成文,文顺质彰。形以质显,气以弥藏。大道独立,人非能攘。黑骧白驹,生灭无疆。
释义:
北斗指向宇宙深处的奥秘,斗柄却垂向大地,就是为了沟通大地和宇宙,透露玄的真谛。交杂错乱的天象,遮掩着事物的真相。乱象变化为万物,集天地之灵气生成了人,也生成了人类的文化和有序的社会。我们所看到的形态现象,都因玄的规律性而成,玄的力量像看不见的气体一样作用于万事万物。玄的规律运动是独立的,不是人的意志能改变的。天地宇宙和社会的变化都在短暂中完成,生生灭灭循环不息。
第六章
天有混沌,地有洪荒。银汉横流,斗牛跌宕。山海长消,水生陆长。山顶有隧,茹毛饮浆。结绳记事,钻木煮汤。古猿新人,渐次登场。玄有其道,世循其常。
释义:
天地在混沌混乱中变化,银河也是洪流,星辰也起落不停。山长起来了,海干了,海又生成了,山又消失了。人开始住在山洞里,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文化靠结绳记事,生活靠钻木取火。慢慢地在玄的有规律的变化下,古人变成了新人、现代人。这就是不可更改的玄的规律,整个世界都按照这个规律有序进行。
第七章
文为纹化,天地人降。道化乾坤,文化昭彰。世本无字,仿摹万象。河图洛书,玄道阴阳。易经八卦,释其端详。人法天地,启蒙除障。开疆辟国,道法玄纲。
释义:
看得见的有序世界叫做文,是从无序的世界“纹”变化来。玄的力量变化出了天地,使得人间有了很好的秩序。世上本来是没有文字的,是人们模仿大自然万事万物得到了文字。河图洛书就是我们最早的图文,产生于宇宙自然的必然规律。易经、八卦对这个规律有比较详细的解释。人学习和运用了天地宇宙的运行规律,才能从蒙昧中解脱出来。开辟疆土建立国家,也要遵循宇宙永恒的规律。
第八章
人末独尊,桃李同僵。飞鸟走兽,草木共襄。环宇一出,族无异类,国虽有别,同出玄黄。人为兄弟,天地兄长。君本民体,五谷杂粮。尊卑贵贱,贻笑大方。
释义:
人虽然伟大,但不要独自尊大。人和桃树李树一样会死去。人和飞鸟走兽、花草树木共同生活,共同拥有这个世界。从有了天地宇宙和人类开始,人和人,种族和种族都没有区别。国家不同,都诞生于同一个天地。人和人之间都是兄弟,天地才是我们学习的兄长。皇帝总统也和普通人一样,吃的是五谷杂粮。非要把人分为尊卑贵贱,只能让有知识的人笑话。
第九章
文明以止,化成典章,四书五经,人皆可尝,匪思匪谋,道之使然,道儒法墨,玄牡所藏。诸子百家,或为膏粱。五千岁月,恣肆汪洋。道亦不变,道理煌煌。
释义:
人类形成有序社会后,社会形态以文字的方式被记录保存下来,如四书五经,不仅仅是圣人可为,若天降大任于斯人,人人都有可能撰写出来,不需要很高深的思想和谋略,是玄的规律运道所致。诸子百家也都是诞生于玄的规律中的,一不小心就成了经典圣录。五千年的文明,浩如大海。玄的运动规律不会变,玄的道理才是辉煌的经典。
第十章
玄冥空空,道为其樑。曰眛文化,必令疯狂。瓦釜雷鸣,兴风作浪。蛇鼠为尊,藐视群氓。不分良莠,不知否藏。口出为法,投足为章。云雨翻覆,社稷鳞伤。
释义:
看起来玄是不被感知的,但是运行规律是玄的脊梁。一旦没有文化,不懂玄的道理而肆意妄为,人就会疯狂。就会小丑得志不可一世,兴风作浪。以蛇鼠之辈为尊,看不起普通百姓。也不知什么是好坏什么是对错。自己说出的话就是法律,自己做的事情就是规章。这种人翻云覆雨,让国家很受伤(比如贪腐之辈)。
第十一章七情六欲,世间寻常。莫以叱咤,莫以张扬。人无善恶,性有乖良。欲满则损,情多则伤。平淡自信,胜为帝王。人生百年,不测玄壤,千年人伦,玄控道掌。
释义:人虽然不能控制规律,但可以把控自己。人有七情六欲是很正常的。不要无端指责和干预别人的种种欲念,也不须夸张和宣扬。人没有什么善恶,只是性情,性格上有特异与和顺的区别。欲念太多了就要损伤自己,情感过于丰富也会伤身。人只要平平淡淡,获得自信,比当个帝王还好。人生只有短短的百年,天地间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不要过分追究。千百年来人类的命运,都在玄的规律的掌控之中。
第十二章
所谓有缘,玄道以航。斗转星移,纹文不谎。福兮祸伏,喜来悲往。国祚民运,玄量道丈。能掐会算,岂是虚妄。玄经道纬,只待良将。悟道识玄,不容彷徨。
释义:
今天读了我的玄经,我们就算有缘了。这个缘分也是玄的运行规律使然。正如天地宇宙的变化,从混沌到有序,规律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人的祸福也是相对的,有喜就有悲,悲过了喜会回来。国家的兴衰和百姓的命运,也在玄的规律之中。掌握了玄的规律,能预测到一些事物的发展状态也就不是虚空的事情了。要掌握玄的运行规律,还需要有学有为之才。所以,悟出什么是人生,认识什么是玄,不能犹豫彷徨了。
作于二零一五年二月二十七日
注:此文在2017年7月国际易学联合会易道文化研究会与四川文化网联合举办的“太极杯”网络有奖比赛中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