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浓浓亲情,幸福满满
文/刘玉伟
2024年的龙年春节在不知不觉又要过去了,今年的春节非同往年,那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虽说少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但人们似乎又找到了过年的感觉。2月8日是腊月二十九,我们兄弟三个在一起聚餐,告别难忘的农历兔年,喜迎又一个朝气蓬勃的龙年。
浓浓年味,满满幸福就从这一天开始,伴随我们度过龙年春节的每一天。这一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哥的大儿子在胡家庙的宴华享订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宴请我们姐弟四个和我们的家人。当我们老两口领着外孙女乘坐公交车来到胡家庙,比起1964年我们从城里搬到这里,租住在胡家庙村时,经过六十年的变迁,这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永远不会改变的是心里的记忆,是对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亲朋好友们的那份思念,是一直会写在公交站牌上的“胡家庙”那三个大字。

我到了以后才知道,八十二岁的老姐和两个外甥因为有事没有来,我七十一岁的弟弟就住在附近,他早早地就带着外孙女过来了,我双胞胎的哥哥一家五口人,也已经来到酒店。虽说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一大家人不能全部到齐,但我们三个都已年过古稀之年的亲兄弟,能够再一次团聚在一起,我们就已经感到心满意足了。
每一年的大年三十,我们老两口还有亲家老两口,都会在我们女儿和女婿家吃年夜饭,这已经成了我们家不成文的规定。我们家是典型的六加一模式,六个大人守着一个孩子,亲家两口住在咸阳,我们两口住在铁路小区,女儿一家三口住在八府庄,在他们那里吃年夜饭是最好的选择。当我们又一次举杯祝福大家春节快乐时,我看到全家人的那一张张笑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美好日子的向往。

2月10日是大年初一,我因为听说老姐身体不舒服,一大早就赶紧给她打电话,她说没啥大事,只要是有一口没有吃好,她肚子就会不舒服,就吓得不敢出去了。我能理解老姐的心情,她已是八十二岁的老人了,平时喜欢走路,喜欢打麻将的她,身体和精神一直都很好。那天中午,我和老伴就去了老姐家,从我们家楼下乘坐地铁,去在文艺路的老姐家真的很方便。
我姐夫前几年就因病去世了,我姐夫的小弟和家人,年年初一都来给我老姐拜年,他比我大四五岁,也是快八十的人了,我们从小就住在一个大院里,关系一直都很好。他老伴和我同岁,也是老三届、老知青,我们都有微信,经常会在手机上看到我们的情况。因此,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酒店,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好好活着,对我们来说健康、快乐、幸福比啥都重要。

初四是我老伴二叔九十三岁的生日,他二十几岁从学校毕业后,就响应国家的号召,做为“支边”青年,在新疆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年。去年,他的儿子和儿媳妇也都退休了,他的女儿和女婿也都退休了,他们一家人就回到西安,和在西安的家人们一起欢度春节。二叔虽说年过九旬,除了耳朵有点背以外,身体依然很硬朗,思维也很清晰。他在吹了生日蜡烛,他在许下美好心愿后,又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在新疆的故事。二叔这是老生常谈,他儿子和女儿就开玩笑说,我爸的这些话不知道对别人讲了多少遍了。但在我看来,这是留在他心里最好的回忆,是他老人家念念不忘的初心和担当。
2月14日是初五,我们又来到老伴的哥哥家,她哥哥也是快八十的人了,十多年前她大姐病逝后,她大哥就是她们姐妹四个最牵挂的人了。她们姐妹四个的儿女,也早就没了姥爷和姥姥,这个唯一的舅舅也是他们最亲的人。当大家在一起欢声笑语地拉着家常,当大家一起举杯祝福春节快乐时,这浓浓年味,这幸福满满的情景又一次留在春节的回忆里,那最美的瞬间成了一张张照片,又被我们保存在手机里。

刘玉伟,2024年2月18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