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古诗联学院对联资料第四期
根据网络和相关书籍编辑整理
整理人:溪水 日月

(四)对联的平仄规则
在诗句中是两字一节的,在一节中第二个字的平仄一般要求比较严,是不能变的,在一节中的后一个字叫节点
在同句中相邻节的节点的平仄不能相同,在一联中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节点不能相同,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写出五言联的两种基本形式:

1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2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因为第一种联上句的第一个节的节点是仄,所以我们可以称它为五言仄起式联,简称五言仄起联,
第二种联上句的第一个节的节点是平,所以我们也可以称它为平起式联,简称五言平起联。
但是,没有“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这样的对联,
如果这样了,大家看看是不是最后三个字都是三个仄或三个平呢。
这叫做三尾仄、三尾平,这在对联是不允许的。

对于七言的就是在五言的前面各加个两个字,是与五言开头的两个字的平仄相反的。
即是:
1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把第一种联称为七言平起式联,第二种联可称为七言仄起式联,简称七言仄起来。
刚才,我说了平仄规律对节点的字要求比较严格,是平的就是平,是仄的就是仄,
不能随意变
而到于非节点的字除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外,一般是可以变的,也就是说,当该用平时也可以用仄,该用仄的,也可以用平字,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仄规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当然这样说是指的七言,对于五言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查某句的平仄情况时,网上给出的平仄标准会有中的情况

比如七言平起联: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网上所给出的是:
中平中仄中平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
这里的中就是在这个位置可以用平也可以用仄,也是对平仄不作要求。

七言的呢,就是在这两个联的前面加上仄仄或平平就变成七言的了,比如在五言平起联前面加个仄仄成了七言仄起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个联就不能再叫五言平起联了,要改名了,叫七言仄起联,
大家看看为什么要改这样的名字啊?
因为这个联的上句第一节的节点是仄了,所以叫仄起联了;
同样,在五言仄起联的前面加上平平就成了七言平起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因为在实际中不能完全按这样的要求去创作的,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要求降低了了一些,除了重要的地方要论平仄,剩下的不重要的地方就不再要求论了。
一般来说,每一节的节点字(也就是每一节的最后一个字)和每句的最后一字,这些都是重要的地方,所以这里要论平仄的,一般说,剩的字可以不论平仄了,这个规律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但有一般就有特殊啊,在平平仄仄平,这一句中如果第一个字可以是仄的话就变成了仄平仄仄平,这样除了最后一个字这句中就只有一个平字,这句叫作孤平,这在作诗联上也不允许的,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把第三个字改成平,这样就成了仄平平仄平了。
所以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只是在一般情况下适用,在平平仄仄平这句中就适用了,原因是可能会出现孤平。
这种方法对于律诗的二联,三联,四联都是可以用的,但至于首联只适用于仄收(仄收就是指首联的第一句的尾字是仄字)的律诗,首联可以用这种这方法去找入声字。

启功先生在《诗文声律论稿》中,设计了一种可以任意截取的“平仄竿”来,更加形象、易用。这种竿很简单: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无限延伸下去,可以截出各种律句来。
我们把这个“双节平仄竿”借来,再制一根“单节平仄竿”: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
来截取对联的平仄。同时引入律句中大体上“一三五(字)不论”的原则。这样,便可以得出律句平仄的总规律。
启功先生的发明,对于了解律诗的平仄的确是“更加形象、易用”。但常江先生这种“单节平仄竿”,连同启功先生的“双节平仄竿”一起用到对联上,却并不妥当。看看同书对三言联平仄确定方法的阐述,这一点便可以明了。他说:
三言联可从“双节平仄竿”上截出甲乙丙丁四种格式:
┌—甲—┐ ┌—丙—┐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乙—┘ └—丁—┘
它们可组成两联,即:
第一联型:
平平仄(甲)
仄仄平(乙)
例如:
牛须草
马面菘 (《分类字锦·巧对》)
第二联型:
平仄仄(丙)
仄平平(丁)
例如:
游地府
闹天宫 (戏名对)
从“单节平仄竿”还可截取:
仄平仄
平仄平
例如:
六神曲
三妙膏 (《请异录·巧对》)
这是第一联型首字不定的变化,从第二联型可变化成:
仄仄仄
平平平
例如:
死马子
活招牌 (《韵鸣轩笔谈·俚语对》)
从三言联资料可以看出这样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规律:只要上联仄字尾、下联平字尾,其余字平仄不拘,即:
××仄
××平
这对于创作是极为便利的。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审稿: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祝红生 李晓华 田卫
野鹤 冰冰 段志军
收稿:刘建萍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俞子兰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3.1.5
360个图网:xishui186.360do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