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古诗联学院对联资料第三期
根据网络和相关书籍编辑整理
整理人:溪水 日月
(三)平仄、入声字
1.什么叫平仄平仄是中古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大约在隋末唐初才开始有的概念。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这是今四声。现代汉语的四声,按照他们发音的长短、强弱、升降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创作诗词联赋经常要用的:平仄。阴平、阳平是平,上声、去声是仄。平:声调没有或很少有变化。仄:声调有变化,如升的是上声,降的是去声等。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和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是仄声。

2. 什么叫古音
前面我们介绍了今四声,今四声就是今音,与今音相对应而存在的是古音,就是指古四声。今四声就是在古四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四声就是平上去入。
相同点:都有平仄之分;不同点:今音没有入声字。

3.什么叫入声字
入声字是指第四声的字。到了元代时,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剩下的是现在的三声,去声和由上声归并的一些字是现在的四声,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
所以现代汉语北方方言没有入声。现在普通话即标准现代汉语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所以普通话没有入声这个声调。古入声字,有的方言今仍读入声如福建、广东、上海、江苏、南京、太原、张家口等;有的方言这类古入声字,今不读入声,分别归到其他声调里去了。古入声字,郑州今大部分归阴平,少部分归阳平,重庆今归阳平,普通话分别归入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为便于查检,本表入声字按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次序排列。同声调的字按声母的次序排列。

4.巧记入声字。
1、哪些字确定是入声字
(1)b、d、g、j、zh、z六个声母阳平字是入声。例如:
b 拔跋白帛雹薄荸别蹩脖柏舶伯泊百勃渤博驳醭
d 答沓达笪得德笛敌嫡觌翟跌叠碟蝶牒独读牍渎毒夺铎掇
g 各格阁蛤骼革隔膈葛骨国虢
j 及极极吉急击棘即脊疾集籍夹荚裌嚼洁劫杰竭节捷截局
菊掬鞠橘决诀掘角厥橛蹶脚觉爵绝
zh 扎札紥铡闸(字本作牐)炸(字本作煠)宅择翟着折辙
摺哲蜇轴妯竹竺烛筑逐酌浊镯(字本作鋜)琢啄濯拙直
殖质执侄职指趾(值不是入声字)
z 杂凿则择泽责贼足卒族昨
(2)fa、fo不论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例如:
fa 法发伐阀乏罚
fo 佛
(3)d、t、n、l、z、c、s七声母跟e相拼,韵母不论阴阳上去(实际上只有阳平、去声)都是入声。例如:
de 得德
te 忒特
ne 诺
le 落洛骆络肋勒
ze 泽
ce 侧厕测恻策册
se 塞啬色涩

(4)zh、ch、sh、r 四声母拼uo韵母,不论阴阳上去(实际上没有上声)都是古入声。例如:
zhuo 卓桌捉拙酌浊镯(鋜)琢啄濯
chuo 戳绰龊绰辍
shuo 说朔硕
ruo 若弱

(5)b、p、m ,d、t、n、l 七声母拼ie韵,除了“爹”(diē)字是古平声外,不论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例如:
bie 别憋鳖瘪
pie 瞥撇
mie 灭蔑篾乜
die 叠碟牒蝶谍蹀迭瓞
tie 铁贴帖餮
nie 捏聂镊孽臬
lie 列烈裂猎劣

(6)üe 韵除了“瘸”(qué)“靴”(xuē)之外,都是古入声。例如:
nüe 虐疟
lüe 略掠
jue 决绝爵倔脚镢蹶孓(孑孓)
que 缺阙确却
xue 薛雪学血穴
yue 曰约哕悦阅月越粤岳乐药
(7)g、k、h、z、s五声母拼ei韵母(c不拼ei),不论阴阳上去(实际上没有去声)都是古入声。例如:
给(gěi)黑(hēi)贼(zéi)

2、哪些字确定不是入声字
(1)带鼻音韵尾n、ng的音节,都不是入声。
(2)zi、ci、si音节都不是入声。
(3)er韵(零声母字)不是入声。
(4)uei韵不是入声。

3、谐音偏旁记忆法
这是利用谐音偏旁来类推的办法。例如已经知道了“白”是入声字(陌部),则可推及伯、泊、柏、舶、拍、迫、珀、帛、魄等字也是入声字(陌部)。而“百”从白声、“陌”又从百声、“箔”从泊声,因此它们也是同部的入声字。又如,已知“及”为入声字,则可类推“级、伋、汲、岌、芨、吸”等字也是古入声字。已知“析”为入声字,则“淅、晰、皙”也为入声。利用谐声偏旁记忆中古入声字,并不是绝对可靠的,因为声符相同的字,在中古并不一定属于同一韵部。例如:“读、犊、牍、椟、黩”等字均为入声屋部,但它们的声符“卖”却在去声卦部,而“续、赎”等字有在入声沃部。所以,利用偏旁类推时要格外注意一些例外的情况。又如,“辟”以及从“辟”声的字“壁、薛、璧、劈、僻、霹、擗、癖、檗、擘”等字都是入声字,但是“避”字却不是入声字。再如“亿、忆、臆、噫、薏、癔”等字是入声字,而“意”字却不是入声字;“昨、作、炸、蚱”等字是入声字,“窄”也是入声字,但是“乍”不是入声字,而“榨”不是入声字。这些例外情况都是我们认真注意的。
古四声中,声调基本没有变化的就是平声,有变化的就是仄声,其中上升的是上声,下降的是去声,微升微降、读音短促,一发即收的字,就叫入声字。我们知道,古诗是用来吟唱的,入声字就相当于带着休止符的音符。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朝,“中原之音”成了当时北方河北、河南等地各种场合通用的共同语言。周德清以“中原之音”为依据,写成了《中原音韵》一书。
该书以北曲杂剧作品为对象,总结其发声规律,收集了北曲中用作韵脚的常用单词五千多个,将声韵规范为十九个韵部,每个韵部之下又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在当时北方方言中实际已无,故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平声则又分为阴平和阳平。至此,入声字就取消了格局。形成我们的今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审稿: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祝红生 李晓华 田卫
野鹤 冰冰 段志军
收稿:刘建萍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俞子兰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3.1.5
360个图网:xishui186.360do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