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庭 安徽作协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著有小小说集《女教师的特异功能》和《爱情四重奏》,刊首语集《青春女神嫁给了谁》,文艺随笔集《美与趣》、《理与趣》、《情与趣》、《雅与趣》、《书中的红豆》、《点击智慧》,爱情美文集《醋溜男女》、《爱情麻辣烫》,幽默小品集《不妨幽它一默》,寓言集《会开花的故事》,童话集《男孩帅帅和老鹰秃秃》。
趣说妙用谐音
张玉庭
A
汉语的确极富表现力,汉字中既有“音同字不同”的字,也有“字同意不同”的字,而聪明的广告商一但瞄准了这一点,也就的确通过“活”用汉字做出了不少妙语联珠的好广告。
如香港有一家化妆品公司,其广告词是:趁早下“斑”,请勿“痘”留。此乃妙用“下班”与“逗留”,用得贴切,用得巧妙。
再如台湾有家矿泉水公司,其广告词是“口服心服”--原封不动地套用了一句现成的话,就一举表明了自已的高质量。
再如我国某厂家推销丰乳用品的广告:“做女人‘挺’好”,也是一语双关,给人留下了既醒目又机敏的印象。
B
于是想起了某些成功的小杂文,其妙其趣也与谐音有关,笔者闲时读书,就曾读到过孙广深先生的两篇小杂文,深感妙极趣极,现恭录两则如下。
其一:
某猫在老虎师父的支持下当上了鼠须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某狐狸运来一吨狗尾巴草,欲充当鼠须卖给猫经理,老猫大义凛然,不理。下午,狐狸送来一只漂亮的小母猫,说是送给猫总当秘书的,老猫立刻笑逐颜开:“迷吾--迷吾--妙!”
其二:
有人扔块肉骨头给看家狗,狗只顾啃骨头,结果家被盗。主人斥责这狗。狗回答:
“忘!忘!有吃喝往往忘”!
细品其文,的确情趣皆有,且妙就妙在对谐音这一技法的成功运用上。
不是吗?第一篇里那个“太义凛然”决心捍卫真理与原则的“猫总”,刚见了狐狸送来的秘书“小母猫”,便立即满脸堆笑:“迷吾――迷吾――妙!”显然,这里的“迷吾”、“迷吾”是在模拟猫的叫声,且“迷吾”二字又分明昭示着这样一个教训:美人计足以陷人于迷恋,“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二篇中的狗叫声“忘!忘!有吃喝往往忘!”更是意味深长,这一句中的“往往忘”,不仅其声音其声调皆惟妙惟肖地等同于狗叫声“汪汪汪”, 且能一举揭示这样一个现实:“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于是,两篇极短的小文章也就一举完成了好几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有贪色、贪吃的“猫总”与“看家狗”----实乃“失职失察者”也即“腐败分子”的形象;也有“狐狸”
与那个“扔骨头者”也即“行贿者”的形象!无论行贿者还是受贿者,写双方之丑态皆以“神似”为主!如此既节约笔墨又能有效拓宽读者想象空间的写法,或曰有意忽略其“形”而突出其“神”的写法,不也正是写作者理应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技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