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糖果
文/张云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眨眼又到过年,过年,不光全国各地人头攒动,到处洋溢喜庆节日的气份,连超市也是人山人海,卖糖果的柜台也是排起了长队,品种繁多花样翻新的糖果晃人眼,去时想好买一两斤的,结果总比预想要买的多。
喜滋滋把糖拿回家放进糖盒,一看去年买的还没怎么吃。许是现在的人吃刁了,或者是……于是,就特别怀念起儿时家乡手工制作的红薯糖果来。要是过年,能手工制作一些红薯糖果,想定会一扫而光。

六十年代末,在我的老家安徽宿县一个叫苍山的小山村里,就流传制作这种既不用花钱又特别好吃的手工红薯糖果。那时,村里人生活普遍都不富裕,能吃得起商店里水果糖的人家几乎没有,每逢过年,家里的大人们为了能让孩子们吃上糖果,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在年关到来前,自己亲手制作红薯糖果。

制作红薯糖果的工艺比较复杂,原料是红薯、大麦芽等。那时村里的细粮(小麦、大米等)很缺,唯独不缺红薯,每年冬天,家家户户都贮存一窖,至少有一二千斤上等的红薯,除留作一家人过冬外,剩余的一部分加工成粉条,再就是用来过年制作红薯糖果。
手工制糖小孩子是插不上手的。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各家各户就忙着熬糖。大人们一大早起床,随便扒拉几口饭,就忙着从薯窖里选出一架子车上等红薯,洗净、去皮放入家里那个平常用不着的足能盛下一担水的大铁锅里,加上水,盖上锅盖,为防止漏气,还在锅盖周围用毛巾裹严,接着女人们拉着风箱用大火熬煮。差不多一垛棉柴快要烧完,红薯煮得烂熟,趁热将它捣成泥,掺人大麦芽,然后迅速将它们装入纱布袋,由家中的男劳力,两手用劲挤压出红薯汁水入缸。干这种苦活光有蛮力不行,还要有耐力巧劲,双手并能承受烫热的煎熬,即使手上烫出泡,也不喊不叫坚持到底。
随着男人们将最后一包汁水入缸,细心的女人开始上阵,她们小心翼翼地将缸里的汁水舀进铁锅,然后文火煮熬,随着锅里的温度慢慢升高,锅里的糖汁开始上浆,熬糖完成。这时已到傍晚。傍晚进入制糖最后一道工序——叠糠。这项工作技术性最强也最关键,不是任谁想叠就能叠成的。

记得那时我们全村百十来口人,只有新奶一人能担此重任。新奶四十岁左右, 人长得白静富态,中等偏胖的身材,齐耳短发,一副笑面孔,一生未育,洁静利落,心灵手巧,古道热肠,剪纸、绣花、针钱、厨艺样样在行。经她手裁制的衣裳合体时尚;经她手在面案上做出的小动物活灵活现;经她手剪出的窗花家家都贴;经她手叠制的红薯糖果更是无人能比。平时村里别管谁叫她,她都有求必应,她家大大的用青石板铺成的四合院里堂屋敞亮、东屋温暖,整洁的院里开满鸡冠花、喇叭花、桂花、指甲花、向日葵,花前屋后一天到晚人流不断,十里八村远近闻名。新奶的丈夫是村里有名的识文断字的张老太爷,他一年四季,都穿着新奶做的白底敞口黑布鞋,秋冬戴一顶灰礼帽,在村里威望很高,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免不了要请他调解,闲来,在月亮地里大槐树下听张老太爷说书,那是村里大人孩子的一大享受 。

一见新奶被人请出门,我们这些小孩子便乐踮踮的骄傲的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叽叽喳喳。进屋,二话不说,只见她用那双灵巧而又厚实的双手,先将早已备下叠糖用的炒熟的花生、芝麻、小米、大米、玉米、黄豆、面粉等分门别类的一一掺人糖稀内,然后擀面样地一点点擀薄,再趁热麻利地将它们叠好,最后,熟练地拿起明晃晃的菜刀,将它们分门别类,分别切成长条、方块、三角、菱形、面卷等,面板上就立刻变戏法似的神奇地变出形状不一大小不同的花生糖、芝麻糖、米花糖、酥糖、面糖等各种各样又香又甜的糖果来。虽说这时候,那些好吃的糖果我们还没吃到嘴,但满院子早已弥漫着诱人的红薯糖果的味道,光闻似乎就闻饱了。

在做完所有的糖果之后,新奶总要唤家里的孩子们快快爆一锅玉米花来,选那些爆不开的金黄的玉米粒,在糖锅里滚,滚呀滚!不一会,一个黄灿灿大如乒乓球状的“糖猴”就做成了,那圆圆金黄的“糖猴”看着好玩,吃起来一咬嘎蹦脆,一使劲有时不小心会把晃动的门牙沾掉呢!在众多的红薯糖里,“糖猴”总是孩子们的首选。
从早到晚制作了一天的红薯糖果,最多吃一个过年。我们亲爱的新奶,为了能让我们这些孩子一年四季有糖吃,她有的是办法,她把糖稀舀进瓷盆里,制成一个个圆圆小小的糖瓜,糖瓜凉凉后,黄澄澄,明亮亮,像一个个小铜锣,把这“小铜锣”埋进面缸,一年四季,无论何时拿出来吃,都新鲜如初。不过,那时孩子们轻易是吃不到这糖瓜的,听大 人们说这糖瓜是专治孩子咳嗽的,孩子们不咳别想吃,吃时也必须用榔头才能敲下一块。记得我小时一咳嗽奶奶就给我吃这种糖瓜,有时没病,调皮的小侄子也会学了我佯装咳两声,于是他便喜滋滋的得到一块糖瓜了。
红薯糖果做好了,每家的盆里、篮里都装着,孩子们见了馋得直流口水。但这时开吃还为时过早,没到过年,谁都不能提前动,连孩子也知道的规矩。

盼呀盼!终于盼到年三十过年了。头天晚上跟着大人熬完岁,大年初一孩子们照样起个大早,不光欢喜地穿上新衣吃上饺子,而且还有红薯糖果装满口袋,别说吃,手里摸着都好高兴哟!孩子们高兴地喊着、叫着,在年里奔跑着,争先恐后给老人们拜年,又争先恐后地给新奶拜年,大人们跟在孩子们后面,望着孩子们那快乐劲,眼里、心里不由得乐开了花……连呼:过年了!过年了!
啊!难忘的岁月,难忘的红薯糖果。



